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鋼鐵冶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熱鋼坯除鱗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在熱軋帶鋼及中板、H型鋼、高速線材的生產過程中,為了保證鋼材表面質量,必須清除鋼坯表面的爐生氧化鐵皮和軋制過程中的再生氧化鐵皮。此外,現有的鋼鐵產品生產工藝中,為了避免初軋坯或連鑄|軋鋼坯表面上的氧化鐵皮壓入金屬而產生缺陷,板坯粗軋前必須進行除鱗。此外,鍛料并處理缺陷時,對坯料進行除鱗處理,即打掉坯料周圍的氧化皮,以防鍛造過程中氧化皮掉入模具而形成表面缺陷。
清除氧化鐵皮通常有三種方法:一是機械的方法,用破鱗機壓碎氧化鐵皮。二是爆破的方法,用食鹽、柳條、竹條等撒在鋼坯表面上,軋制時爆破,將氧化鐵皮崩掉。三是用高壓水沖擊清除氧化鐵皮。現在,世界各國都廣泛采用了高壓水除鱗或大立輥破鱗并配以高壓水噴除,除鱗效果頗佳。
在鋼鐵產品生產工藝中,傳統的熱軋工藝仍然采用二次加熱鑄坯后軋制的方法。但是鋼坯二次加熱以后會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鐵皮層,必須經過除鱗后再進行軋制。但是傳統的除鱗方式多采用高壓水除鱗,但是水遇到熱鋼坯后會瞬間霧化,而且受水壓大小等因素限制除鱗效果較差,而且載體水必須為新水或者經過嚴格的過濾處理,否則很容易堵塞噴嘴,影響除鱗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種熱鋼坯除鱗裝置及熱鋼坯除鱗方法,本發明的方法可利用壓縮空氣噴射磨料的方法將鋼坯表面氧化鐵皮層擊碎,鋼坯經過多次翻鋼、多次噴射,實現了整個鋼坯側表面多次噴射、徹底除鱗。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的熱鋼坯除鱗裝置,所述的熱鋼坯除磷裝置包括除磷室、磨料噴嘴、軌道和翻鋼機,所述除鱗室的入口和出口處設置有翻鋼機,所述磨料噴嘴的數目為兩個以上,所述磨料噴嘴和壓縮空氣源連接,熱鋼坯經軌道進入除鱗室時,磨料通過壓縮空氣的噴射從磨料噴嘴噴射出,。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一種較好的選擇,所述除鱗室兩側設置有斜坡,斜坡正下方為磨料收集箱。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一種較好的選擇,鋼坯達到噴嘴后噴嘴自動開啟,以一定角度由壓縮空氣噴射出磨料。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一種較好的選擇,所述噴嘴成列分布,噴嘴間距可根據鑄鋼大小調節。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一種較好的選擇,所述的磨料為鑄鋼砂或鑄鋼丸等金屬磨料。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一種較好的選擇,所述軌道為可逆式軌道。
本發明還提供了利用上述裝置進行除鱗的方法,包括:
經加熱后的鋼坯由入口軌道送至除鱗室內,并緩慢通過噴射區,磨料通過壓縮空氣的噴射從磨料噴嘴噴射出至鋼坯表面,所述鋼坯在除磷后被輸送出除鱗室或經多次翻鋼除磷后被移出除鱗室。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一種較好的選擇,所述鋼坯可經翻鋼機翻鋼90°,再次進入除鱗室進行多次噴射。方坯進行多次翻鋼和噴射,表面徹底除鱗以后由軌道送至出口。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一種較好的選擇,噴射后的磨料以10-90的入射角度噴射至鋼坯的表面。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一種更好的選擇,噴射后的磨料以10-20°的入射角度噴射至鋼坯的表面。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一種更好的選擇,噴射后的磨料以20-45°的入射角度噴射至鋼坯的表面。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一種更好的選擇,噴射后的磨料以45-70°的入射角度噴射至鋼坯的表面。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一種更好的選擇,噴射后的磨料以70-80°的入射角度噴射至鋼坯的表面。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一種較好的選擇,噴射后的磨料落入磨料收集箱。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一種較好的選擇,對鋼坯進行多次噴射。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一種較好的選擇,在對鋼坯進行多次噴射之前均進行翻鋼。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內記載了一種典型的熱鋼坯除鱗裝置及方法,經加熱后的鋼坯由入口軌道送至除鱗室內并緩慢通過噴射區進行連續噴射;鋼坯可經翻鋼機翻鋼90°,再次進入除鱗室進行多次噴射。方坯進行多次翻鋼和噴射,表面徹底除鱗以后由軌道送至出口。噴射后的磨料落入磨料收集箱。
上述除鱗方法典型包括如下操作步驟:
步驟一,加熱后的鋼坯由軌道自除鱗室入口送入除鱗室;
步驟二,除鱗室上方及兩側面噴嘴檢測到鋼坯后自動開啟,并由壓縮空氣噴射出磨料。
步驟三,鋼坯將除鱗室翻鋼機翻轉90°,再次進入除鱗室噴射除鱗。
