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緊固件生產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自動倒角機的進料機構。
背景技術:
自動倒角機是一種金屬管類、棒類工件兩端成型倒角、平端面加工的設備。在緊固件生產過程中,棒類的工件的端面就有倒角處理,大多數加工企業采用的自動倒角機,是通過夾具夾住工件,然后通過刀盤轉動倒角處理。
申請號為:CN201320367641.1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自動倒角機的進料機構,包括下料架、進料槽、縱向推進機構、橫向推進機構。下料架包括斜向布設的下料板,在下料板的低端部開設有下料口,設置在下料板下方的進料槽,其中一個槽壁貼于下料口下邊;縱向推進機構設置進料槽外端,其活塞桿伸入進料槽內實現沿槽體方向縱向往復移動。橫向推進機構實現進料槽沿槽體垂直方向往復移動。
但是上述專利文件中,一旦棒類工件出現斷裂,并不能將斷裂的工件分揀出來,仍會將其推向刀盤,這樣就造成無效的加工,浪費資源,增加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以在進料時分揀出斷裂的廢品的自動倒角機的進料機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自動倒角機的進料機構,包括下料架、進料槽、縱向推進機構、橫向推進機構、下料板和下料口,所述下料板上設有一對呈軸對稱設置的斜板,一對斜板呈“八”字形,所述斜板的前方通向進料槽,所述斜板的側端部連接有廢料通道。
進一步地,所述下料架還包括一對呈軸對稱設置的滑槽,所述滑槽內滑動連接有擋板,一對擋板之間的空間形成下料道,所述擋板連接有驅動其在滑槽內滑動的驅動機構。
進一步地,所述驅動機構為氣壓缸,所述下料架在擋板的背離進料槽一側設有光電傳感器,所述光電傳感器與氣壓缸電連接。
或者,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電機和凸輪,所述電機連接有凸輪軸,所述凸輪位于凸輪軸上,所述凸輪與擋板抵接,所述擋板與滑槽之間設有彈簧。
進一步地,所述下料板在斜板與進料槽之間設有緩沖塊。
綜上所述,沒有斷裂的棒形的工件可以通過斜板繼續下滾至進料槽中,而發生斷裂的工件則一端順著斜板滾到下料板的外側,另一端作為轉動的圓心近似不動,從而進入下料板側部的廢料通道中,得到分離和收集,從而實現進料過程對廢料的分離,不會讓斷裂的廢料進入進料槽中,節約資源,節省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自動倒角機的進料機構的俯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自動倒角機的進料機構的前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自動倒角機的進料機構的側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自動倒角機的進料機構的三維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自動倒角機的進料機構中斜板的俯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自動倒角機的進料機構中斜板的前視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自動倒角機的進料機構中斜板的側視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自動倒角機的進料機構中斜板的三維結構示意圖。
附圖說明:1、下料架;2、進料槽;3、下料板;4、斜板;5、廢料通道;6、擋板;7、緩沖塊。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圖8對本實用新型自動倒角機的進料機構的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一種自動倒角機的進料機構,包括下料架1、進料槽2、縱向推進機構、橫向推進機構、下料板3和下料口,所述下料板3上設有一對呈軸對稱設置的斜板4,一對斜板4呈“八”字形,所述斜板4的前方通向進料槽2,所述斜板4的側端部連接有廢料通道5。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沒有斷裂的棒形的工件可以通過斜板4繼續下滾至進料槽2中,而發生斷裂的工件則一端順著斜板4滾到下料板3的外側,另一端作為轉動的圓心近似不動,從而進入下料板3側部的廢料通道5中,得到分離和收集,從而實現進料過程對廢料的分離,不會讓斷裂的廢料進入進料槽2中,節約資源,節省成本。
所述下料板3上可以設置第一增摩層,所述第一增摩層可以鋪設橡膠顆粒;所述斜板4上可以設置第二增摩層,所述第二增摩層也可以鋪設橡膠顆粒;所述第二增摩層的橡膠顆粒的密度小于第一增摩層的。
這樣可以促使工件在下料板3上滾動,從而使斷裂的工件滾向側部的廢料通道5內,實現分揀。
本實施例優選的,所述下料架1還包括一對呈軸對稱設置的滑槽,所述滑槽內滑動連接有擋板6,一對擋板6之間的空間形成下料道,所述擋板6連接有驅動其在滑槽內滑動的驅動機構。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驅動機構驅動擋板6伸出和縮回,實現對工件的間歇放料,使進入下料道的相鄰兩個工件之間有一定的間隔,該間隔時間短于單個工件的倒角時間,并且不會在斜板4處造成下一個工件對上一個工件的擠壓,可以確保斷裂的工件滑入廢料通道5中,并且不影響倒角的連續進行。
本實施例優選的,所述驅動機構為氣壓缸,所述下料架1在擋板6的背離進料槽2一側設有光電傳感器,所述光電傳感器與氣壓缸電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光電傳感器感應到一個工件后發送脈沖信號給氣壓缸,氣壓缸縮回并伸出一次,使工件一個一個間隔地滑上斜板4。
或者,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電機和凸輪,所述電機連接有凸輪軸,所述凸輪位于凸輪軸上,所述凸輪與擋板6抵接,所述擋板6與滑槽之間設有彈簧。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需要進料時啟動電機,電機帶動凸輪軸轉動,因而凸輪開始轉動,凸輪的突出部與擋板6抵接時,將擋板6推出滑槽,阻擋工件滑入下料道;當凸輪的突出部遠離擋板6時,擋板6在彈簧的作用下縮回滑槽內,工件可以滑下;從而實現間隔放料,并且采用機械結構,成本較低,使用方便。
本實施例優選的,所述下料板3在斜板4與進料槽2之間設有緩沖塊7。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沒有斷裂的工件在通過斜板4后滑落在緩沖塊7上,防止工件與下料板3之間發生沖擊而損傷工件。
綜上所述,工作人員將工件碼放在下料架1內,沒有斷裂的棒形的工件可以通過斜板4繼續下滾至進料槽2中,而發生斷裂的工件則一端順著斜板4滾到下料板3的外側,另一端作為轉動的圓心近似不動,從而進入下料板3側部的廢料通道5中,得到分離和收集,從而實現進料過程對廢料的分離,不會讓斷裂的廢料進入進料槽2中,節約資源,節省成本。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