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氣霧罐生產輔助設備,具體是一種高精度氣霧罐頂蓋沖壓成型模具。
背景技術:
在印鐵制罐行業中,氣霧罐蓋的生產需要經過多個沖壓工藝,分別是拉料上模、成型、沖孔、修邊、卷咀折邊、卷邊,如申請號為200810062138.9的發明專利提供了一種氣霧罐成型沖壓模具設計系統和方法,其中公開了頂蓋生產工序一般有好幾種工藝路線,設計的工序為:1)下料和第一次豎直拉伸;2)第二次斜面拉伸;3)第三次凸帽拉深;4)成形拉伸;5)拉埋頭結構;6)沖孔;7)切邊;8)罐口卷緣;9)整形成形;具體實施中通常需要經過多臺沖壓設備并單獨配模進行生產,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希望有一種模具能將氣霧罐蓋沖壓工序的整合為一體。然而,氣霧罐蓋的沖壓精度受到沖床設備的影響,在單個模具的沖壓過程中沖頭出現前后左右擺動導致偏差,幅度甚至達到0.05mm,如果簡單的組合,這種偏差將會被累積放大;同時,如果在沖床設備上獨立安裝各個模具來組合,難以保證每個模具都在同一中心軸線上,最終導致氣霧罐蓋在每個工位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偏位,無法滿足工藝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高精度氣霧罐頂蓋沖壓成型模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高精度氣霧罐頂蓋沖壓成型模具,包括模架、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架包括頂板、導套、導桿和底板,所述導套和導桿相互配合設置,導桿底部垂直連接底板,導桿頂部套在導套內,導套頂部垂直連接頂板,導套和導桿之間設有滾珠導套;所述上模和下模配套設置且共有六套,各個上模固定在頂板下方且上模具有上模芯,各個下模對應固定在底板上方且下模具有下模芯,各個下模芯的頂面齊平。
導桿和滾珠導套之間的間隙≤0.02mm。
所述頂板和底板均為矩形,所述導套和導桿成套設置有4套,分別對應安裝在頂板和底板的四個頂角上。
所述上模由頂板一端到另一端依次分別設置為拉料上模、成型上模、沖孔上模、修邊上模、卷咀折邊上模、卷邊上模,所述下模由底板一端到另一端依次分別設置為拉料下模、成型下模、沖孔下模、修邊下模、卷咀折邊下模、卷邊下模。
所述頂板和底板上均設有螺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通過導桿和導套的配合,有效控制了沖頭擺幅造成的沖壓偏差,使模具的上模和下模能夠很好的配合,有效提高了產品精度,同時避免了上模刀口和下模刀口由于偏位而沖壓損壞,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壽命,減少維修,節約時間和成本;
2、將多工位模具固定在模架上,能夠保證每個工位的上模(下模)處于同一水平中心軸線上,避免氣霧罐蓋到達每個工位的偏位現象,進一步提高工藝精度,提高產品質量;
3、將氣霧罐蓋沖壓工藝的6個工位組合到模架上,實現了氣霧罐6個工位的一體化沖壓工藝,有效提高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
其中,1-模架、11-頂板、12-導套、13-滾珠導套、14-導桿、15-底板,2-上模、21-拉料上模、22-成型上模、23-沖孔上模、24-修邊上模、25-卷咀折邊上模、26-卷邊上模,3-下模、31-拉料下模、32-成型下模、33-沖孔下模、34-修邊下模、35-卷咀折邊下模、36-卷邊下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高精度氣霧罐頂蓋沖壓成型模具,包括模架1、上模2和下模3,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架1包括頂板11、導套12、導桿14和底板15,所述導套12和導桿14相互配合設置,導桿14底部垂直連接底板15,導桿14頂部套在導套12內,導套12頂部垂直連接頂板11,導套12和導桿14之間設有滾珠導套;所述上模2和下模3配套設置且共有六套,各個上模2固定在頂板11下方且上模2具有上模芯,各個下模3對應固定在底板15上方且下模3具有下模芯,各個下模芯的頂面齊平。
導桿14和滾珠導套之間的間隙≤0.02mm。
所述頂板11和底板15均為矩形,所述導套12和導桿14成套設置有4套,分別對應安裝在頂板11和底板15的四個頂角上。
所述上模2由頂板11一端到另一端依次分別設置為拉料上模21、成型上模22、沖孔上模23、修邊上摸24、卷咀這邊上模25、卷邊上模26,所述下模3由底板15一端到另一端依次分別設置為拉料下模31、成型下模32、沖孔下模33、修邊下模34、卷咀折邊下模35、卷邊下模36。
所述頂板11和底板15上均設有螺孔,可通過與螺孔相配合的螺釘將氣霧罐頂蓋修邊沖孔模具固定在多工位沖床上。
實施中僅需要將本實用新型固定在多工位的沖床上,沖床兩端對應連接進料裝置和出料裝置即可實現氣霧罐蓋一體化沖壓工藝,一次沖壓動作即可實現拉料、成型、沖孔、修邊、卷咀折邊、卷邊等6個工位的沖壓工藝,數倍提高生產效率。
在沖床在沖壓過程中,由于導套12和導桿14的相互配合,且導桿14和滾珠導套13之間的間隙≤0.02mm,極大程度上減少了沖床機沖頭的擺動造成的偏差,保證了每個工位上的上模2和下模3能夠很好地配合,一方面提高了產品的精度,另一方面避免上模2和下模3偏位造成上模刀口和下模刀口的損壞影響模具壽命,模具刀口受損沖壓出來的產品也容易出現毛刺不良。
此外,本實用新型將各工位的模具固定在模架1上,保證了設在頂板11下方的上模2均處于同一水平軸線上,相應地設于底板15上的下模3也處于同一水平中心軸線上,避免了氣霧罐蓋到達每個工位時出現偏位的現象,進一步提高產品的精度,保證產品質量。
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最佳實施例,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