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鋁合金執手自動組裝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745276閱讀:258來源:國知局
一種鋁合金執手自動組裝機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動化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鋁合金執手自動組裝機。



背景技術:

目前對于多款鋁合金執手人工作業遇到如下難點:1、鋁合金執手定位作業困難;2、配件上料作業困難;3、人工裝配完成的執手達不到要求,連接穩定差及效率低;4、人工作業強度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鋁合金執手自動組裝機,自動化提高了鋁合金執手裝配效率,實用穩定整個連接件操作全自動完成,工作率高,組裝操作精確,質量有保障,節省人工成本,從而提升了生產品質。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鋁合金執手自動組裝機,包括:可將執手1300的執手套帽1303安裝于執手體1301中的第一供料裝置(100)、可將執手鎖舌1305安裝于執手體1301中的第二供料裝置200、可將執手撥輪1306安裝于執手體1301中的第三供料裝置300、可將執手撥輪固定的撥輪螺釘1304緊固于執手體1301中的第四供料裝置400、可將執手撥件1307安裝于執手體1301中的第五供料裝置500、可將執手封蓋130安裝于執手體1301中的第六供料裝置600、用于使封蓋螺釘1309將執手封蓋固定于執手體1301上的第七供料裝置700、用于在執手鎖舌1305安裝于執手體1301后給其之間添加潤滑劑的第一點油潤滑裝置800、用于在固定好撥輪螺釘1304后給其之間添加潤滑劑的第二點油潤滑裝置900、用于在執手撥輪1306安裝于執手體1301后使其相互固定的點膠緊固裝置1000、可將裝配好的成品執手1300排出的排出裝置1100及用于各裝置之間傳遞執手各部件的圓盤傳送裝置1200;所述的圓盤傳送裝置1200位于鋁合金執手自動組裝機的中部,圓盤傳送裝置1200的外側依次安裝有一供料裝置100、第二供料裝置200、第一點油潤滑裝置800、第三供料裝置300、點膠緊固裝置1000、第二點油潤滑裝置900、第四供料裝置400、第五供料裝置500、第六供料裝置600、第七供料裝置700、成品排出裝置1100。

作為本方案的一個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圓盤傳送裝置1200包括有一個旋轉圓盤1201和一個固定圓盤1202,所述的旋轉圓盤1201上設有十六個用于執手坯料的承載座1203,十六個承載座1203呈環形等距分布,旋轉圓盤1201的底部設有圓盤驅動裝置,圓盤驅動裝置由電機1204、離合器1205和分割器1206組成,電機1204通過傳動帶1207帶動離合器1205,離合器1205由鏈條1208帶動分割器1206,分割器1206驅動旋轉圓盤1201旋轉,所述的分割器1206的軸上設有對旋轉圓盤1201旋轉角度精確控制的光電開關1209。

作為本方案的一個優選的技術方案,述的第一供料裝置100包括振盤一101,振盤一101連接有斜流道一102,斜流道一102的末端設有料位感應裝置一103、限料裝置一104,下壓裝置一105,下壓裝置一105的下部設有四工位圓盤機構一106,四工位圓盤機構一106上設有治具一107,四工位圓盤機構一106由圓盤旋轉電機一108帶動,四工位圓盤機構一106的側面設有可將,已將執手套帽1303安裝于執手體1301中的治具一107內的執手體1301取下的上料機械手一109。

作為本方案的一個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第二供料裝置200包括振盤二201,振盤二201的出料口處設有皮帶流水線二202,皮帶流水線二202上設有壓料裝置203,皮帶流水線二202的末端設有料位感應裝置二204、錯位氣缸二205、上料機械手二206。

作為本方案的一個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第三供料裝置300包括振盤三301,振盤三301的出料口處設有直振斜流道裝置三302,直振斜流道裝置三302的末端設有料位感應裝置三303、錯位氣缸三304、上料機械手三305。

作為本方案的一個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第四供料裝置400包括振盤四401,振盤四401經過氣管吹氣上料,進入分料裝置四402,分料裝置四402的進料側設有分料止料氣缸四403,分料裝置四402的下側設有環形光電四(404),分料裝置四402的出料口連接鎖螺絲機構四406的接口四405,鎖螺絲機構批頭四407正對圓盤傳送裝置1200上對應的治具一107內待鎖螺絲的螺絲孔位置,還包括鎖螺絲機構風批四408以及鎖螺絲機構下壓氣缸四409。

作為本方案的一個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第五供料裝置500包括振盤五501,振盤五501的出料口處設有皮帶流水線五502,皮帶流水線五502上設有壓料裝置五503,皮帶流水線五502的末端設有料位感應裝置五504、錯位氣缸五505、上料機械手五506。

