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汽車前車燈聚光圈內壁鍍前清洗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BMC材質構件鍍前清洗方法,具體地講,本發明涉及一種用BMC材料模壓的汽車前車燈聚光圈內壁鍍前清洗方法。
背景技術:
汽車前車燈是一種通過光源反射聚光照明的燈具,因其功率相對較大且燈內空間相對較窄,照明時車燈聚光圈受熱幅射量也相應較大,在此惡劣環境中,對車燈聚光圈質量要求很高,特別是車燈聚光圈內壁與鍍層的結合質量要求更高。當代,行業中普遍應用BMC 熱固性塑料制造車燈聚光圈坯,然后在車燈聚光圈內壁均勻鍍一層鋁以提高聚光性能。BMC 與鋁分屬兩類不同性質的材料,其可鍍性不好,為了提高鍍鋁層與BMC的結合力,鍍前須作車燈聚光圈坯內壁凈化清洗。本行業現有凈化清洗方法主要有三種,應用最多的是傳統加熱處理方法,其次是溶劑清洗方法,再一個是火焰凈化處理方法。傳統加熱處理方法的工藝流程如下首先作車燈聚光圈坯內壁表面除塵一清洗一高溫干燥一上底漆一低溫干燥一鍍鋁一低溫干燥一上面漆。此方法清洗效果好,完全達到鍍前凈化要求,但工藝流程長,并且耗時多,耗能大,生產效率低下。2010年10月《汽車與配件》刊登一篇關于轎車車燈的鍍鋁和免底涂技術,文章指出傳統加熱處理方法需按工藝流程分段配套大型烘箱或隧道爐作階段干燥處理,其中常規高溫干燥處理約耗時1小時左右,加熱溫達180°C 200°C,高溫干燥處理除耗用大量的電能外,還不可避免地產生廢氣,此類含有有機成分的廢氣不經凈化處理不可以外排,廢氣凈化處理必然增加生產成本。溶劑清洗方法是本行業現有技術之一, 該技術工藝流程較短,操作過程極為簡單,更重要的是比傳統加熱處理方法節能很多。但是,該工藝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工業廢水,國家環保政策規定呈堿性的工業廢水不允許直接外排,需作必要的中和處理和凈化處理才可外排。火焰凈化處理方法是現有技術中最簡單的實用技術,該技術利用火焰直接燒掉生產過程中殘留在聚光圈內壁上的污物。盡管火焰凈化處理方法簡單,易操作,但生產現場存在明火作業,車間需配套相應的消防設施才能保障安全生產。總的來說,現有技術能夠達到聚光圈坯鍍前凈化要求,但都存在明顯不足,特別是高耗能、廢氣排放和明火作業等問題嚴重制約企業生產效率的提升,同時也增加生產成本。 截止目前為止,從可知信息中了解到本行業暫沒有一項能夠替代現有技術的高效、節能、環保清洗技術出現。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工藝流程短、操作簡便、設備易得、占地少、生產效率高、節能,生產過程中不產生超標污染物,以及清洗質量好的汽車前車燈聚光圈內壁鍍前清洗方法。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技術目標。一種汽車前燈聚光圈內壁鍍前清洗方法,其改進之處在于該方法在真空箱內作
3離子清洗,具體工藝過程如下
①裝箱。將已作修邊及簡易除塵處理的車燈聚光圈坯有序裝入真空箱內,每只之間間隔 3mm 5mm ;
②抽真空。關閉真空箱并作真空處置,真空度為-0.99atm -0.90atm ;
③注入氮氣。向真空箱內注入純度為98.5% 99. 5%的氮氣,控制真空箱內壓力至-0. 4atm Oatm ;
④離子清洗。真空箱接通900V 3500V電源電壓,在高壓電條件下氮氣被電離產生高能等離子,利用離子轟擊作用清洗聚光圈坯75S 105S ;
⑤開箱卸貨。切斷電源后,緩慢去除真空條件,用潔凈的工具從真空箱內取出經離子清洗的聚光圈坯直接進入下道鍍鋁工序。本發明在真空條件下作聚光圈坯離子清洗。其機理是當真空箱內的氮氣被高壓電源電離而產生輝光放電,利用所產生的高能等離子體轟擊聚光圈坯,使之表面的分子被激發電離,從而達到去除模壓及工序流轉時表面殘留的脫模劑、氧化物、水份和有機污物,潔凈的聚光圈坯內壁顯著增加與鍍鋁層的結合力。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積極效果
1、離子清洗時間短,生產效率高;
2、生產過程中無加熱干燥工序,耗能極少,制造成本低;
