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立式開口桶內外壁打磨翻新處理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立式開口桶內外壁打磨翻新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在廢舊鋼桶翻新處理過程中,需要對桶的內壁和外壁進行打磨拋光。由于桶外壁 上具有兩道加強筋,同時,桶外壁在使用過程中造成凹凸不平,不是一個規則的圓形,因此, 需要打磨機構在打磨外壁時具有隨外壁形狀的變化而變化的功能。目前,為了達到上述目 的,研制了臥式桶外壁拋光機構。臥式鋼桶桶口水平放置,打磨、拋光過程中煙塵飛揚,不利 于環保。目前,為了克服上述缺點,研制了立式桶壁打磨系統,但該立式桶壁打磨系統只能 用于桶內壁的打磨處理,無法進行桶外壁的打磨處理,造成生產工序的增加,增加了投資, 降低了生產效率。刷頭尺寸小于桶內腔尺寸,但由于刷子和桶不在同一個軸線上,桶的下降 阻力依然很大。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能夠同時對桶內壁和桶 外壁進行打磨處理,外壁打磨時能夠隨外壁形狀的變化而變化,內壁打磨時刷子能夠伸縮 的立式開口桶內外壁打磨翻新處理裝置。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種立式開口桶內外壁打磨翻新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機架、內壁打磨處 理機構和外壁打磨處理機構,在主機架的上部設置有桶旋轉機構,在主機架上與桶內壁相 應的位置設置有內壁打磨處理機構,在主機架上與桶外壁相應的位置設置有外壁打磨處理 機構;所述桶旋轉機構包括吊桶架、卡具、桶旋轉電機、吊桶架升降驅動機構,所述吊桶架上 安裝有卡具,所述卡具通過傳動機構與固定在吊桶架上的桶旋轉電機連接,所述吊桶架與 主機架之間安裝有吊桶架升降驅動機構; 所述內壁打磨處理機構包括內壁打磨電機和內壁刷子總成,所述內壁刷子總成包 括沿同一圓周設置的多個刷頭單元、外空心套筒、內空心套筒、內空心套筒伸縮驅動機構、 復位彈簧、第一連接盤、第二連接盤以及與刷頭單元數量相同的由第一連桿、第二連桿和第 三連桿組成的刷子伸縮驅動機構,所述刷子伸縮驅動機構中的第一連桿與第二連桿固定連 接,所述第二連桿與第三連桿鉸接,所述內空心套筒位于外空心套筒內部,所述內空心套筒 上端設置有第一連接盤,所述第一連接盤與內空心套筒之間可轉動連接,所述第一連桿與 第一連接盤鉸接,所述第三連桿與外空心套筒上端固定連接,在第一連接盤與外空心套筒 之間設置有套在內空心套筒外部的復位彈簧,所述內空心套筒的下端與內空心套筒伸縮驅 動機構連接,所述外空心套筒通過傳動機構與內壁打磨電機連接,所述外空心套筒的下端 可轉動連接有第二連接盤,所述第二連接盤與主機架固定連接;所述內壁刷子總成與桶為 不同心設置,所述內壁刷子總成中與外壁打磨處理單元相應一側的刷頭單元與桶內壁接 觸。
3[0007] 所述外壁打磨處理機構包括刷子頭、刷子軸、外壁打磨電機、互相平行的第一連接 板和第二連接板、復位彈簧、轉動軸和彈簧觸板,所述第一連接板一側安裝有刷子軸和外壁 打磨電機,所述第一連接板的另一側固定有彈簧觸板,與彈簧觸板相應位置的第二連接板 上安裝有與彈簧觸板連接的復位彈簧,所述轉動軸一端與第二連接板可轉動連接,所述轉 動軸的另一端與第一連接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連接板固定在主機架上,所述外壁打磨電 機通過傳動機構與所述刷子軸連接,所述刷子軸的端部固定有刷子頭。 所述吊桶架升降驅動機構包括固定在主機架上的升降電機,所述升降電機通過傳 動機構與升降絲杠連接,所述升降絲杠與吊桶架螺紋連接,在吊桶架與主機架之間設置有 由導柱和導套組成的導向機構。 在主機架中部與卡具相應的位置設置有與支撐板固定連接的上開口的料筒,所述 支撐板與外空心套筒外部可轉動連接,外壁打磨處理機構中的刷子頭和內壁打磨處理機構 中的多個刷頭單元位于料筒內部,所述料筒上設置有污物清理口。 