作為本方案的一個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第六供料裝置600包括振盤六601,振盤六601雙料道供料,分別經過氣管吹氣上料,氣管連兩個分料裝置六602,分料裝置六602分別對應設有分料止料氣缸六603,兩個分料裝置六602的下側設有環形光電六604,分料裝置六602的出料口連通兩組鎖螺絲機構六606的接口六605,兩組鎖螺絲機構批頭六607分別正對圓盤傳送裝置1200上對應的治具1207內待鎖螺絲的螺絲孔位置,還包括兩組鎖螺絲機構風批六608以及兩組鎖螺絲機構下壓氣缸六609。

作為本方案的一個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第七供料裝置700包括振盤七701,振盤七701的出料口處設有皮帶流水線七702,皮帶流水線七702上設有壓料裝置七703,皮帶流水線七702的末端設有料位感應裝置七704,錯位氣缸七705以及上料機械手七706。

作為本方案的一個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第一點油潤滑裝置800包括兩點噴油嘴801以及帶動兩點噴油嘴801的向下位移氣缸一802,所述的第一點油潤滑裝置900包括四點噴油嘴901以及帶動四點噴油嘴901的向下位移氣缸二902。

作為本方案的一個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點膠緊固裝置1000包括點膠嘴1001以及帶動點膠嘴1001的向下位移氣缸三1002。

作為本方案的一個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成品排出裝置1100包括成品取料機械手1101以及成品皮帶流水線1102。

本申請實施例中提供的一個或多個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術效果或優點:

自動化提高了鋁合金執手裝配效率,實用穩定整個連接件操作全自動完成,工作率高,組裝操作精確,質量有保障,節省人工成本,從而提升了生產品質。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 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 為本實用新型的圓盤傳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供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中A處放大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供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中B處放大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供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圖7中C處放大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第四供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五供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11為圖10中D處放大示意圖;

圖12為本實用新型的第六供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13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七供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14為圖13中E處放大示意圖;

圖15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點油潤滑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16本實用新型的第二點油潤滑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17本實用新型的點膠緊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18本實用新型的成品排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19為圖18中F處放大示意圖;

圖20為本實用新型執手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1為圖20的分解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2為本實用新型的電路控制框圖示意圖。

圖中標號說明:

100、第一供料裝置,200、第二供料裝置,300、第三供料裝置,400、第四供料裝置,500、第五供料裝置,600、第六供料裝置,700、第七供料裝置,800、第一點油潤滑裝置,900、第二點油潤滑裝置,1000、點膠緊固裝置,1100、成品排出裝置,1200、圓盤傳送裝置;

101、振盤一,102、斜流道一,103、料位感應裝置一,104、限料氣缸一,105、下壓氣缸一,106、四工位圓盤機構一,107、治具一,108、電機一,109、上料機械手一

201、振盤二,202、皮帶流水線二,203、壓料裝置,204、料位感應裝置二,205、錯位氣缸二,206、上料機械手二;

301、振盤三,302、直振斜流道裝置三,303、料位感應裝置三,304、錯位氣缸三,305、上料機械手三

401、振盤四,402、分料裝置四,403、分料止料氣缸四,404、環形光電四,405、接口四,406、鎖螺絲機構四,407、鎖螺絲機構批頭四,408、鎖螺絲機構風批四,409、鎖螺絲機構下壓氣缸四;

501、振盤五,502、皮帶流水線五,503、壓料裝置五,504、料位感應裝置五,505、錯位氣缸五,506、上料機械手五;

601、振盤六,602、分料裝置六,603、分料止料氣缸六,604、環形光電六,605、接口六,606、鎖螺絲機構六,607、鎖螺絲機構批頭六,608、鎖螺絲機構風批六,609、鎖螺絲機構下壓氣缸六;

701、振盤七,702、皮帶流水線七,703、壓料裝置七,704、料位感應裝置七,705、錯位氣缸七,706、上料機械手七;

801、兩點噴油嘴,802、向下位移氣缸一;

900、四點噴油嘴,902、向下位移氣缸二;

1001、點膠嘴,1002、向下位移氣缸三;

1101、成品取料機械手,1102、成品皮帶流水線;

1201、旋轉圓盤,1202、固定圓盤,1203、承載座,1204、電機,1205、離合器,1206、分割器,1207、傳動帶,1208、鏈條,1209、光電開關。

1300、執手, 1301、執手體,1302、執手柄,執手套帽、1303,撥輪螺釘、1304,1305、執手鎖舌,1306、執手撥輪,1307、執手撥件,1308、執手封蓋,1309、封蓋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鋁合金執手自動組裝機,自動化提高了鋁合金執手裝配效率,實用穩定整個連接件操作全自動完成,工作率高,組裝操作精確,質量有保障,節省人工成本,從而提升了生產品質。

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說明書附圖以及具體的實施方式對上述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說明。

