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龍門式全液壓數控鉆床。
背景技術:
數控鉆床主要用于鉆孔、擴孔、鉸孔、攻絲等加工。現有的數控鉆床在鉆孔以及攻絲時,很多需要人工移動轉床主軸上下移動,其操作者的勞動強度大,而較好的鉆床其結構復雜,一種整體結構簡化且具有較大行程的龍門全液壓數控鉆床是我們所需要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就是為了解決提供一種整體結構簡化且具有較大行程的龍門全液壓數控鉆床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一種龍門式全液壓數控鉆床的技術解決方案為:
包括底座以及安裝在底座上的殼體,所述殼體內安裝有兩豎向光桿以及連接在豎向光桿上且可沿豎向光桿上下移動的連接板和工作臺;所述工作臺位于連接板下方;所述底座上安裝有兩個第一液壓缸;所述第一液壓缸包括安裝在底座上的第一缸體以及一端與第一缸體連接的第一活塞桿;所述第一活塞桿另一端連接工作臺;所述殼體內上壁安裝有第二液壓缸;所述第二液壓缸包括安裝在內上壁下方的第二缸體以及一端與第二缸體連接的第二活塞桿;所述第二活塞桿另一端連接連接板;所述連接板上方安裝有液壓馬達;所述殼體上端安裝有滑輪,側壁外通過鋼索連接有配重塊;所述鋼索一端連接配重塊另一端先經過滑輪再穿過殼體上壁連接連接板。
所述殼體左內壁以及右內壁皆開有第一豎向限位滑槽以及位于第一豎向限位滑槽上方的第二豎向限位滑槽;所述工作臺兩端可滑動連接于第一豎向限位滑槽內;所述連接板兩端焊接有滑塊;所述滑塊可滑動連接于第二豎向限位滑槽內。
所述液壓馬達與連接板法蘭連接。
本實用新型可以達到的技術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簡單,連接板與工作臺都可以軸向進給,具有較大行程。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龍門式全液壓數控鉆床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龍門式全液壓數控鉆床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闡述。
參閱圖1、2。
一種龍門式全液壓數控鉆床,包括底座1以及安裝在底座1上的殼體2,所述殼體2內安裝有兩豎向光桿3以及連接在豎向光桿3上且可沿豎向光桿3上下移動的連接板4和工作臺5;所述工作臺5位于連接板4下方;所述底座1上安裝有兩個第一液壓缸;所述第一液壓缸包括安裝在底座1上的第一缸體6以及一端與第一缸體6連接的第一活塞桿7;所述第一活塞桿7另一端連接工作臺5;所述殼體2內上壁安裝有第二液壓缸;所述第二液壓缸包括安裝在內上壁下方的第二缸體8以及一端與第二缸體8連接的第二活塞桿9;所述第二活塞桿9另一端連接連接板4;所述連接板4上方安裝有液壓馬達10;所述殼體2上端安裝有滑輪11,側壁外通過鋼索12連接有配重塊13;所述鋼索12一端連接配重塊13另一端先經過滑輪11再穿過殼體2上壁連接連接板4。
具體的,所述殼體2左內壁以及右內壁皆開有第一豎向限位滑槽21以及位于第一豎向限位滑槽21上方的第二豎向限位滑槽22;所述工作臺5兩端可滑動連接于第一豎向限位滑槽21內;所述連接板4兩端焊接有滑塊23;所述滑塊23可滑動連接于第二豎向限位滑槽22內。
具體的,所述液壓馬達10與連接板4法蘭連接。
工作原理:本實用新型一種龍門式全液壓數控鉆床底座1上有兩第一液壓缸,第一液壓缸的第一活塞桿7端部與工作臺5相連;通過第一液壓缸的第一活塞桿7的伸出與縮回,使工作臺5沿著豎向光桿3上下移動。工作臺5上安裝工件,通過工作臺5的升降,可以快速調整工件待加工點到鉆頭31的距離,從而減少鉆床主軸的非進給行程;液壓馬達10安裝在連接板4上,液壓馬達10與鉆床主軸直連,通過液壓馬達10旋轉直接驅動鉆床主軸旋轉,主軸帶動鉆頭31旋轉;第二液壓缸的第二活塞桿9端部與連接板4相連,通過第二活塞桿9的伸出與縮回,來完成連接板4的升降運動,從而實現主軸的進給運動;鋼索12一頭連接連接板4,經過一個滑輪11,另一頭拴住配重塊13,從而實現主軸組件的配重,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簡化,主軸組件與工作臺5都可以軸向進給,具有較大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