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焊接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焊接機的機械臂。
背景技術:
目前焊接產品時,焊機都是放在地面上,導致焊槍移動范圍有限。遇到大結構件時,需要搬動焊機以完成工作。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致力于提供一種焊接機的機械臂,使其裝置效率較高、工人勞動強度較低。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焊接機的機械臂,其包括固定在一豎直固著部上的第一支座,一水平旋轉梁的一端通過豎直的第一銷軸可轉動地安裝在第一支座上,另一端通過一豎直的第二銷軸與一第二支座形成可轉動的連接,一豎直旋轉梁的上端可轉動地設置在第二支座的上部,豎直旋轉梁可在一液壓裝置的驅動下在豎直平面內轉動,豎直旋轉梁的下端安裝有用于固定送絲機的固定座。
優選地,豎直旋轉梁的上端與第二支座的上部通過一連桿形成可轉動的連接。
優選地,一角形板的一翼板的外側壁固定在豎直旋轉梁的下端端面上,固定座固定在角形板的另一翼板上。
優選地,液壓裝置的液壓缸固定在第二支座上,液壓裝置的液壓桿固定在豎直旋轉梁上,液壓裝置的液壓管路安裝在水平旋轉梁上。
附圖說明
圖1為一優先實施例的焊接機的機械臂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附著部; 5、第二銷軸; 9、連桿;
2、第一銷軸; 6、液壓裝置; 10、角形板;
3、水平旋轉梁; 7、豎直旋轉梁; 11、第一支座;
4、液壓管道; 8、固定座; 12、第二支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正對地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請參閱圖1。
本實施例的焊接機的機械臂,其包括固定在一豎直固著部1上的第一支座11。一水平旋轉梁3的一端通過豎直的第一銷軸2可轉動地安裝在第一支座11上,另一端通過一豎直的第二銷軸5與一第二支座12形成可轉動的連接,一豎直旋轉梁7的上端可轉動地設置在第二支座12的上部,豎直旋轉梁7可在一液壓裝置6的驅動下在豎直平面內轉動,豎直旋轉梁7的下端安裝有用于固定送絲機(未示出)的固定座8。
其安裝步驟大致為:1、將第一支座固定在廠房大梁(或墻壁等其他附著部)上;2、將水平旋轉梁通過第一銷軸安裝在第一支座上;3、將豎直旋轉梁通過第二銷軸、第二支座連接,其中豎直旋轉梁的下端高度可以通過液壓裝置調整;4、將焊機的送絲機安裝在豎直旋轉梁下端的固定座上。
其相對現有技術的好處在于:1、本實用新型的機械臂是分段式,可以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上自由移動,使焊機位置范圍更大;2、機械臂的豎直旋轉梁可控制高度,并且通過連接第二銷軸可以隨時方便地調整其高度,因而其效率較高、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也較低。
在其他的一些實施例中,優選地,豎直旋轉梁7的上端與第二支座12的上部通過一連桿9形成可轉動的連接。這樣,可以例豎直旋轉梁的下端可具有一定的運動范圍,便于人工輔助操作。
在其他的一些實施例中,優選地,一角形板10的一翼板(未標記)的外側壁固定在豎直旋轉梁7的下端端面上,固定座8固定在角形板的另一翼板(未標記)上。這樣,可以在焊接時防止對豎直旋轉梁的損害。
在其他的一些實施例中,優選地,液壓裝置6的液壓缸(未標記)固定在第二支座上,液壓裝置的液壓桿(未標記)固定在豎直旋轉梁上,液壓裝置的液壓管路4安裝在水平旋轉梁3上。
本實用新型中其他未詳述部分均屬于現有技術,故在此不再贅述。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