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機電用具技術領域,具體地講是一種感應式自動夾具。
背景技術:
機電領域在進行零部件加工時,需要通過夾具對零部件進行夾持作業,以往的夾持工具多采用人工旋緊夾持,這樣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在進行大量加工處理時,需要反復進行夾持操作,使加工步驟變得繁瑣復雜,而且以往的夾持工具多采用螺旋旋緊結構,伸縮行程較短,不利于適用于各種型號零部件的加工,不能夠判斷零部件狀況,長此以往,不利于機電領域零部件夾持工作的進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進行感應式零部件夾持固定處理時,操作簡便、省時省力、科學有效的感應式自動夾具。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支撐臺主體,在支撐臺主體下側設有支撐腿,支撐臺主體上設有夾持底座板,夾持底座板上設有滑動凹槽,滑動凹槽左側設有立板,立板上設有旋緊口,旋緊口內設有旋桿,旋桿右側設有頂板,頂板上設有平行凸起,旋桿左側設有轉柄,滑動凹槽前后兩側設有感應護罩,感應護罩內設有感光元件,感光元件與傳感線連接,傳感線通過外接口由夾持底座板內部引出,傳感線與液壓控制箱連接,液壓控制箱左側設有伸縮油缸,伸縮油缸左側設有副筒,副筒與夾板連接,液壓控制箱前側設有數據顯示屏,數據顯示屏下側設有功能按鍵,功能按鍵左右兩側設有控制按鍵,液壓控制箱右側設有導線口,導線口內設有導線,導線與變壓器連接,變壓器與電源插頭連接,液壓控制箱內部設有油泵,油泵上側與油管連接,油管與油箱連接,油管上設有控油磁閥,油泵上設有接線觸點,接線觸點與控制主板連接,控制主板上設有微處理器,微處理器左側設有數據分析器,控制主板左側與信號線連接,油泵左側與泵缸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支撐腿上設有加固橫梁。
作為優選,所述旋桿上設有刻度標線。
作為優選,所述轉柄上設有防滑豎紋。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在進行感應式零部件夾持固定處理時,操作簡便、省時省力、科學有效,有利于機電領域零部件夾持工作的進行。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液壓控制箱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1、支撐臺主體,2、支撐腿,3、夾持底座板,4、滑動凹槽,5、立板,6、旋緊口,7、旋桿,8、頂板,9、平行凸起,10、轉柄,11、感應護罩,12、感光元件,13、傳感線,14、外接口,15、液壓控制箱,16、伸縮油缸,17、副筒,18、夾板,19、數據顯示屏,20、功能按鍵,21、控制按鍵,22、導線口,23、導線,24、變壓器,25、電源插頭,26、油泵,27、油管,28、油箱,29、控油磁閥,30、接線觸點,31、控制主板,32、微處理器,33、數據分析器,34、信號線,35、泵缸,36、加固橫梁,37、刻度標線,38、防滑豎紋。
具體實施方式
感應式自動夾具包括支撐臺主體1,在支撐臺主體1下側設有支撐腿2,支撐臺主體1上設有夾持底座板3,夾持底座板3上設有滑動凹槽4,滑動凹槽4左側設有立板5,立板5上設有旋緊口6,旋緊口6內設有旋桿7,旋桿7右側設有頂板8,頂板8上設有平行凸起9,旋桿7左側設有轉柄10,滑動凹槽4前后兩側設有感應護罩11,感應護罩11內設有感光元件12,感光元件12與傳感線13連接,傳感線13通過外接口14由夾持底座板3內部引出,傳感線13與液壓控制箱15連接,液壓控制箱15左側設有伸縮油缸16,伸縮油缸16左側設有副筒17,副筒17與夾板18連接,液壓控制箱15前側設有數據顯示屏19,數據顯示屏19下側設有功能按鍵20,功能按鍵20左右兩側設有控制按鍵21,液壓控制箱15右側設有導線口22,導線口22內設有導線23,導線23與變壓器24連接,變壓器24與電源插頭25連接,液壓控制箱15內部設有油泵26,油泵26上側與油管27連接,油管27與油箱28連接,油管27上設有控油磁閥29,油泵26上設有接線觸點30,接線觸點30與控制主板31連接,控制主板31上設有微處理器32,微處理器32左側設有數據分析器33,控制主板31左側與信號線34連接,油泵26左側與泵缸35連接。在進行感應式零部件夾持固定處理時,接通電源插頭25到電源,根據批量待加工的零部件大約尺寸大小,通過轉柄10旋轉旋桿7在立板5上的旋緊口6進行旋轉調節頂板8與夾板18之間的間距,將待加工零件放置在頂板8與夾板18之間的空間內,感應護罩11內的感光元件12感應零件放置,通過控制主板31上的微處理器32和數據分析器33進行數據分析處理后,由油管27上的控油磁閥29控制油箱28與油泵26的輸油量,從而伸縮油缸16與副筒17進行伸縮工作,副筒17帶動夾板18活動,從而完成零件的感應式夾持作用,來提高加工效率。
作為優選,所述支撐腿2上設有加固橫梁36。這樣設置,可以提高穩定性,保證裝置正常使用。
作為優選,所述旋桿7上設有刻度標線37。這樣設置,可以進行標識長度,方便進行夾持長度調節記錄。
作為優選,所述轉柄10上設有防滑豎紋38。這樣設置,可以增大接觸摩擦力,防止打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