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閥門加工維修,特別涉及一種閘閥夾持裝置。
背景技術:
1、在管道閥門技術領域內,楔形閘閥密封副結構簡單、性能可靠,因此,楔形閘閥作為重要的系統隔離邊界,被廣泛用在核電站系統中。為了保證閥門密封性能可靠,楔形閘閥的閥瓣采用“v”形結構設計,如圖1和圖2所示,閥瓣兩側各有一個密封面,密封面通常為硬質合金堆焊層,以保證硬度和耐磨性。由于廠家制造工藝、現場復雜的運行工況等,可能導致閥瓣密封面出現裂紋,造成閥門泄漏、影響機組穩定運行。在閥門的維修工作中,需要將合金堆焊層的密封面車削去除后,再補焊修復,以恢復閥門密封性能。
2、由于楔形閘閥的閥瓣為不規則形狀,在車削去除以及堆焊后車削修復過程中,均需要將閥瓣可靠固定,以保證車削加工后的密封面保持所需要的角度。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旨在提供一種能夠將閘閥按所需要的角度可靠固定的技術問題。
2、本申請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閘閥夾持裝置,包括:底座、設于所述底座上的楔形塊,以及設于所述底座上的多個緊固件;所述楔形塊具有朝向所述底座的第一表面,以及朝向閘閥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間呈夾角設置,各所述緊固件的一端用于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各所述緊固件的另一端用于抵靠在所述閘閥的至少一部分的背離所述底座一側的表面且避讓待加工面。
3、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楔形塊上設有沉槽,所述沉槽沿所述底座的軸向貫穿所述楔形塊;所述閘閥夾持裝置還包括第一鎖定件,所述第一鎖定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鎖定件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沉槽內。
4、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楔形塊還具有連接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相互遠離一端的第三表面,所述沉槽連通至所述第三表面,所述第一鎖定件的一端可拆卸固定于所述底座上。
5、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閘閥包括位于其第一方向兩側的導軌部,所述導軌部上設有沿第二方向的導向槽,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垂直于所述底座的軸向;多個所述緊固件包括至少兩個第一緊固件,所述第一緊固件的另一端設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用于抵靠在所述導軌部的背離所述底座的表面。
6、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緊固件包括第一緊固板和第二鎖定件,所述第一緊固板的背離所述底座的一端設有所述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上設有沿所述底座的軸向貫穿的第二螺紋孔,所述第二鎖定件能夠與所述二螺紋孔嚙合。
7、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緊固板的朝向所述底座的一端設有背離所述閘閥突出的第二限位板,所述底座上設有第三螺紋孔,所述第一緊固件還包括第三鎖定件,所述第三鎖定件穿過所述第二限位板并與所述第三螺紋孔嚙合。
8、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板上設有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貫穿至所述第一限位板的背離所述閘閥的一側端面。
9、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閘閥包括兩閥瓣,所述閥瓣的相互背離的一側分別具有所述待加工面;所述閥瓣的相互靠近的一側設有連接部,且所述閥瓣的相互靠近的一側周緣形成圍繞所述連接部的間隙;多個所述緊固件包括至少一個第二緊固件,靠近所述底座的一個所述閥瓣位于所述底座與所述第二緊固件的背離所述底座的一端之間。
10、一個實施例中,至少一個所述第二緊固件設置在所述閥瓣沿第二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二緊固件包括第一螺紋柱、支撐柱、第四鎖定件和第一壓板,所述第一螺紋柱、所述支撐柱均設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壓板上設有能夠穿過所述第一螺紋柱的第二通孔,所述支撐柱的背離所述底座的一端用于抵靠所述第一壓板的朝向所述底座的表面;所述第四鎖定件設于所述第一壓板的背離所述底座的一側,且能夠與所述第一螺紋柱嚙合。
11、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閥瓣的沿第二方向的另一端還設有沿所述底座的軸向貫穿且連通至所述閥瓣的外邊緣的避讓孔,至少一個所述第二緊固件包括第二螺紋柱、第二壓板和第五鎖定件,所述第二螺紋柱設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壓板上設有能夠穿過所述第二螺紋柱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五鎖定件設于所述第二壓板的背離所述底座的一側,且能夠與所述第二螺紋柱嚙合。
12、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閘閥夾持裝置,其有益效果在于:
13、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閘閥夾持裝置,其楔形塊的第二表面相對于第一表面傾斜,通過設置第二表面相對于第一表面的傾斜程度,使其適配于閘閥的朝向閥座的一側相對于閥座徑向平面的傾斜程度,從而可使密封面保持在平行于工作表面的方位,進一步地,通過多個緊固件對閥座至少部分表面的限制,使得閘閥以所需要的角度保持在底座上,進而,在對密封面進行加工時,可以保證密封面的加工準確性。
