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是一種玩具水泵組裝機,屬于玩具水泵組裝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自動組裝機是指將產品的若干個零部件通過緊配、卡扣、螺紋連接、粘合、鉚合、焊接等方式組合到一起得到符合預定的尺寸精度及功能的成品的機械設備。
現有公開技術申請號為:201620244905.8的一種組裝機構,包括安裝板、對應設置于所述安裝板上的電池裝夾裝置和組裝壓入裝置,電池裝夾裝置包括貫穿所述安裝板一端的且通過杠桿軸可轉動設置于所述安裝板上的杠桿、連接于所述杠桿端的安裝板其邊緣的旋轉氣缸固定座、設置于所述旋轉氣缸固定座上的且其氣缸軸與所述杠桿一端連接的旋轉氣缸、連接于所述杠桿另一端的夾爪氣缸裝置。本發明的一種組裝機構,其能同步將鼠標電池及其絕緣片裝入鼠標,且絕緣片應用長度短,節約生產材料同時絕緣片在運輸過程中不會發生觸碰掉落,提高客戶滿意度。現有的組裝機自動化水平低,當料道滿之后,無法自動控制震動盤停止供料,易發生料道的料因擠力過大將料擠出料道。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玩具水泵組裝機可拆卸的防生銹工具柜,以解決現有的組裝機自動化水平低,當料道滿之后,無法自動控制震動盤停止供料,易發生料道的料因擠力過大將料擠出料道。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玩具水泵組裝機,其結構包括機座、水泵中段組裝機構、物料轉盤、水泵前段組裝模塊、立柱、觸控屏、成品收料通道、水泵上段組裝模塊、第一堵頭銷釘、翻轉結構、水泵后端組裝模塊、第二堵頭銷釘、轉盤冶具,所述物料轉盤設于機座中心,所述機座與物料轉盤過盈配合,所述物料轉盤上方設有轉盤冶具,所述轉盤冶具設有個以上,所述物料轉盤與立柱相互垂直,所述立柱與觸控屏通過螺紋連接,所述觸控屏內部設有plc控制器,所述水泵中段組裝機構、水泵前段組裝模塊、成品收料通道、水泵上段組裝模塊、第一堵頭銷釘、翻轉結構、水泵后端組裝模塊、第二堵頭銷釘依次設于機座側端,所述水泵中段組裝機構由供料震動盤、底座、左右活動氣缸、一位氣缸、上下活動氣缸、二位氣缸、三位氣缸、翻轉氣缸和中段供料通道組成,所述供料震動盤與底座焊接,所述供料震動盤與中段供料通道相互垂直,所述中段供料通道上設有支承板,所述支承板通過緊鎖件鎖定在中段供料通道,所述供料震動盤與三位氣缸、翻轉氣缸相連接,所述一位氣缸、二位氣缸處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左右活動氣缸與上下活動氣缸相互垂直,所述供料震動盤與plc控制器通過電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供料震動盤為圓柱形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堵頭銷釘由震料盤、堵頭銷釘料道、錯位桿、第一氣缸、第二氣缸、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組成。
進一步地,所述震料盤、堵頭銷釘料道固定連接,所述堵頭銷釘料道末端與錯位桿過度配合,所述第一氣缸、第二氣缸相互垂直。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設于第二氣缸上,所述第二通孔內嵌于錯位桿。
進一步地,所述機座為方形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觸控屏用于控制設備的工作。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通過plc控制器與水泵中段組裝機構之間的配合,使其設備自動化水平高,當料道滿之后,能夠自動控制震動盤停止供料,避免發生料道的料因擠力過大將料擠出料道。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發明一種玩具水泵組裝機可拆卸的防生銹工具柜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水泵中段組裝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第二堵頭銷釘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機座-1、水泵中段組裝機構-2、物料轉盤-3、水泵前段組裝模塊-4、立柱-5、觸控屏-6、成品收料通道-7、水泵上段組裝模塊-8、第一堵頭銷釘-9、翻轉結構-10、水泵后端組裝模塊-11、第二堵頭銷釘-12、轉盤冶具-13、plc控制器-61、供料震動盤-21、底座-22、左右活動氣缸-23、一位氣缸-24、上下活動氣缸-25、二位氣缸-26、三位氣缸-27、翻轉氣缸-28、中段供料通道-29、支承板-291、震料盤-121、堵頭銷釘料道-122、錯位桿-123、第一氣缸-124、第二氣缸-125、第一通孔-126、第二通孔-127。