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銑刀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硬質合金圓銑刀結構。
背景技術:
銑刀是用于銑削加工的、具有一個或多個刀齒的旋轉刀具。工作時各刀齒依次間歇地切去工件的余量,銑刀主要用于在銑床上加工平面、臺階、溝槽、成形表面和切斷工件等。隨著科技的發展,銑刀方面也在不斷發展,不斷進步,其中硬質合金圓銑刀結構也在廣泛使用中。但是現在市場上的硬質合金圓銑刀結構仍然存在功能單一,容易脫滑,而且結構復雜,價格昂貴。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以上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硬質合金圓銑刀結構,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硬質合金圓銑刀結構,包括圓銑刀體,所述圓銑刀體的側面中間設有外刀片,圓銑刀體的側面兩端設有前防滑面和后防滑面,所述前防滑面連接有前刀面,所述前刀面設置在圓銑刀體的前端上前刀面的外側設有第一正前角面,所述第一正前角面的內側連接有內刀凹槽,所述內刀凹槽內設有內刀片,內刀凹槽的底部設有排廢槽,內刀凹槽的內側連接有第二正前角面,所述第二正前角面通過支撐圓柱連接有圓轉軸,所述圓轉軸內設有正六邊形圓孔,所述后防滑面連接有后刀面,所述后刀面設置在圓銑刀體的后端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外刀片和內刀片的數量均為四個。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支撐圓柱與圓轉軸連接是采用焊接的方式。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圓轉軸和支撐圓柱采用硬質合金制成。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硬質合金圓銑刀結構,通過設置內刀片和外刀片,能夠方便銑刀對材料的內外都進行加工,增加內削的功能,并且具有正六邊形圓孔,能夠使得圓銑刀有效的運作,并且還具有排廢槽,能夠將內刀片運作時,產生廢料通過排廢槽將廢料排出該硬質合金圓銑刀,使得內刀片能夠有效長時間的運作,同時具有支撐圓柱,能夠有效減少該硬質合金圓銑刀的材料,使得降低成本,更適合人們的使用,還具有前防滑面和后防滑面,能夠方便該硬質合金圓銑刀的安裝,并能夠防止脫滑,使得圓銑刀更有效的長時間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主視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側視示意圖。
圖中:1-圓銑刀體;2-外刀片;3-前防滑面;4-后防滑面;5-前刀面;6-第一正前角面;7-內刀凹槽;8-內刀片;9-排廢槽;10-第二正前角面;11-支撐圓柱;12-圓轉軸;13-正六邊形圓孔;14-后刀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绢I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硬質合金圓銑刀結構,包括圓銑刀體1,所述圓銑刀體1的側面中間設有外刀片2,圓銑刀體1的側面兩端設有前防滑面3和后防滑面4,所述前防滑面3連接有前刀面5,所述前刀面5設置在圓銑刀體1的前端上,前刀面5的外側設有第一正前角面6,所述第一正前角面6的內側連接有內刀凹槽7,所述內刀凹槽7內設有內刀片8,其中外刀片2和內刀片8的數量均為四個,內刀凹槽7的底部設有排廢槽9,內刀凹槽7的內側連接有第二正前角面10,所述第二正前角面10通過支撐圓柱11連接有圓轉軸12,其中支撐圓柱11與圓轉軸12連接是采用焊接的方式,且圓轉軸12和支撐圓柱11采用硬質合金制成,所述圓轉軸12內設有正六邊形圓孔13,所述后防滑面4連接有后刀面14,所述后刀面14設置在圓銑刀體1的后端上。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該硬質合金圓銑刀結構,在開始使用之前,先將內刀凹槽清洗干凈之后,在通過前防滑面和后防滑面,將該硬質合金圓銑刀安裝在機械設備上,然后將正六邊形圓孔插入到適合的位置,接著使得圓轉軸旋轉,接著安裝在圓銑刀體的側面的外刀片,開始快速旋轉,能夠對對材料的外部進行加工,同時安裝在內刀凹槽內的內刀片被圓轉軸帶動旋轉,接著使得對材料的內部進行加工,同時產生的廢料通過通過排廢槽將廢料排出該硬質合金圓銑刀,使得內刀片能夠有效長時間的運作,同時設有支撐圓柱,使得結構更加穩定。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