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配件生產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內燃機進排氣門的焊接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工業的不斷發展,發動機轉速、功率、扭矩的不斷提高對進排氣門的結構和要求起來越高。現有技術中,進排氣門一般由盤和帶有鎖夾槽桿組成。另外桿的端部需要很高的耐磨要求,因此一些進排氣門的端部還焊接有頂片(耐磨片)。耐磨片先通過摩擦焊焊接在進排氣門的端部,然后經過電阻顆粒焊焊接。目前進行電阻顆粒焊的焊接裝置自動程度低、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自動程度高、效率高用于內燃機進排氣門的焊接裝置。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用于內燃機進排氣門的焊接裝置,包括:一支架,該支架上橫向延伸出一第一夾頭;沿橫向可來回滑動地安裝在該支架上的滑架,該滑架上橫向延伸出一第二夾頭,該第二夾頭與該第一夾頭在橫向上相正對,并可合攏形成一縱向的第一通孔;沿縱向可來回滑動地安裝在該支架上的頂桿,包括桿部和固定在該桿部前端的頭部,該桿部設置在該支架上縱向開設的第二通孔中,該頭部位于該第二通孔與該第一通孔之間;該第一通孔的前側設置的焊接頭,該焊接頭與第一通孔在縱向上相正對。
附圖說明
圖1為一優選實施例的用于內燃機進排氣門的焊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請結合參閱圖1,本實施例提供的焊接裝置,包括:一支架4,支架4上橫向延伸出一第一夾頭41;沿橫向可來回滑動地安裝在支架4上的滑架2,滑架2上橫向延伸出一第二夾頭21,第二夾頭21與第一夾頭41在橫向上相正對,并可合攏形成一縱向的第一通孔(圖中未標記);沿縱向可來回滑動地安裝在支架4上的頂桿3,包括桿部32和固定在桿部32前端的頭部31,桿部32設置在支架4上縱向開設的第二通孔(圖中未示出)中,頭部30位于第二通孔與第一通孔之間;第一通孔的前側設置的焊接頭5,焊接頭5與第一通孔在縱向上相正對。焊接頭5與焊接電路連接。
這樣,可通過外置裝置(如機械手)將需要焊接的進排氣門1夾持到第一通孔與第二通孔之間,并使第二夾頭21隨滑架2朝第一夾頭41合攏,進而使進排氣門1的桿體12被限制在第一通孔內;再使頂桿3朝前運動,進而使頭部31抵接進排氣門1的盤體11,以推動進排氣門1朝前運動,從而使桿體12的端部到達焊接頭5進行焊接。待焊接完成后,則使滑架2反向運動,即第二夾頭21遠離第一夾頭41,進排氣門1則在重力作用下下落至下一工序,例如下落至轉移軌道上。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焊接裝置自動化程度高、效率較高。
本實用新型中其他未詳細述部分均屬于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