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請參閱圖1至圖3,本發明提供一種玩具水泵組裝機技術方案:其結構包括機座1、水泵中段組裝機構2、物料轉盤3、水泵前段組裝模塊4、立柱5、觸控屏6、成品收料通道7、水泵上段組裝模塊8、第一堵頭銷釘9、翻轉結構10、水泵后端組裝模塊11、第二堵頭銷釘12、轉盤冶具13,所述物料轉盤3設于機座1中心,所述機座1與物料轉盤3過盈配合,所述物料轉盤3上方設有轉盤冶具13,所述轉盤冶具13設有3個以上,所述物料轉盤3與立柱5相互垂直,所述立柱5與觸控屏6通過螺紋連接,所述觸控屏6內部設有plc控制器61,所述水泵中段組裝機構2、水泵前段組裝模塊4、成品收料通道7、水泵上段組裝模塊8、第一堵頭銷釘9、翻轉結構10、水泵后端組裝模塊11、第二堵頭銷釘12依次設于機座1側端,所述水泵中段組裝機構2由供料震動盤21、底座22、左右活動氣缸23、一位氣缸24、上下活動氣缸25、二位氣缸26、三位氣缸27、翻轉氣缸28和中段供料通道29組成,所述供料震動盤21與底座22焊接,所述供料震動盤21與中段供料通道29相互垂直,所述中段供料通道29上設有支承板291,所述支承板291通過緊鎖件鎖定在中段供料通道29,所述供料震動盤21與三位氣缸27、翻轉氣缸28相連接,所述一位氣缸24、二位氣缸26處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左右活動氣缸23與上下活動氣缸25相互垂直,所述供料震動盤21與plc控制器61通過電連接,所述供料震動盤21為圓柱形結構,所述第二堵頭銷釘12由震料盤121、堵頭銷釘料道122、錯位桿123、第一氣缸124、第二氣缸125、第一通孔126和第二通孔127組成,
所述震料盤121、堵頭銷釘料道122固定連接,所述堵頭銷釘料道122末端與錯位桿123過度配合,所述第一氣缸124、第二氣缸125相互垂直,所述第一通孔126設于第二氣缸125上,所述第二通孔127內嵌于錯位桿123,所述機座1為方形結構,所述觸控屏6用于控制設備的工作。
本專利所說的上下活動氣缸25是引導活塞在缸內進行直線往復運動的圓筒形金屬機件。空氣在發動機氣缸中通過膨脹將熱能轉化為機械能;氣體在壓縮機氣缸中接受活塞壓縮而提高壓力。
在使用本發明玩具水泵組裝機的時候,首先將物料轉盤3安裝在機座1上,并由水泵中段組裝機構2、水泵前段組裝模塊4、水泵上段組裝模塊8、翻轉結構10、水泵后端組裝模塊11、第一堵頭銷釘9、第二堵頭銷釘12依次對水泵進行自動上料組裝,最后由成品收料通道7導出,首先物料由供料震動盤21自供料,然后進入中段供料通道29,左右活動氣缸23向左活動,一位氣缸24將物料夾起后,再放入三位氣缸27,并在翻轉氣缸28實現物料90度的旋轉,二位氣缸26、抓取后將物料放進轉盤冶具13,實現二次定位,最后水泵中段放進物料轉盤3內。例如,可將自動組裝機用于對玩具水泵的組裝。
本發明的機座1、水泵中段組裝機構2、物料轉盤3、水泵前段組裝模塊4、立柱5、觸控屏6、成品收料通道7、水泵上段組裝模塊8、第一堵頭銷釘9、翻轉結構10、水泵后端組裝模塊11、第二堵頭銷釘12、轉盤冶具13、plc控制器61、供料震動盤21、底座22、左右活動氣缸23、一位氣缸24、上下活動氣缸25、二位氣缸26、三位氣缸27、翻轉氣缸28、中段供料通道29、支承板291、震料盤121、堵頭銷釘料道122、錯位桿123、第一氣缸124、第二氣缸125、第一通孔126、第二通孔127,部件均為通用標準件或本領域技術人員知曉的部件,其結構和原理都為本技術人員均可通過技術手冊得知或通過常規實驗方法獲知,本發明解決的問題是現有技術玩具水泵組裝機,本發明通過上述部件的互相組合,可通過plc控制器與水泵中段組裝機構之間的配合,使其設備自動化水平高,當料道滿之后,能夠自動控制震動盤停止供料,避免發生料道的料因擠力過大將料擠出料道,具體如下所述:
所述水泵中段組裝機構2由供料震動盤21、底座22、左右活動氣缸23、一位氣缸24、上下活動氣缸25、二位氣缸26、三位氣缸27、翻轉氣缸28和中段供料通道29組成,所述供料震動盤21與底座22焊接,所述供料震動盤21與中段供料通道29相互垂直,所述中段供料通道29上設有支承板291,所述支承板291通過緊鎖件鎖定在中段供料通道29,所述供料震動盤21與三位氣缸27、翻轉氣缸28相連接,所述一位氣缸24、二位氣缸26處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左右活動氣缸23與上下活動氣缸25相互垂直,所述供料震動盤21與plc控制器61通過電連接。
甲公司采用堵頭銷釘料道122末端與錯位桿123過度配合,乙公司采用堵頭銷釘料道122末端與錯位桿123過盈配合。
甲公司組裝時間為60min,設備壽命為18年,工作效率高;
乙公司組裝時間為110min,設備壽命為9年,工作效率低;
綜上所述本發明堵頭銷釘料道122末端與錯位桿123過度配合,當料道滿之后,能夠自動控制震動盤停止供料,避免發生料道的料因擠力過大將料擠出料道。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