3、整個生產過程中不產生超標污物,企業無需為此技術配套治污設備;
4、離子清洗潔凈度高,清洗后直接用于鍍鋁,免去除底漆工序,顯著增加鍍鋁層與聚光圈坯內壁的結合力,避免聚光圈受熱后發生鍍鋁層起層或剝離等質量問題。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本發明是一種汽車前車燈聚光圈內壁鍍前清洗方法,該方法在真空箱內作離子清洗,具體工藝過程如下
①裝箱。將已作修邊及簡易除塵處理的車燈聚光圈坯有序裝入真空箱內,每只之間間隔 3mm-5mm ;
②真空。關閉真空箱并作真空處置,真空度為-0.99atm -0. 90atm ;
③入氮氣。向真空箱內注入純度為98.5% 99. 5%的氮氣,控制真空箱內壓力至-0. 4atm Oatm ;
④離子清洗。真空箱接通900V 3500V電源電壓,在高壓電條件下氮氣被電離產生高能等離子,利用離子轟擊作用清洗聚光圈坯75S 105S ;
⑤開箱卸貨。切斷電源后,緩慢去除真空條件,用潔凈的工具從真空箱內取出經離子清洗的聚光圈坯直接進入下道鍍鋁工序。
實施例按照上述工藝過程作三組不同工況點實施例,以此來進一步驗證本發明。三個不同工況點實施例凈化效果見下表
三組不同工況點實施例凈化效果表從上述三組不同工況點實施例凈化效果表中可知,最佳工況為實施例2。實施例3潔凈度也能達到I級,實施例1的凈化效果僅比實施例2略差一點,仍同樣滿足聚光圈鍍鋁前的凈化要求。 本發明在真空條件下作聚光圈坯離子清洗。當真空箱內的氮氣被高壓電源電離而產生輝光放電,利用所產生的高能等離子體轟擊聚光圈坯,使之表面的分子被激發電離,從而達到去除模壓及工序流轉時表面殘留的脫模劑、氧化物、水份和有機污物,潔凈的聚光圈坯內壁顯著增加與鍍鋁層的結合力。本發明中離子清洗時間僅75S 105S左右,比現有技術耗時少很多,更重要的是耗能極少,生產過程中也無超標污物排放,企業無需為此技術配套治污設備。此種高效離子清洗技術應用在汽車前車燈聚光圈坯鍍前凈化處理,在確保凈化質量的基礎上,大大提高生產效率,顯著降低生產成本,為汽車制造業提供一項有價值的新技術。
權利要求
1. 一種汽車前燈聚光圈內壁鍍前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在真空箱內作離子清洗,具體工藝過程如下①裝箱將已作修邊及簡易除塵處理的車燈聚光圈坯有序裝入真空箱內,每只之間間隔 3mm-5mm ;②抽真空關閉真空箱并作真空處置,真空度為-0.99 atm -0. 90 atm ;③注入氮氣向真空箱內注入純度為98.5 % 99.5 %的氮氣,控制真空箱內壓力至-0. 4atm Oatm ;④離子清洗真空箱接通900V 3500V電源電壓,在高壓電條件下氮氣被電離產生高能等離子,利用離子轟擊作用清洗聚光圈坯75S 105S ;⑤開箱卸貨切斷電源后,緩慢去除真空條件,用潔凈的工具從真空箱內取出經離子清洗的聚光圈坯直接進入下道鍍鋁工序。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汽車前車燈聚光圈內壁鍍前清洗方法,該方法在真空箱內作離子清洗,具體工藝過程如下①裝箱。將已作修邊及簡易除塵處理的車燈聚光圈坯有序裝入真空箱內,每只之間間隔3~5mm;②抽真空。關閉真空箱并作真空處置,真空度為-0.99~-0.90atm;③注入氮氣。向真空箱內注入純度為98.5%~99.5%的氮氣,控制真空箱內壓力至-0.4~0atm;④離子清洗。真空箱接通900~3500V電源電壓,在高壓電條件下作離子清洗75~105s;⑤開箱卸貨。切斷電源后,緩慢去除真空條件,用潔凈的工具從真空箱內取出經離子清洗的聚光圈坯直接進入下道鍍鋁工序。本發明清洗時間短,耗能極少,生產效率高,生產過程中無任何超標污染物排放,特別適合大批量生產應用。
文檔編號C23C14/20GK102226261SQ20111014341
公開日2011年10月26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31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31日
發明者王學軍 申請人:米庫玻璃纖維增強塑料泰州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