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不銹鋼線材的生產(chǎn)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不銹鋼絲的清洗設備。
背景技術:
:
不銹鋼絲在粗、中拉前要涂覆皮膜劑加熱烘干,在粗、中拉過程中要加潤滑劑,因此會在冷拉過程中在不銹鋼絲外層形成黑色吸附物,在下一道工序前必須清洗。目前,生產(chǎn)廠家多采用電解去污,電解去污后的不銹鋼絲上會有污水和污物,如果直接進入拉絲模,容易將拉絲模堵塞,影響生產(chǎn)。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現(xiàn)在常采用恒溫箱對電解后的不銹鋼絲進行去污干燥,但是為了達到效果,往往需要將恒溫箱設置的很長,這樣不僅占用地方,而且大大影響了生產(chǎn)效率。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不銹鋼絲的清洗設備,其具有結構簡單,清洗效果顯著的特點。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不銹鋼絲的清洗設備,包括機殼,所述機殼的后側開設有不銹鋼絲進孔,所述機殼的內部從后到前依次設有兩套前后并列設置的清洗單元和烘干單元,所述清洗單元和烘干單元內設有可供不銹鋼絲通過的通道,所述兩套清洗單元之間設有高壓噴嘴。
所述機殼的左側壁上成型有兩道前后并列設置的矩形槽,機殼的底部設有水槽,水槽的底部設有出水口,所述機殼的右側設有擋水板。
所述清洗單元包括中間空心的第一齒輪,所述第一齒輪活動夾持在齒輪支架上,齒輪支架的兩端通過支架座固定在機殼內,所述第一齒輪的內壁上沿圓周方向固定有若干毛刷,所述第一齒輪設有驅動機構。
所述第一齒輪的前后面的外緣上成型有對稱的圓環(huán)槽;所述齒輪支架包括對稱設置的呈拱形狀的前支架和后支架,所述第一齒輪活動夾持在前支架和后支架之間,所述第一齒輪的旋轉軸線與不銹鋼絲進孔的中心線共線,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上各固定有兩根與圓環(huán)槽相配合的柱體,兩根柱體插套在圓環(huán)槽內,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通過兩端的支架軸固定連接。
所述驅動機構包括安裝在機殼左側的動力部,大錐齒輪通過第一軸與動力部連接,大錐齒輪的前后側各嚙合有一個小錐齒輪,每個小錐齒輪固定在第二軸上,第二軸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二齒輪,所述前側的第一齒輪穿過前側的矩形槽與前側的第二齒輪嚙合,所述后側的第一齒輪穿過后側的矩形槽與后側的第二齒輪嚙合,所述第二軸鉸接在第二軸架上,第二軸架固定在機殼的左側壁上。
所述烘干單元內設有電加熱組件和吹風組件。
所述高壓噴嘴固定在機殼的頂部,所述高壓噴嘴的下端設有兩個前后對稱設置的分支噴嘴,前側的分支噴嘴面向前側的第一齒輪的中心,后側的分支噴嘴面向后側后側的第一齒輪的中心。
本發(fā)明的突出效果是: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其結構簡單,清洗效果顯著。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隱去擋水板的其他側視圖;
圖3為本發(fā)明清洗單元及其驅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的齒輪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見如圖1至圖4所示,一種不銹鋼絲的清洗設備,包括機殼1,所述機殼1的后側開設有不銹鋼絲進孔101,所述機殼1的內部從后到前依次設有兩套前后并列設置的清洗單元2和烘干單元3,所述清洗單元2和烘干單元3內設有可供不銹鋼絲通過的通道,所述兩套清洗單元2之間設有高壓噴嘴4。
更進一步地說,所述機殼1的左側壁上成型有兩道前后并列設置的矩形槽102,機殼1的底部設有水槽103,水槽103的底部設有出水口,所述機殼1的右側設有擋水板11。
更進一步地說,所述清洗單元2包括中間空心的第一齒輪21,所述第一齒輪21活動夾持在齒輪支架22上,齒輪支架22的兩端通過支架座23固定在機殼1內,所述第一齒輪21的內壁上沿圓周方向固定有若干毛刷24,所述第一齒輪21設有驅動機構5。
更進一步地說,所述第一齒輪21的前后面的外緣上成型有對稱的圓環(huán)槽211;所述齒輪支架22包括對稱設置的呈拱形狀的前支架221和后支架222,所述第一齒輪21活動夾持在前支架221和后支架222之間,所述第一齒輪21的旋轉軸線與不銹鋼絲進孔101的中心線共線,所述前支架221和后支架222上各固定有兩根與圓環(huán)槽211相配合的柱體201,兩根柱體201插套在圓環(huán)槽211內,所述前支架221和后支架222通過兩端的支架軸223固定連接。
更進一步地說,所述驅動機構5包括安裝在機殼1左側的動力部51,大錐齒輪53通過第一軸52與動力,51連接,大錐齒輪53的前后側各嚙合有一個小錐齒輪54,每個小錐齒輪54固定在第二軸55上,第二軸55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二齒輪56,所述前側的第一齒輪21穿過前側的矩形槽102與前側的第二齒輪56嚙合,所述后側的第一齒輪21穿過后側的矩形槽102與后側的第二齒輪56嚙合,所述第二軸55鉸接在第二軸架57上,第二軸架57固定在機殼1的左側壁上。
更進一步地說,所述烘干單元3內設有電加熱組件和吹風組件。
更進一步地說,所述高壓噴嘴4固定在機殼1的頂部,所述高壓噴嘴4的下端設有兩個前后對稱設置的分支噴嘴41,前側的分支噴嘴41面向前側的第一齒輪21的中心,后側的分支噴嘴41面向后側后側的第一齒輪21的中心。
工作原理:不銹鋼絲從不銹鋼絲進孔101進入機殼1,不銹鋼絲依次穿過兩個第一齒輪21和烘干單元3,動力部51驅動大錐齒輪53轉動,大錐齒輪53通過小錐齒輪54、第二軸55、第二齒輪56驅動齒輪兩個第一齒輪21轉動,第一齒輪21帶動安裝在其內壁上的毛刷24轉動,毛刷24轉動從而刷除不銹鋼絲的污物,高壓噴嘴4噴出高壓水沖刷不銹鋼絲可以提高清洗效果,而烘干單元3能將清洗過的不銹鋼絲烘干。
以上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發(fā)明,而并非對本發(fā)明的限制,有關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還可以做出各種變化和變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也屬于本發(fā)明的范疇,本發(fā)明的專利保護范圍應由權利要求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