本實用新型涉及軸承加工設備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全自動軸承加工機床。
背景技術:
軸承是工程機械中的較為常用的固定機件,在市面上種類繁多,應用廣泛。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對軸承的需求越來越大,要求也越來越高。普通軸承包括內圈和外圈,以及設于內圈和外圈中間的滾珠。
現用技術中車削軸承多以普通車刀高轉速、低進給量車削為主,采用一把車刀對軸承進行車削,但是對于車削好的軸承需要人工拿下來,整個拿取過程非常耗時,導致整體效率緩慢,故此現有的軸承加工設備中存在不足,有待整體改良,以滿足現有市場的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的缺陷,提供一種全自動軸承加工機床,能夠在軸承加工過程中不僅可以收集軸承,而且可以將廢料集中,提高廢料清理的效率。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全自動軸承加工機床,包括機架,在所述機架的上端面設有車削器,在所述車削器的對面安裝軸承固定器,所述軸承固定器與所述車削器位于一條直線上;在所述機架的內部設有控制組件,在所述軸承固定器上設有軸承送料管,所述軸承送料管的端部與所述軸承固定器相接,所述控制組件與所述車削器、所述軸承固定器、所述軸承送料管相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軸承接料裝置和廢料收集裝置;所述軸承接料裝置包括接料管,在所述車削器上設有第一氣缸,所述第一氣缸的輸出端部與所述接料管相接;所述接料管的另一側設有接料箱;所述廢料收集裝置包括收集板,所述收集板的底端端部通過轉軸鉸接在所述機架上,在所述機架內部設有第二氣缸,所述第二氣缸的輸出端與所述收集板的頂端中部相接,在所述第二氣缸的作用下實現所述收集板上下活動,在所述收集板的底端處設有廢料箱,所述廢料箱在所述機架一側。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優選,所述接料管的一側端部設有弧形部,在所述接料管的另一側設有緩沖板,在所述接料管的中部設有彈性緩沖片。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優選,所述彈性緩沖片帶有壓力檢測器,所述壓力檢測器與所述控制組件相接。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優選,所述緩沖板包括一板體,在所述板體的一側設有傾斜設置的彈簧片,所述板體通過側邊的固定桿與所述接料管端部相接。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優選,所述廢料箱的內部設有一隔網,所述隔網的一側設有振動電機,所述振動電機設置在所述機架的內側,所述廢料箱的端部為敞口。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優選,所述收集板的上端面形成多個V型導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還包括軸承接料裝置和廢料收集裝置;所述軸承接料裝置包括接料管,在所述車削器上設有第一氣缸,所述第一氣缸的輸出端部與所述接料管相接;所述接料管的另一側設有接料箱;所述廢料收集裝置包括收集板,所述收集板的底端端部通過轉軸鉸接在所述機架上,在所述機架內部設有第二氣缸,所述第二氣缸的輸出端與所述收集板的頂端中部相接,在所述第二氣缸的作用下實現所述收集板上下活動,在所述收集板的底端處設有廢料箱,所述廢料箱在所述機架一側;本實用新型通過軸承接料裝置來收集軸承,而廢料收集裝置可以將軸承車削過程中的廢料進行收集,而本實用新型涉及其他的軸承固定器、軸承送料管為現有技術,在市面上已經很普遍應用,在此不在贅述。
本實用新型中通過軸承接料管通過第一氣缸進行調節前進和后退的距離,但是一般情況下為固定的,但是對于不同規格的軸承,需要進行調節實現更好的接料,故此本實用新型設置第一氣缸來調節軸承接料管的最佳距離。通過軸承接料管將軸承輸送到接料箱中,該接料箱為市面上普通的接料箱。本實用新型中的收集板為活動設置在機架上,通過第二氣缸將收集板頂起,便于將收集板上的廢料更好的落入到廢料箱中,關于第二氣缸的活動頻率可以通過控制組件來設置,因為現有的機床都設有可編程的控制面板來操作整個機床,故此第二氣缸在控制組件的控制下進行活動,廢料收集效率大大提高。