步驟四,鋼坯經過多次翻鋼、多次除鱗后,由軌道自輸送至出口。
步驟五,噴射后的磨料及擊碎的氧化鐵皮落入磨料收集箱。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采用壓縮空氣將鑄鋼丸等金屬磨料噴射到鋼坯表面,利用磨料的沖擊力將氧化鐵皮層徹底擊碎;通過翻鋼機和可逆式軌道設計,可以實現多次翻鋼和噴射,噴射面積覆蓋整個鋼坯側表面,除鱗的效果極佳。本發明采用拋噴丸除鱗工藝代替水除鱗工藝,可大幅度節約生產用水,提高除鱗效果,同時提高了鋼鐵產品表面質量,并且避免了水質不佳時帶來的除鱗效果較差的缺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鋼坯除鱗裝置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鋼坯除鱗方法示意圖。
1、鋼坯,2、除鱗室,3、磨料噴嘴,4、軌道,5、翻鋼機,6、磨料收集箱,7、鋼坯基體,8、氧化鐵皮層,9、金屬磨料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闡述本發明,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僅限于以下實施例。
請參見圖1和圖2,一種典型的熱鋼坯除磷裝置包括除磷室2、磨料噴嘴3、軌道4和翻鋼機5,所述除鱗室2的入口和出口處設置有翻鋼機5,所述磨料噴嘴3的數目為兩個以上,所述磨料噴嘴3和壓縮空氣源連接,熱鋼坯經軌道進入除鱗室時,磨料通過壓縮空氣的噴射從磨料噴嘴3噴射出,。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一種較好的選擇,所述除鱗室兩側設置有斜坡,斜坡正下方為磨料收集箱。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一種較好的選擇,鋼坯達到噴嘴后噴嘴自動開啟,以一定角度由壓縮空氣噴射出磨料。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一種較好的選擇,所述噴嘴成列分布,噴嘴間距可根據鑄鋼大小調節。如可以在除鱗室的上側以及左右側均設置多列噴嘴,以減少翻鋼次數并提高除鱗效果。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一種較好的選擇,所述的磨料為鑄鋼砂或鑄鋼丸等金屬磨料。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一種較好的選擇,所述軌道為可逆式軌道。
利用上述裝置進行除鱗的方法,包括:
經加熱后的鋼坯由入口軌道送至除鱗室內,并緩慢通過噴射區,磨料通過壓縮空氣的噴射從磨料噴嘴噴射出至鋼坯表面,所述鋼坯在除磷后被輸送出除鱗室或經多次翻鋼除磷后被移出除鱗室。
在實際除鱗操作中,經加熱后的鋼坯由入口軌道送至除鱗室內并緩慢通過噴射區進行連續噴射;鋼坯可經翻鋼機翻鋼90°,再次進入除鱗室進行多次噴射。方坯進行多次翻鋼和噴射,表面徹底除鱗以后由軌道送至出口。噴射后的磨料落入磨料收集箱。
上述除鱗方法典型包括如下操作步驟:
步驟一,加熱后的鋼坯由軌道自除鱗室入口送入除鱗室;
步驟二,除鱗室上方及兩側面噴嘴檢測到鋼坯后自動開啟,并由壓縮空氣噴射出磨料。
步驟三,鋼坯將除鱗室翻鋼機翻轉90°,再次進入除鱗室噴射除鱗。
步驟四,鋼坯經過多次翻鋼、多次除鱗后,由軌道自輸送至出口。
步驟五,噴射后的磨料及擊碎的氧化鐵皮落入磨料收集箱。
更為典型的除鱗方法包括:經加熱后的鋼坯由入口軌道送至除鱗室內并緩慢通過噴射區進行連續噴射;鋼坯可經出口翻鋼機翻鋼90°,逆向進入除鱗室進行第二次噴射除鱗;鋼坯將入口翻鋼機翻鋼90°后,正向進入除鱗室進行第三次噴射除鱗。方坯進行多次翻鋼和噴射,表面徹底除鱗以后由軌道送至出口。噴射后的磨料落入磨料收集箱。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一種較好的選擇,所述鋼坯可經翻鋼機翻鋼90°,再次進入除鱗室進行多次噴射。方坯進行多次翻鋼和噴射,表面徹底除鱗以后由軌道送至出口。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一種更好的選擇,噴射后的磨料以10-20°的入射角度噴射至鋼坯的表面。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一種更好的選擇,噴射后的磨料以20-45°的入射角度噴射至鋼坯的表面。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一種更好的選擇,噴射后的磨料以45-70°的入射角度噴射至鋼坯的表面。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一種更好的選擇,噴射后的磨料以70-80°的入射角度噴射至鋼坯的表面。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一種較好的選擇,噴射后的磨料落入磨料收集箱。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一種較好的選擇,對鋼坯進行多次噴射。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一種較好的選擇,在對鋼坯進行多次噴射之前均進行翻鋼。
本發明可以選擇大于0.5-1.5MPa壓力的壓縮空氣將鋼丸噴出,噴出速度可以根據需要控制在70-150m/s。本發明對于鋼坯的行進速度并無特別要求,對于因行進速度無法進行完全除鱗的鋼坯可以通過多次除鱗克服缺陷,因而可以采取初次慢速前進,在之后的除鱗過程中快速行進的方式除鱗。本發明處理的鋼坯為加熱后的鋼坯,其溫度可以為1000-1200攝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