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搬運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搬運車用手柄扭簧簧片組裝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搬運車手柄安裝扳手處設置有扭簧和簧片,簧片為三段式簧片,扭簧的一端與簧片相抵靠,另一端與手柄前端相抵靠。扳手設置有滾輪,滾輪在簧片上來回滾動,滾輪與扭簧分別位于簧片的兩側。依靠扭簧的彈力,滾輪可以在三段式簧片上切換,從而實現扳手開合動作(見附圖4和附圖5)。手柄、扭簧、簧片三者組裝采用彈性銷串聯,現有的組裝工序有三道,首先在手柄內放置扭簧和簧片;然后從手柄的一側彈性銷安裝孔敲入彈性銷;在彈性銷敲入手柄時,彈性銷穿過簧片和扭簧上的安裝孔最終敲入手柄另一側的彈性銷安裝孔中。扭簧和簧片組裝完成后,再進行其他的工序。這種人工裝配方式由于彈性銷與扭簧、簧片上的安裝孔很難對準,在敲入彈性銷時,彈性銷與扭簧和簧片上的安裝孔如有偏差,就會損壞扭簧和簧片,而且存在裝配速度慢,效率低,生產成本高的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狀況,提供一種彈性銷在安裝時與扭簧、簧片的安裝孔準確定位的手柄扭簧簧片組裝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手柄扭簧簧片組裝裝置,它包括底座,設置在底座上的彈性銷送料機構、定位機構和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彈性銷送料機構包括送料機和進料臺,該進料臺設置有橫向放置彈性銷的凹槽,該凹槽與送料機的送料口相連通且貫穿進料臺的兩側;
所述定位機構包括定位臺,位于定位臺與進料臺之間的手柄容置腔,該手柄容置腔內設置有用來限制待組裝手柄上彈性銷安裝孔高度的限位結構;所述定位臺上橫向貫穿設置有引導孔,該引導孔中設置有貫穿待組裝手柄上彈性銷安裝孔以及待組裝簧片和扭簧并且伸至凹槽處的引導桿;所述引導桿的軸線與待組裝手柄上彈性銷安裝孔的軸線以及凹槽內待組裝彈性銷的軸線在同一直線上;
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氣缸,該氣缸的動力輸出端設置推桿,該推桿對應凹槽的右端。
所述限位結構設置為可拆卸安裝在定位臺或進料臺上的限位塊。
所述限位結構設置為高度可調墊塊。
所述引導桿設置為后段、中段、前段三段;后段的外徑大于引導孔的大小,中段的外徑與引導孔的大小相匹配,前段的外徑小于待組裝彈性銷的內徑。前段的外徑小于彈性銷的內徑,在推彈性銷時,彈性銷套在引導桿的前段上,使引導桿和彈性銷成為一體,使彈性銷能輕松的穿入簧片和扭簧的安裝孔中;后段的外徑大于引導孔。對引導桿伸入的長度進行限制。
所述中段與前段的長度和處于定位臺左側至進料臺左側垂直距離與定位臺左側至送料口左側垂直距離之間。使引導桿正好伸至凹槽處,并位于彈性銷的左端。
所述推桿的軸線與彈性銷安裝孔的軸線在同一直線上。使推桿在推彈性銷時,作用力均勻,不發生偏移。
所述氣缸的伸縮距離為推桿左端至定位臺右側垂直距離減去彈性銷長度。氣缸的伸縮距離為正好推彈性銷至手柄的彈性銷安裝孔中。
本實用新型采用氣缸推彈性銷進手柄,事先由引導桿定位手柄內的扭簧和簧片,通過引導桿的引導,從而實現彈性銷與扭簧和簧片的安裝孔精準定位;具有組裝效率高,生產成本低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裝配后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引導桿放大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扳手松開狀態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扳手拉緊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中”、“下”、“前”、“后”、“左”、“右”、“內”、“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關系是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是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圖1至圖3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它包括彈性銷送料機構、定位機構、驅動機構和底座1。彈性銷送料機構、定位機構、驅動機構設置在底座1上。送料機構包括送料機5和進料臺4,送料機5設置為自動送料機,進料臺4上設置有可橫向放置彈性銷10的凹槽8,凹槽8與送料機5的送料口9相連通且貫穿進料臺4的兩側,送料口9與彈性銷10的形狀相匹配,送料口9的寬度只能通過一根彈性銷。彈性銷10由送料機5橫向的送至凹槽8內。
定位機構包括定位臺3,設置于定位臺3與進料臺4之間的手柄容置腔,手柄容置腔內設置有限位結構19,該限位結構19設置為高度可調墊臺,也可以設置為可拆卸安裝在定位臺或進料臺上的限位塊。待組裝手柄放置在限位結構19上,該限位結構19用來調節待組裝手柄上彈性銷安裝孔的高度,使彈性銷安裝孔軸線與凹槽內彈性銷的軸線在同一直線上。彈性銷安裝孔設置在手柄6兩側壁上。
定位臺3上設置有引導孔11,引導孔11中貫穿設置有引導桿12,該引導桿12的軸線與彈性銷安裝孔的軸線在同一直線上。手柄6內設置扭簧15和簧片7,引導桿12的一端穿過手柄6的彈性銷安裝孔、扭簧15和簧片7伸入至凹槽8處。
引導桿12設置為三段,分別為后段16,中段17和前段18;后段16的外徑大于引導孔11的大小,中段17的外徑與引導孔11的大小相匹配,中段17可在引導孔中左右移動;前段18的外徑小于彈性銷的內徑。中段17與前段18的長度和處于定位臺左側至進料臺左側垂直距離與定位臺左側至送料口左側垂直距離之間。
驅動機構包括氣缸2,該氣缸2的動力輸出端13設置推桿14,推桿14可在凹槽8中左右移動。動力輸出端13的推桿14由氣缸2驅動推彈性銷10進入手柄6內。氣缸2的伸縮距離為推桿14左端至定位臺3右側垂直距離減去彈性銷長度。優選的推桿14的軸線與彈性銷安裝孔的軸線在同一直線上。推桿在推彈性銷時,彈性銷也推著引導桿向前并且穿過手柄和扭簧簧片組件,推到位后推桿自動退出。氣缸的進氣由控制器控制。
具體組裝步驟如下:
首先,將手柄放在限位結構上,引導桿穿過手柄上的彈性銷安裝孔、設置在手柄內的簧片和扭簧,彈性銷由送料機橫向的送入凹槽內;啟動氣缸,推桿推彈性銷和引導桿一起向左運動,彈性銷由引導桿引導精準的穿過手柄上的彈性銷安裝孔、簧片和扭簧,推桿推到位后自動退出,完成組裝。
本實用新型事先用引導桿穿過手柄、簧片和扭簧,引導桿引導著彈性銷穿過手柄上的彈性銷安裝孔、簧片和扭簧,從而使彈性銷與簧片和扭簧的安裝孔精準定位;彈性銷用氣缸推入,實現自動化操作;具有組裝效率高,生產成本低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