所述內空心套筒伸縮驅動機構為驅動汽缸,所述驅動汽缸通過推拉板與內空心套 筒連接。 所述卡具為卡盤,所述卡盤的轉動桿與固定在吊桶架上的卡桶汽缸的推進桿之間 可轉動連接,所述轉動桿通過傳動機構與桶旋轉電機連接。 所述內壁打磨處理機構中的第一連接盤上設置有噴火口 ,在內空心套筒中安裝噴 火裝置。 本實用新型具有下述技術效果 1、本實用新型的處理裝置能夠同時對桶內壁和桶外壁進行打磨處理,外壁打磨時 能夠隨外壁形狀的變化而變化,使內壁打磨和外壁打磨在同一工序完成,節約了工序,提高 了生產效率,節約了生產投資。 2、本實用新型的裝置在內壁打磨時,在桶下降過程中刷子能夠收縮,打磨時能夠 伸開,避免刷子在桶下降過程中受阻,使用方便。 3、本實用新型采用立式結構,鋼桶桶口向下,便于灰塵、廢料的回收,提高了環保 效果。
圖1為本實用新型立式開口桶內外壁打磨翻新處理裝置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立式開口桶內外壁打磨翻新處理裝置的側視圖; 圖3為外壁刷子頭、內壁刷子總稱總成與桶之間的位置關系示意圖; 圖4為內壁刷子總成的剖視圖; 圖5為外壁打磨處理機構的示意圖; 圖6為外壁打磨處理機構中第一連接板的示意圖; 圖7為A-A剖視圖; 圖8為外壁打磨處理機構中的第二連接板的示意圖; 圖9為B-B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詳細說明。 本實用新型立式開口桶內外壁打磨翻新處理裝置的示意圖如圖1至圖9所示,包 括主機架16、內壁打磨處理機構11和外壁打磨處理機構8。在主機架的上部設置有桶旋轉 機構,在主機架上與桶內壁相應的位置設置有內壁打磨處理機構,在主機架上與桶外壁相 應的位置設置有外壁打磨處理機構。所述桶旋轉機構包括吊桶架2、卡具1、桶旋轉電機5、 吊桶架升降驅動機構,吊桶架上安裝有卡具,卡具通過傳動機構與固定在吊桶架上的桶旋 轉電機連接,吊桶架與主機架之間安裝有吊桶架升降驅動機構。其中,吊桶架升降驅動機構 可以為多種結構形式。本實施例中采用電機驅動結構。所述吊桶架升降驅動機構包括固定 在主機架上的升降電機7,升降電機7通過傳動機構與升降絲杠9連接,升降絲杠9與吊桶 架2螺紋連接。為了保障升降的可靠性,在吊桶架與主機架之間設置有由導柱4和導套6 組成的導向機構。本實施例中卡具為卡盤,所述卡盤的轉動桿與固定在吊桶架上的卡桶汽 缸3的推進桿之間可轉動連接,所述轉動桿通過傳動機構與桶旋轉電機連接。 所述內壁打磨處理機構包括內壁打磨電機13和內壁刷子總成,所述內壁刷子總 成包括沿同一圓周設置的多個刷頭單元19、外空心套筒27、內空心套筒26、內空心套筒伸 縮驅動機構、復位彈簧24、第一連接盤21、第二連接盤14以及與刷頭單元數量相同的由第 一連桿20、第二連桿22和第三連桿23組成的刷子伸縮驅動機構,所述刷子伸縮驅動機構中 的第一連桿20與第二連桿22固定連接,第二連桿22與第三連桿23鉸接。所述內空心套筒 位于外空心套筒內部,內空心套筒26上端設置有第一連接盤21,第一連接盤21通過推力軸 承25與內空心套筒之間可轉動連接,第一連桿20與第一連接盤21鉸接,第三連桿23與外 空心套筒27上端固定連接。在第一連接盤21與外空心套筒27之間設置有套在內空心套 筒外部的復位彈簧24,內空心套筒的下端與內空心套筒伸縮驅動機構連接,外空心套筒27 通過傳動機構28與內壁打磨電機13連接。外空心套筒27的下端通過軸承30可轉動連接 有第二連接盤14,第二連接盤14與主機架16固定連接。內空心套筒的伸縮可以采用多種 形式實現,本實施例中的內空心套筒伸縮驅動機構為驅動汽缸18,驅動汽缸18通過推拉板 29與內空心套筒26連接。所述內壁刷子總成與桶為不同心設置,所述內壁刷子總成中與 外壁打磨處理單元相應一側的刷頭單元與桶內壁接觸,對桶內壁進行打磨,其示意圖如圖3 所示,圖中39表示待處理的桶,40表示沿同一圓周設置的多個刷頭單元圍成的圓,41表示 沿同一圓周設置的多個刷頭單元圍成的圓的中心,也即內壁刷子總成的中心,42表示桶39 的中心。 