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銑面后銅帶表面銅屑處理機構,具體涉及一種先刷后吸的銅帶銑面后銅屑清理機構。
背景技術:
在銅產品加工行業,對銅帶材進行上下銑面是最常見的加工方法,一般上下銑面后都會在銅帶表面殘留銅屑,這些銅屑的存在銅帶后面的加工存在加工缺陷的隱患,因而在銑面后需要對銅帶表面的銅屑進行處理。
最長的處理方法就是利用抽吸風機對銅屑進行吸除,然而銅帶在銑面的過程中需要噴灑乳化液來冷卻銑刀,這就使得部分銅屑粘在銅帶表面無法被吸走,在經過后面的壓輥時就會被壓至與銅帶齊平而無法被操作人員察覺,但再進行軋制工序將銅帶軋制到厚度0.1 ~0.2mm時就會出現起皮孔洞的現象,導致銅帶報廢。
技術實現要素:
實用新型目的: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銅帶銑面后銅屑清理機構,采用刷輥相對銅帶表面進行洗刷使得粘附的銅屑脫離銅帶表面,再用抽吸裝置對銅屑進行吸除。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這樣的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銅帶銑面后銅屑清理機構,包括洗刷機構以及抽吸機構,其中:
所述洗刷機構包括刷輥機架,尼龍刷輥,絲桿,渦輪絲桿升降機,同步連接軸,減速機,1.5Kw六級交流電機及萬向聯軸器,所述刷輥機架相對設置在銅帶兩側,且具有豎直設置的滑槽,所述渦輪絲桿升降機安裝在刷輥機架上方,所述絲桿安裝在所述渦輪絲杠升降機下方位于滑槽內,所述尼龍刷輥兩端通過滑塊軸承安裝在絲桿上,并沿滑槽上下滑動,兩側的渦輪絲桿升降機通過同步連接軸,所述減速機連接一側的渦輪絲桿升降機,并通過同步連接軸同時控制兩側的渦輪絲桿升降機,所述尼龍刷輥與1.5Kw六級交流電機之間通過萬向聯軸器連接驅動;
所述抽吸機構包括吸屑鴨嘴口,抽吸風機,4Kw四級交流電機,銅屑收集箱,其中吸屑鴨嘴口安裝在銅帶正上方并與抽吸風機之間通過吸屑管道連接,所述4Kw四級交流電機連接控制抽吸風機,將銅帶表面的銅屑通過吸屑鴨嘴口及吸屑管道將銅屑吸入位于抽吸風機下方的銅屑收集箱內。
所述洗刷機構還包括安裝在刷輥機架上方的電流表,與1.5Kw六級交流電機連接檢測其電流變化,從而調節尼龍刷輥與銅帶之間的接觸量。
所述渦輪絲桿升降機的速比為1:15,所述減速機的速比為1:20
所述1.5Kw六級交流電機安裝在支座上,其轉速為910r/min。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種銅帶銑面后銅屑清理機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銑刀與壓輥之間采用本機構,通過先洗刷再吸除的工序對銅帶表面的銅屑進行處理,有效清除銅帶表面的銅屑,防止銅屑進入壓輥工序被壓入銅帶內降低銅帶的起皮孔洞率,提高產品質量;
對于尼龍刷輥與銅帶表面的接觸量的控制通過電流表進行檢測,當尼龍刷輥與銅帶接觸量過大,則1.5Kw六級交流電機的驅動電流增大,導致銅帶表面損傷,同時刷毛磨損加快,若接觸量過小,則清理效果不明顯,故而控制電流值在7A時,接觸量為2.5mm,既能確保清理效果,又能防止銅帶損傷。
采用收集箱對吸除的銅屑進行集中處理,降本環保。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種銅帶銑面后銅屑清理機構,安裝在銑面機構的后部,對銑面后的銅帶表面的銅屑進行清理,結構包括洗刷結構以及抽吸結構,其中洗刷結構對銅帶表面的銅屑進行洗刷,抽吸機構對銅屑進行吸除收集。
具體說來,所述洗刷機構包括刷輥機架1,尼龍刷輥2,絲桿3,渦輪絲桿升降機4,同步連接軸5,減速機6,1.5Kw六級交流電機7,萬向聯軸器8,滑動軸承9,支座10以及電流表11組成,其中刷輥機架1為兩組,相對設置在銅帶兩側,且具有豎直設置的滑槽12,所述渦輪絲桿升降機4安裝在刷輥機架1上端,其速比為1:15,所述絲桿3安裝在所述渦輪絲桿升降機4上并位于滑槽12內,所述尼龍刷輥2兩端通過滑動軸承9安裝在絲桿3上,并且可以沿滑槽12上下滑動,銅帶兩側的渦輪絲桿升降機4之間通過同步連接軸5連接,且一側的渦輪絲桿升降機與速比為1: 20的減速機6連接,通過減速機6控制兩側渦輪絲桿升降機4帶動絲桿3轉動,使得滑動軸承9沿著滑槽12上下滑動,從而調節尼龍刷輥相對銅帶的間隙,所述尼龍刷輥端部通過萬向聯軸器與1.5Kw六級交流電機7連接,且所述1.5Kw六級交流電機7安裝在支座10上,使得1.5Kw六級交流電機7與尼龍刷輥2在洗刷位置處基本高度一致,所述電流表11安裝在連接1.5Kw六級交流電機7,檢測1.5Kw六級交流電機7的電流變化情況,而1.5Kw六級交流電機7電流變化受尼龍刷輥與銅帶表面摩擦力變化而影響,故而通過渦輪絲桿升降機調節尼龍刷輥與銅帶之間的間隙,在電流表顯示7A時,銅帶與尼龍刷輥之間的接觸量為2.5mm,此時尼龍刷輥不僅可以有效清理銅帶表面殘留的銅屑,還不會因為接觸量過大導致銅帶表面損傷,同時也能防止尼龍刷輥的刷毛磨損過快。
所述抽吸機構包括吸屑鴨嘴口13,吸屑管道14,抽吸風機15,4Kw四級交流電機16,底座17及銅屑收集箱18,其中吸屑鴨嘴口13位于尼龍刷輥前方且正對銅帶上表面,通過吸屑管道14連接抽吸風機15,所述4Kw四級交流電機安裝在底座17上,與抽吸風機15同一高度,且控制抽吸風機15將銅屑吸入下方的銅屑收集箱18內。
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種銅帶銑面后銅屑清理機構,其工作原理為,通過減速機控制尼龍刷輥上下移動與銅帶之間的接觸量,利用電流表檢測1.5Kw六級交流電機的電流值,從而調節尼龍刷輥與銅帶之間的接觸量為2.5mm,利用交流電機控制尼龍刷輥轉動對銅帶表面的銅屑進行洗刷,同時啟動抽吸機構,對銅屑進行抽吸。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及技術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仍可能基于本實用新型的揭示而作種種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精神的替換及修飾,因此,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應不限于實施例所揭示的內容,而應包括各種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替換及修飾,并為本專利申請權利要求所涵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