由此可知,本實用新型能夠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能夠在軸承加工過程中不僅可以收集軸承,而且可以將廢料集中,提高廢料清理的效率。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軸承接料裝置和廢料收集裝置之間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收集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全自動軸承加工機床,包括機架1,在所述機架1的上端面設有車削器2,在所述車削器2的對面安裝軸承固定器3,所述軸承固定器3與所述車削器2位于一條直線上;在所述機架1的內部設有控制組件4,在所述軸承固定器3上設有軸承送料管,所述軸承送料管的端部與所述軸承固定器3相接,所述控制組件4與所述車削器2、所述軸承固定器3、所述軸承送料管相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軸承接料裝置100和廢料收集裝置200;所述軸承接料裝置100包括接料管101,在所述車削器2上設有第一氣缸102,所述第一氣缸102的輸出端部與所述接料管101相接;所述接料管101的另一側設有接料箱103;所述廢料收集裝置200包括收集板201,所述收集板201的底端端部通過轉軸鉸接在所述機架1上,在所述機架1內部設有第二氣缸202,所述第二氣缸202的輸出端與所述收集板201的頂端中部相接,在所述第二氣缸202的作用下實現所述收集板201上下活動,在所述收集板201的底端處設有廢料箱203,所述廢料箱203在所述機架1一側。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接料管101的一側端部設有弧形部104,在所述接料管101的另一側設有緩沖板105,在所述接料管101的中部設有彈性緩沖片106,所述彈性緩沖片106帶有壓力檢測器,所述壓力檢測器與所述控制組件相接,所述緩沖板105包括一板體107,在所述板體107的一側設有傾斜設置的彈簧片108,所述板體107通過側邊的固定桿與所述接料管101端部相接。該結構中的彈性緩沖片106不僅可以起到緩沖軸承落下過程中的沖勁力道,而且可以通過壓力檢測器進行信號傳送,進而可以進行相應的計數,便于軸承整體的計數。而緩沖板105的設置,可以極大的緩沖整個軸承的下落,降低軸承之間彼此的沖撞,減少了不必要的瑕疵出現。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廢料箱203的內部設有一隔網204,所述隔網204的一側設有振動電機205,所述振動電機205設置在所述機架1的內側,所述廢料箱203的端部為敞口,所述收集板201的上端面形成多個V型導槽206。本實用新型通過振動電機205的設置,將隔網204進行振動,進而將碎屑落入到底部,便于集中清理。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車削器2包括固定臺21,在所述固定臺21上設有第一車削刀22和所述第二車削刀23,在所述固定臺21內形成導腔,在所述導腔內導套24,在所述固定臺21的一側設有小液壓泵25,所述小液壓泵25的頂桿與所述第一車削刀22連接;在所述機架1上端面設有第一導軌26,所述固定臺21滑動設置在所述第一導軌26上,所述固定臺21與大液壓泵27連接,所述大液壓泵27位于所述小液壓泵25下方;在所述固定臺21的上端面上設有第二導軌28,所述第二車削刀23滑動設置在第二導軌28上,所述第二車削刀23配有第三液壓泵34。本實用新型通過大液壓泵27來調節固定臺21前進和后退的距離,而小液壓泵27來調節第一車削刀22的距離,通過兩者相互配合的調節,實現更好的車削。另外第三液壓泵34可以調節第二車削刀23,特別是對于軸承外部車削。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固定臺21的外側設有第一撓性桿29,在所述撓性桿29的端部設有第一風扇30,所述第一風扇30與所述控制組件4相接,所述軸承固定器3的外側設有第二撓性桿31,所述第二撓性桿31的端部設有第二風扇32,所述第二風扇32與所述控制組件4相接。本實用新型中通過第一撓性桿29來調節角度,適合第一風扇30對軸承車削作業過程進行散熱,同理第二撓性桿31也可以調節第二風扇32的角度,調整至合適的角度進行散熱。通過散熱,可以提高整個軸承車削作業的效率和品質。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軸承固定器3的上方設有儲物箱33,所述儲物箱33的外壁上設有與控制組件4相接的顯示屏和警報器,本實用新型設置了儲物箱33可以放置物品,方便了軸承車床的使用,也不需要工作人員另外放置物品。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