所述外壁打磨處理機構包括刷子頭31、刷子軸32、外壁打磨電機17、互相平行的 第一連接板36和第二連接板37、復位彈簧34、轉動軸35和彈簧觸板33,第一連接板36 — 側安裝有刷子軸32和外壁打磨電機17,第一連接板36的另一側固定有彈簧觸板33,與彈 簧觸板相應位置的第二連接板上安裝有與彈簧觸板連接的復位彈簧34,轉動軸35 —端與 第二連接板37可轉動連接,另一端插入轉動軸孔38中并與第一連接板36固定連接。第二 連接板37固定在主機架16上,外壁打磨電機17通過傳動機構與刷子軸32連接,刷子軸32 的端部固定有刷子頭31。 為了防止打磨過程中產生的粉塵污染環境,在主機架中部與卡具相應的位置設置 有與支撐板12固定連接的上開口的料筒IO,支撐板12與外空心套筒27外部可轉動連接,外壁打磨處理機構中的刷子頭和內壁打磨處理機構中的多個刷頭單元位于料筒內部,料筒 上設置有污物清理口 15。 當本實用新型的系統用于鋼桶初步處理時,由于內部存在很多廢物,需要噴火,對 內部的廢物進行燃燒處理,這時,所述內壁打磨處理機構中的第一連接盤上設置有噴火口, 在內空心套筒中安裝噴火裝置。 上桶機將桶送到料筒上方,卡桶汽缸動作帶動卡盤將桶卡住。內空心套筒伸縮驅 動汽缸動作,帶動內空心套筒、第一連接盤、第一連桿及與第一連桿固定連接的刷頭單元動 作,復位彈簧被壓縮。由于第一連桿與第一連接盤鉸接,刷頭單元的刷子毛豎起來,便于桶 下降。升降電機動作,帶動升降絲杠,使吊桶架沿導柱下降,桶下降到料筒下限時,升降電機 停止。內空心套筒伸縮驅動汽缸復位,同時,復位彈簧復位,帶動第一連接盤、第一連桿、刷 頭單元動作,刷頭單元的刷子毛伸開。桶旋轉電機動作,帶動桶旋轉。同時,內壁打磨電機、 外壁打磨電機啟動,升降電機反向轉動。內壁打磨電機帶動外空心套筒、第一連桿、第二連 桿、第三連桿和第一連接盤一起轉動,對桶內壁進行打磨。外壁打磨電機帶動外壁打磨處理 機構中的刷子軸及刷子頭轉動,對桶外壁進行打磨。升降電機帶動升降絲杠,使吊桶架沿導 柱上升,內壁打磨處理機構和外壁打磨處理機構打磨桶壁的不同位置。當遇到外壁上的加 強筋時,加強筋對刷子頭的作用力,使第一連接板及其上的刷子軸、外壁打磨電機整體及轉 動軸在第二連接板上轉動,彈簧觸板擠壓復位彈簧。同時,刷子頭對加強筋進行打磨。打磨 完加強筋后,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第一連接板復位。當遇到凹凸不平的表面時,作用原理 與上述相同,復位彈簧的彈力與轉動軸配合使刷子頭與桶外壁形狀相適應。
權利要求一種立式開口桶內外壁打磨翻新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機架、內壁打磨處理機構和外壁打磨處理機構,在主機架的上部設置有桶旋轉機構,在主機架上與桶內壁相應的位置設置有內壁打磨處理機構,在主機架上與桶外壁相應的位置設置有外壁打磨處理機構;所述桶旋轉機構包括吊桶架、卡具、桶旋轉電機、吊桶架升降驅動機構,所述吊桶架上安裝有卡具,所述卡具通過傳動機構與固定在吊桶架上的桶旋轉電機連接,所述吊桶架與主機架之間安裝有吊桶架升降驅動機構;所述內壁打磨處理機構包括內壁打磨電機和內壁刷子總成,所述內壁刷子總成包括沿同一圓周設置的多個刷頭單元、外空心套筒、內空心套筒、內空心套筒伸縮驅動機構、復位彈簧、第一連接盤、第二連接盤以及與刷頭單元數量相同的由第一連桿、第二連桿和第三連桿組成的刷子伸縮驅動機構,所述刷子伸縮驅動機構中的第一連桿與第二連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連桿與第三連桿鉸接,所述內空心套筒位于外空心套筒內部,所述內空心套筒上端設置有第一連接盤,所述第一連接盤與內空心套筒之間可轉動連接,所述第一連桿與第一連接盤鉸接,所述第三連桿與外空心套筒上端固定連接,在第一連接盤與外空心套筒之間設置有套在內空心套筒外部的復位彈簧,所述內空心套筒的下端與內空心套筒伸縮驅動機構連接,所述外空心套筒通過傳動機構與內壁打磨電機連接,所述外空心套筒的下端可轉動連接有第二連接盤,所述第二連接盤與主機架固定連接;所述內壁刷子總成與桶為不同心設置,所述內壁刷子總成中與外壁打磨處理單元相應一側的刷頭單元與桶內壁接觸;所述外壁打磨處理機構包括刷子頭、刷子軸、外壁打磨電機、互相平行的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復位彈簧、轉動軸和彈簧觸板,所述第一連接板一側安裝有刷子軸和外壁打磨電機,所述第一連接板的另一側固定有彈簧觸板,與彈簧觸板相應位置的第二連接板上安裝有與彈簧觸板連接的復位彈簧,所述轉動軸一端與第二連接板可轉動連接,所述轉動軸的另一端與第一連接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連接板固定在主機架上,所述外壁打磨電機通過傳動機構與所述刷子軸連接,所述刷子軸的端部固定有刷子頭。