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軋輥磨床的托架調整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軋輥磨床領域,尤其涉及軋輥磨床的托架調整機構。
背景技術:
參照
圖1所示,軋輥磨床在磨削軋輥5的過程中,磨架3隨著拖板2沿床身軌道1 橫向水平往復運動,也就是沿著軋輥5的側母線方向做往復運動,這就要求磨架3的砂輪31 的運動軌跡要與軋輥5的側母線保持平行,在實際生產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實際上是 不能完全保證兩者是相對平行的,這樣或多或少就對磨削精度產生影響,使得磨削后的軋 輥5不能更可靠的達到要求。而Ul軸傳動機構41 (也叫托架調整機構)的目的就是實現 軋輥5安裝精度的自動閉環校正,所謂的Ul軸傳動機構41就是用于驅動托架4在垂直砂 輪31運動軌跡的方向上調整移動,以使砂輪31的運動軌跡要與工件側母線保持平行,一般 在放置軋輥5后,先用測量系統的測量臂在軋輥5的側母線上移動一個行程,這樣便可以找 出軋輥5側母線與砂輪31移動時的平行度關系,然后通過計算機把信息反饋給Ul軸控制 系統,控制系統控制Ul軸傳動機構41實現自動調整來補償誤差值,但實踐表明,現有的Ul 軸傳動機構41仍存在有不足之處,需加以改進。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調整精準的軋輥 磨床托架調整機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軋輥磨床的托架調整機構,設置于托架滑座與托架之間,所述滑座可相對軋輥磨 床床身沿橫向水平移動,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設置于托架滑座上的第一支座、可沿縱向水 平移動地設置于滑座上的第二支座、以及設置于第一、第二支座之間用于驅動第二支座沿 縱向水平移動的驅動裝置,所述托架固定設置于所述第二支座上。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支座上對稱設置有沿縱向水平延伸的兩導向桿,所述第二支 座上形成有供導向桿穿過的兩導向孔,所述導向桿自由端套設有定位螺母,所述定位螺母 與第二支座之間的導向桿上套設有若干碟形彈簧。進一步的,所述驅動裝置,包括沿橫向水平布置于第一支座上的臥軸、連接驅動臥 軸轉動的電機、設置于臥軸上的凸輪、連接在凸輪與第二支座之間的連接體,連接體一端套 設于所述凸輪的外周面,另一端與第二支座連接。所述第一支座上形成有用于引導連接體沿縱向水平移動的引導孔,所述連接體活 動配置于引導孔中。所述連接體另一端形成有橫向水平延伸的第一連接孔,所述第二支座上形成有位 于連接體另一端兩側的兩連接壁,兩所述連接壁分別形成有與第一連接孔對準的第二連接 孔,所述連接體另一端通過橫向穿設于第一、第二連接孔中的連接柱與第二支座連接。所述連接體一端形成有橫向水平延伸的安裝孔,所述凸輪套裝于安裝孔中,所述凸輪外周面與安裝孔內壁之間通過軸承過渡。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合測量系統就可實現對托架的精確調整,其中,測量系統、控制裝置 和電機形成閉環控制,電機動力通過臥軸、凸輪和連接體精確傳遞給第二支座,以驅動第二 支座沿水平縱向精確調整;設置導向桿和導向孔可提高第二支座的調整準確性,防止在調 整過程中偏擺搖晃,設置碟形彈簧可進一步提高導向的穩定性;連接體與凸輪之間通過軸 承過渡,減少連接體與凸輪間的摩擦力,使連接體動作靈活,防止部件磨損,提高使用壽命; 連接體與第二支座之間通過連接柱和連接孔連接,可方便于兩者之間的拆裝。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托架調整原理圖,俯視角度。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俯視角度。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
圖1和圖2所示,軋輥磨床的托架調整機構,設置于托架滑座(圖中為示出) 與托架4之間,滑座可相對軋輥磨床床身沿橫向水平移動,其中,滑座與軋輥磨床床身的連 接結構和運動方式為公知的現有技術,在這里不再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托架調整 機構的詳細結構如下托架調整機構,包括固定設置于托架滑座上的第一支座61、設置于托架滑座上沿 縱向水平延伸的導軌(圖中未示出)、活動配設于導軌上的第二支座62、以及設置于第一、 第二支座61、62之間用于驅動第二支座62沿縱向水平移動的驅動裝置,其中,托架4固定 設置于第二支座62上。