如圖20及圖2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所要組裝的鋁合金執手,該執手1300包括:執手體1301、執手柄1302,、執手套帽1303、撥輪螺釘1304、執手鎖舌1305、執手撥輪1306、執手撥件1307、執手封蓋1308、封蓋螺釘1309。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鋁合金執手自動組裝機,包括第一供料裝置100、第二供料裝置200、第三供料裝置300、第四供料裝置400、第五供料裝置500、第六供料裝置600、第七供料裝置700、第一點油潤滑裝置800、第二點油潤滑裝置900、點膠緊固裝置1000、成品排出裝置1100、圓盤傳送裝置1200,所述的圓盤傳送裝置1200位于中部,圓盤傳送裝置1200的外側依次安裝有一供料裝置100、第二供料裝置200、第一點油潤滑裝置800、第三供料裝置300、點膠緊固裝置1000、第二點油潤滑裝置900、第四供料裝置400、第五供料裝置500、第六供料裝置600、第七供料裝置700、成品排出裝置1100。

如圖2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電路控制框圖,包括圓盤傳送裝置控制電路、第一供料裝置控制電路、第二供料裝置控制電路、第三供料裝置控制電路、第四供料裝置控制電路、第五供料裝置控制電路、第六供料裝置控制電路、第七供料裝置控制電路、第一點油潤滑裝置控制電路、第二點油潤滑裝置控制電路、點膠緊固裝置控制電路及成品排出裝置控制電路。

如圖2所示,所述的圓盤傳送裝置1200包括有一個旋轉圓盤1201和一個固定圓盤1202,所述的旋轉圓盤1201上設有十六個用于執手坯料的承載座1203,十六個承載座1203呈環形等距分布,旋轉圓盤1201的底部設有圓盤驅動裝置,圓盤驅動裝置由電機1204、離合器1205和分割器1206組成,電機120通過傳動帶1207帶動離合器1205,離合器1205由鏈條1208帶動分割器1206,分割器1206驅動旋轉圓盤1201旋轉,所述的分割器1206的軸上設有對旋轉圓盤1201旋轉角度精確控制的光電開關1209。

如圖3所示,所述的第一供料裝置100,包括振盤一101,振盤一101連接有斜流道一102,斜流道一102的末端設有料位感應裝置一103、限料氣缸一104,下壓氣缸一105,下壓氣缸一105的下部設有四工位圓盤機構一106,四工位圓盤機構一106上設有治具一107,四工位圓盤機構一106由圓盤旋轉電機一108帶動,四工位圓盤機構一106的側面設有上料機械手一109。上料機械手一109包括上料機械手座軸110、上料機械手橫向底座111、上料機械手工作頭112、上料機械手豎向動力件113、上料機械手橫向動力件114及物料拾取頭115。其具體的工作過程為:人工將執手體1301放入治具一107中,將執手套帽1303置入振盤一101中;振盤一101振動,使執手套帽1303沿斜流道一102上料,料位感應裝置一103感應產品到料,限料氣缸一104頂出,阻擋來料繼續往前推進,下壓氣缸一105頂出下壓,將配件壓入四工位圓盤機構一106所在的治具一107中,圓盤旋轉電機一108電機旋轉,人工上料,將鋁合金執手座放入已經裝有配件的治具一107內,圓盤旋轉電機一108旋轉,上料機械手109將產品從治具一107內取出,放入圓盤傳送裝置對應的治具內,上料完成;

如圖4所示,所述的第二供料裝置200包括振盤二201,振盤二201的出料口處設有皮帶流水線二202,皮帶流水線二202上設有壓料裝置203,皮帶流水線二202的末端設有料位感應裝置二204、錯位氣缸二205、上料機械手二206。

配件由振盤二201供料,經過皮帶流水線二202上料,壓料裝置203對產品進行上限位,防止產品在輸送過程中疊料和從流水線上掉落,料位感應裝置二204感應產品到料,錯位氣缸二205頂出,產品進行錯位,上料機械手二206移動上料,將產品從錯位氣缸二205內取出,放入圓盤傳送裝置對應的治具內,上料完成。

如圖5所示,所述的第三供料裝置300包括振盤三301,振盤三301的出料口處設有直振斜流道裝置三302,直振斜流道裝置三302的末端設有料位感應裝置三303、錯位氣缸三304、上料機械手三305。

配件由振盤三301供料,經過直振斜流道裝置三302上料,料位感應裝置三303感應產品到料,錯位氣缸三304頂出,產品進行錯位,上料機械手三305移動上料,將產品從錯位氣缸三304內取出,放入圓盤傳送裝置對應的治具內,上料完成。