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立式開口桶內外壁打磨翻新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 桶架升降驅動機構包括固定在主機架上的升降電機,所述升降電機通過傳動機構與升降絲 杠連接,所述升降絲杠與吊桶架螺紋連接,在吊桶架與主機架之間設置有由導柱和導套組 成的導向機構。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開口桶內外壁打磨翻新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在主機 架中部與卡具相應的位置設置有與支撐板固定連接的上開口的料筒,所述支撐板與外空心套筒外部可轉動連接,外壁打磨處理機構中的刷子頭和內壁打磨處理機構中的多個刷頭單 元位于料筒內部,所述料筒上設置有污物清理口。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開口桶內外壁打磨翻新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 空心套筒伸縮驅動機構為驅動汽缸,所述驅動汽缸通過推拉板與內空心套筒連接。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開口桶內外壁打磨翻新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 具為卡盤,所述卡盤的轉動桿與固定在吊桶架上的卡桶汽缸的推進桿之間可轉動連接,所 述轉動桿通過傳動機構與桶旋轉電機連接。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開口桶內外壁打磨翻新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 壁打磨處理機構中的第一連接盤上設置有噴火口 ,在內空心套筒中安裝噴火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立式開口桶內外壁打磨翻新處理裝置,旨在提供一種能夠同時對桶內壁和桶外壁進行打磨處理,外壁打磨時能夠隨外壁形狀的變化而變化,內壁打磨時刷子能夠伸縮的裝置。包括主機架、內壁打磨處理機構和外壁打磨處理機構,在主機架的上部有桶旋轉機構,桶旋轉機構包括吊桶架、卡具、桶旋轉電機、吊桶架升降驅動機構,吊桶架與主機架之間安裝有吊桶架升降驅動機構。外壁打磨處理機構包括刷子頭、刷子軸、外壁打磨電機、互相平行的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復位彈簧、轉動軸和彈簧觸板。內壁打磨處理機構包括內壁打磨電機和內壁刷子總成。該裝置能夠使內壁打磨和外壁打磨在同一工序完成,節約了工序,提高了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B24B5/36GK201537835SQ20092026836
公開日2010年8月4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20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20日
發明者張寶忠 申請人:天津市誼誠包裝制品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