1.一種閘閥夾持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設于所述底座上的楔形塊,以及設于所述底座上的多個緊固件;所述楔形塊具有朝向所述底座的第一表面,以及朝向閘閥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間呈夾角設置,各所述緊固件的一端用于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各所述緊固件的另一端用于抵靠在所述閘閥的至少一部分的背離所述底座一側的表面且避讓待加工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閘閥夾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塊上設有沉槽,所述沉槽沿所述底座的軸向貫穿所述楔形塊;所述閘閥夾持裝置還包括第一鎖定件,所述第一鎖定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鎖定件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沉槽內。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閘閥夾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塊還具有連接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相互遠離一端的第三表面,所述沉槽連通至所述第三表面,所述第一鎖定件的一端可拆卸固定于所述底座上。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閘閥夾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閘閥包括位于其第一方向兩側的導軌部,所述導軌部上設有沿第二方向的導向槽,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垂直于所述底座的軸向;多個所述緊固件包括至少兩個第一緊固件,所述第一緊固件的另一端設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用于抵靠在所述導軌部的背離所述底座的表面。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閘閥夾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緊固件包括第一緊固板和第二鎖定件,所述第一緊固板的背離所述底座的一端設有所述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上設有沿所述底座的軸向貫穿的第二螺紋孔,所述第二鎖定件能夠與所述二螺紋孔嚙合。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閘閥夾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緊固板的朝向所述底座的一端設有背離所述閘閥突出的第二限位板,所述底座上設有第三螺紋孔,所述第一緊固件還包括第三鎖定件,所述第三鎖定件穿過所述第二限位板并與所述第三螺紋孔嚙合。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閘閥夾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板上設有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貫穿至所述第一限位板的背離所述閘閥的一側端面。
8.如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閘閥夾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閘閥包括兩閥瓣,所述閥瓣的相互背離的一側分別具有所述待加工面;所述閥瓣的相互靠近的一側設有連接部,且所述閥瓣的相互靠近的一側周緣形成圍繞所述連接部的間隙;多個所述緊固件包括至少一個第二緊固件,靠近所述底座的一個所述閥瓣位于所述底座與所述第二緊固件的背離所述底座的一端之間。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閘閥夾持裝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所述第二緊固件設置在所述閥瓣沿第二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二緊固件包括第一螺紋柱、支撐柱、第四鎖定件和第一壓板,所述第一螺紋柱、所述支撐柱均設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壓板上設有能夠穿過所述第一螺紋柱的第二通孔,所述支撐柱的背離所述底座的一端用于抵靠所述第一壓板的朝向所述底座的表面;所述第四鎖定件設于所述第一壓板的背離所述底座的一側,且能夠與所述第一螺紋柱嚙合。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閘閥夾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閥瓣的沿第二方向的另一端還設有沿所述底座的軸向貫穿且連通至所述閥瓣的外邊緣的避讓孔,至少一個所述第二緊固件包括第二螺紋柱、第二壓板和第五鎖定件,所述第二螺紋柱設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壓板上設有能夠穿過所述第二螺紋柱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五鎖定件設于所述第二壓板的背離所述底座的一側,且能夠與所述第二螺紋柱嚙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