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氣源插接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扣合模多路氣源同步插接裝置。
背景技術:
扣合模具是沖壓生產線的重要工裝模具,因其具有較多的氣源接口,在換模生產時需要對這些氣源通路逐一拆卸和安裝,實現(xiàn)模具內部氣路與機床外部氣源的分離和連接。
目前,扣合模具氣源的連接主要采用多組快速插接接頭分別連接的方式,參見圖1所示,扣合模的內部氣路氣管與快速插接接頭插頭1相連,機床外部氣源氣管與快速插接接頭套筒2相連。內部氣路與外部氣源連接時,將快速插接接頭套筒2的套圈3向右移動,鎖緊鋼球4彈出,快速插接接頭插頭1與閥門5相接觸,壓縮彈簧6向右移動,閥門5打開,套圈3向左復位,鎖緊鋼球4滑入插頭1凹槽中,將快速插接接頭插頭1和快速插接接頭套筒2進行鎖緊。進行氣源分離操作時,先將快速插接接頭套筒2上的套圈3向右移動,鎖緊鋼球4徑向移動滑出接頭凹槽,快速插接接頭插頭1向左移動,與快速插接接頭套筒2連接斷開,閥門5在彈簧6的作用下向右移動,閥門關閉。當前的扣合模氣源連接和分離需要兩只手同時協(xié)同操作,比較繁雜,尤其當有多組氣源需要連接時,還需要對氣路進行逐一辨識、安裝,以免出現(xiàn)接錯現(xiàn)象,因此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
隨著沖壓生產現(xiàn)代化的推進,當前的扣合模氣源連接方式已經(jīng)難以滿足沖壓生產線高速切換、扣合模快速換模的需求。如何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扣合模氣源的更換,降低扣合模換模時間是擺在沖壓工藝面前最大的難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扣合模多路氣源同步插接裝置,其能夠實現(xiàn)多組扣合模氣源通路的快速、同步插接,縮短扣合模模具切換時氣源連接時間,提高換模效率。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扣合模多路氣源同步插接裝置,包括氣源插塞基板、氣源套筒基板、推進器,所述推進器通過推進器底座固定在沖壓機床臺面上,所述推進器前端的推板上固定連接氣源套筒基板安裝支架;
所述氣源套筒基板與氣源套筒基板安裝支架固定連接,所述氣源套筒基板上設置有數(shù)個快速接頭套筒,還設有定位銷套;
所述氣源插塞基板固定在扣合模下模的固定座上,所述氣源插塞基板上設有數(shù)個與快速接頭套筒對應的快速接頭插塞,還設有與氣源套筒基板的定位孔對應的定位銷;
所述定位銷套后端設有控制把手,控制定位銷套的松緊,進而實現(xiàn)定位銷的松開和鎖死。
進一步,所述氣源套筒基板安裝支架包括支架底板和支架架體,所述支架底板與推進器前端推板固定連接;所述支架架體留有機床外部氣源軟管的連接空間,固定連接在支架底板上。
進一步,所述支架架體上留出的機床外部氣源軟管的連接空間呈“凹”形。
進一步,所述氣源套筒基板和所述氣源插塞基板上分別設置有4個、8個、12個或16個快速接頭套筒和對應的快速接頭插塞。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裝置結構簡單可靠,實用性強,操作簡單快捷,實現(xiàn)了多組氣源通路的同步插接,簡化了操作過程,節(jié)省了換模時間,提高了換模效率,降低了生產制造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現(xiàn)有技術中氣源連接快速接頭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氣源插塞基板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氣源套筒基板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氣源套筒基板安裝支架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推進器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氣源套筒基板工作結構示意圖。
圖中,1—快速插接接頭插頭,2—快速插接接頭套筒,3—套圈,4—鎖緊鋼球,5—閥門,6—彈簧,8—氣源插塞基板,9—氣源套筒基板,10—快速接頭插頭,11—快速接頭套筒,12—定位銷,121—定位銷套,13—推進器,131—推進器前端推板,14—控制扳手,15—氣源套筒基板安裝支架,151—支架底板,152—支架架體,16—推進器底座,17—定位銷套松開位置,18—定位銷套鎖死位置,19—沖壓機床臺面,20—扣合模下模的固定座。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闡述。
參見圖2至圖7,所示扣合模多路氣源同步插接裝置,包括氣源插塞基板8,氣源套筒基板9,推進器13,所述推進器13安裝在推進器底座16上,所述推進器底座16固定在沖壓機床臺面19上,所述推進器前端的推板131上固定連接氣源套筒基板安裝支架15,所述氣源套筒基板安裝支架15包括支架底板151和支架架體152,所述支架底板151與推進器前端推板131固定連接;所述支架架體152上留出的機床外部氣源軟管的連接空間呈“凹”形,便于連接機床外部氣源軟管,所述支架架體152固定連接在支架底板151上。
所述氣源套筒基板9與氣源套筒基板安裝支架15固定連接,所述氣源套筒基板9上設置有四個快速接頭套筒11,四個快速接頭套筒11呈矩陣排布,前面中部位置設有定位銷套121。
所述氣源插塞基板8固定在扣合模下模的固定座20上,所述氣源插塞基板8上設有四個與快速接頭套筒11對應的快速接頭插塞10,四個快速接頭插塞10呈矩陣排布,還設有與氣源套筒基板9的定位銷套121對應的定位銷12,所述定位銷套121后端設有控制把手14,控制定位銷套121的松緊,進而實現(xiàn)定位銷12的松開和鎖死。
具體操作過程是:模具的內部氣路和機床外部氣源軟管分別連接在氣源插塞基板8和氣源套筒基板9的四個快速接頭插頭10和四個快速接頭套筒11上。在進行扣合模換模氣源插接操作時,氣源套筒基板9從不影響換模操作的初始位置,在推進器13連桿的推動下,向扣合模方向移動,移動到一定距離后,參見圖8所示,將控制把手14拉向定位銷套松開位置17,然后將氣源插塞基板8上的定位銷12插入的氣源套筒基板9定位銷套121中,對氣源套筒基板9和氣源插塞基板8的相對位置進行導正,使氣源套筒基板9和氣源插塞基板8上安裝的四個快速接頭套筒11和四個快速接頭插頭10處于相對位置。推進器13連桿繼續(xù)往前移動。隨后,氣源插塞基板8上的四個快速接頭插頭10同時插入相應位置的多路快速接頭套筒11中。最后,操作控制扳手14至定位銷套鎖死位置18,定位銷12被鎖緊,進而多路快速接頭插頭10和多路快速接頭套筒11的連接被鎖定,多組扣合模氣源通路連接同步完成,通過開閉外部氣源,實現(xiàn)多組扣合模氣源通路的開閉。
扣合模氣源分離操作時,操作控制扳手14至定位銷套送開位置17,定位銷套121松開,氣源套筒基板9和氣源插塞基板8的連接鎖定狀態(tài)被解除,推進器13連桿往回收縮,帶動氣源套筒基板9往遠離扣合模方向運動。最終,在推進器13連桿的作用下,氣源套筒基板9回到遠離扣合模換模操作空間的起始位置,與扣合模上的氣源插塞基板8遙相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