如圖6所示,所述的第四供料裝置400包括振盤四401,振盤四401經過氣管吹氣上料,進入分料裝置四402,分料裝置四402的進料側設有分料止料氣缸四403,分料裝置四402的下側設有環形光電四404,分料裝置四402的出料口連接鎖螺絲機構四406的接口四405,鎖螺絲機構批頭四407正對圓盤傳送裝置1200上對應的治具一107內待鎖螺絲的螺絲孔位置,還包括鎖螺絲機構風批四408以及鎖螺絲機構下壓氣缸四409。

配件4由振盤四401供料,經過氣管吹氣上料,進入分料裝置四402,止料氣缸四403頂出,對后續來料進行止料,同時放下一個產品,通過環形光電四404確保有產品通過,再由氣管吹氣送料,由接口四405進入鎖螺絲機構四406,鎖螺絲機構批頭四407正對圓盤傳送裝置上對應的治具一內待鎖螺絲的螺絲孔位置,鎖螺絲機構風批四408啟動旋轉,同時鎖螺絲機構下壓氣缸四409頂出,進行鎖螺絲,上料完成;

如圖7所示,所述的第五供料裝置500包括振盤五501,振盤五501的出料口處設有皮帶流水線五502,皮帶流水線五502上設有壓料裝置五503,皮帶流水線五502的末端設有料位感應裝置五504、錯位氣缸五505、上料機械手五506。

配件由振盤五501供料,經過皮帶流水線五502上料,壓料裝置五503對產品進行上限位,防止產品在輸送過程中疊料和從流水線上掉落,料位感應裝置五504感應產品到料,錯位氣缸五505頂出,產品進行錯位,上料機械手五506移動上料,將產品從錯位氣缸五505內取出,放入圓盤傳送裝置對應的治具內,上料完成。

如圖8所示,所述的第六供料裝置600包括振盤六601,振盤六601雙料道供料,分別經過氣管吹氣上料,氣管連兩個分料裝置六602,分料裝置六602分別對應設有分料止料氣缸六603,兩個分料裝置六602的下側設有環形光電六604,分料裝置六602的出料口連通兩組鎖螺絲機構六606的接口六605,兩組鎖螺絲機構批頭六607分別正對圓盤傳送裝置1200上對應的治具一107內待鎖螺絲的螺絲孔位置,還包括兩組鎖螺絲機構風批六608以及兩組鎖螺絲機構下壓氣缸六609。

配件由振盤六601雙料道供料,分別經過氣管吹氣上料,進入兩個分料裝置六602,兩個分料止料氣缸六603分別頂出,對后續來料進行止料,同時分別放下一個產品,通過環形光電六604確保有產品通過,再由氣管吹氣送料,由接口六605分別進入兩組鎖螺絲機構六606,兩組鎖螺絲機構批頭六607分別正對圓盤傳送裝置上對應的治具內待鎖螺絲的螺絲孔位置,兩組鎖螺絲機構風批六608分別啟動旋轉,同時兩組鎖螺絲機構下壓氣缸六609分別頂出,進行鎖螺絲,上料完成;

如圖9所示,所述的第七供料裝置700包括振盤七701,振盤七701的出料口處設有皮帶流水線七702,皮帶流水線七702上設有壓料裝置七703,皮帶流水線七702的末端設有料位感應裝置七704,錯位氣缸七705以及上料機械手七706。

配件由振盤七701供料,經過皮帶流水線七702上料,壓料裝置七703對產品進行上限位,防止產品在輸送過程中疊料和從流水線上掉落,料位感應裝置七704感應產品到料,錯位氣缸七705頂出,產品進行錯位,上料機械手七706移動上料,將產品從錯位氣缸七705內取出,放入圓盤傳送裝置對應的治具內,上料完成;

如圖10、11所示,所述的第一點油潤滑裝置800包括兩點噴油嘴801以及帶動兩點噴油嘴801的向下位移氣缸一802,所述的第一點油潤滑裝置900包括四點噴油嘴901以及帶動四點噴油嘴901的向下位移氣缸二902。

如圖13所示,所述的點膠緊固裝置1000包括點膠嘴1001以及帶動點膠嘴1001的向下位移氣缸三1002。

如圖13所示,所述的成品排出裝置1100包括成品取料機械手1101以及成品皮帶流水線1102。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义县| 通河县| 陵川县| 通州区| 景泰县| 崇左市| 福州市| 工布江达县| 黄石市| 石渠县| 广德县| 焦作市| 富宁县| 广灵县| 扎兰屯市| 唐山市| 石首市| 沂源县| 五莲县| 宁南县| 长顺县| 县级市| 陇南市| 遵化市| 石林| 莱州市| 金寨县| 襄垣县| 肃北| 大姚县| 那坡县| 韶山市| 海南省| 茌平县| 马鞍山市| 梨树县| 湟中县| 彭阳县| 自治县| 马边| 广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