第一支座61上對稱設置有沿縱向水平延伸的兩導向桿73,第二支座62上形成有 供導向桿73穿過的兩導向孔621,導向桿73自由端套設有定位螺母76和墊圈75,墊圈75 與第二支座62之間的導向桿73上套設有若干碟形彈簧74。上述驅動裝置,包括通過軸承91沿橫向水平布置于第一支座61上的臥軸9、通過 連接軸83和渦輪82蝸桿81連接驅動臥軸9轉動的電機(圖中未示出)、設置于臥軸9上 的凸輪93、連接在凸輪93與第二支座62之間的連接體71,連接體71 一端套設于凸輪93 的外周面,另一端與第二支座62連接,具體的,連接體71—端形成有橫向水平延伸的安裝 孔711,凸輪93套裝于安裝孔711中,凸輪93外周面與安裝孔711內壁之間通過軸承92過 渡;連接體71另一端形成有橫向水平延伸的第一連接孔721,第二支座62上形成有位于連 接體71另一端兩側的兩連接壁622,兩連接壁622分別形成有與第一連接孔721對準的第 二連接孔6221,連接體71另一端通過橫向穿設于第一、第二連接孔721、6221中的連接柱 72與第二支座62連接,第一支座61上形成有用于引導連接體71沿縱向水平移動的引導孔 611,連接體71活動配置于引導孔611中。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 范圍,即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 用新型專利涵蓋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軋輥磨床的托架調整機構,設置于托架滑座與托架之間,所述滑座可相對軋輥磨床 床身沿橫向水平移動,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設置于托架滑座上的第一支座、可沿縱向水平 移動地設置于滑座上的第二支座、以及設置于第一、第二支座之間用于驅動第二支座沿縱 向水平移動的驅動裝置,所述托架固定設置于所述第二支座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軋輥磨床的托架調整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上對 稱設置有沿縱向水平延伸的兩導向桿,所述第二支座上形成有供導向桿穿過的兩導向孔, 所述導向桿自由端套設有定位螺母,所述定位螺母與第二支座之間的導向桿上套設有若干 碟形彈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軋輥磨床的托架調整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裝置,包括 沿橫向水平布置于第一支座上的臥軸、連接驅動臥軸轉動的電機、設置于臥軸上的凸輪、連 接在凸輪與第二支座之間的連接體,連接體一端套設于所述凸輪的外周面,另一端與第二 支座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軋輥磨床的托架調整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上形 成有用于引導連接體沿縱向水平移動的引導孔,所述連接體活動配置于引導孔中。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軋輥磨床的托架調整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體另一端 形成有橫向水平延伸的第一連接孔,所述第二支座上形成有位于連接體另一端兩側的兩連 接壁,兩所述連接壁分別形成有與第一連接孔對準的第二連接孔,所述連接體另一端通過 橫向穿設于第一、第二連接孔中的連接柱與第二支座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軋輥磨床的托架調整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體一端形 成有橫向水平延伸的安裝孔,所述凸輪套裝于安裝孔中,所述凸輪外周面與安裝孔內壁之 間通過軸承過渡。
專利摘要軋輥磨床的托架調整機構,設置于托架滑座與托架之間,所述滑座可相對軋輥磨床床身沿橫向水平移動,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設置于托架滑座上的第一支座、可沿縱向水平移動地設置于滑座上的第二支座、以及設置于第一、第二支座之間用于驅動第二支座沿縱向水平移動的驅動裝置,所述托架固定設置于所述第二支座上,上述托架調整機構可實現對托架的精確調整。
文檔編號B24B5/37GK201872017SQ20102057710
公開日2011年6月22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26日 優先權日2010年10月26日
發明者陳偉, 陳泮水 申請人:福建達宇重型數控機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