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輸送鋼瓶的轉盤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一種設置在鋼瓶淬火爐出口處的用于輸送鋼瓶的轉盤。
背景技術:
目前所使用的設置在鋼瓶淬火爐出口處的用于輸送鋼瓶的輸送裝置包括驅動軸, 驅動軸上設置有轉盤,轉盤的外壁中沿環向均勻設置有若干個凹腔,凹腔的大小與鋼瓶相配合。當鋼瓶從淬火爐中出來時,鋼瓶在步進梁的輸送下滾入凹腔中,并且隨著轉盤同步旋轉,從而實現鋼瓶的輸送。由于從淬火爐中出來的鋼瓶處于高溫狀態,再加上步進梁的運動速度較高,所以鋼瓶在滾入凹腔中時會與凹腔的內壁發生較嚴重的剛性碰撞,很容易使鋼瓶的表壁產生凹陷,這些凹陷處容易產生應力集中,輕則使鋼瓶存在輕微的裂紋,影響鋼瓶的質量,重則使鋼瓶報廢。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減輕鋼瓶與轉盤之間的剛性碰撞力的用于輸送鋼瓶的轉盤。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用于輸送鋼瓶的轉盤,包括轉盤本體,轉盤本體的外壁中沿環向設置有若干個凹腔,凹腔的大小與鋼瓶相配合,所述每個凹腔中分別設置有托板,托板與轉盤本體之間彈性連接。所述每個凹腔的內壁上設置有導向板,導向板中設置有若干個導向孔,導向孔中分別活動設置有導柱,導柱的端部均與托板相連接,導柱上套設有彈簧,彈簧的兩端分別抵觸在導向板和托板上。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的用于輸送鋼瓶的轉盤,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其通過在轉盤的每個凹腔中設置緩沖裝置,從而可以使鋼瓶在滾入凹腔中時能受到緩沖,從而能減輕鋼瓶與轉盤之間的剛性碰撞力,大大減少鋼瓶的表壁上產生凹陷的幾率, 從而可以提高鋼瓶的質量。
圖1是本發明用于輸送鋼瓶的轉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向的示意圖3是圖1中B部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用于輸送鋼瓶的轉盤的使用狀態圖中1、轉盤本體,2、凹腔,3、導向板,4、導向孔,5、導柱,6、托板,7、彈簧,8、淬火爐出口滑道,9、淬火槽,10、鋼瓶托架。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用于輸送鋼瓶的轉盤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用于輸送鋼瓶的轉盤,包括轉盤本體1,轉盤本體1的外壁中沿環向均勻設置有若干個凹腔2,本實施例中為七個凹腔2,凹腔2的大小與鋼瓶相配合,如圖3所示,每個凹腔2的內壁上設置有導向板3,如圖2所示,導向板3中設置有若干個導向孔4, 本實施例中為四個導向孔4,導向孔4中分別活動設置有導柱5,導柱5的端部均連接托板 6,導柱5上套設有彈簧7,彈簧7的兩端分別抵觸在導向板3和托板6上。如圖4所示,使用時,在上述的用于輸送鋼瓶的轉盤下方設置有淬火槽9,淬火槽 9的上部設置有鋼瓶托架10,當鋼瓶從淬火爐中出來時,鋼瓶在步進梁的輸送下經淬火爐出口滑道8滾入凹腔2中,此時鋼瓶與托板6相接觸,托板6受到鋼瓶的撞擊而向導向板3 方向移動,此時導柱5在導向孔4中移動,并且彈簧7壓縮,彈簧7給托板6 —定的緩沖作用,從而可以使鋼瓶在滾入凹腔2中時能受到緩沖,從而能減輕鋼瓶與轉盤之間的剛性碰撞力,大大減少鋼瓶的表壁上產生凹陷的幾率,從而可以提高鋼瓶的質量。接著鋼瓶隨著轉盤本體1同步旋轉,此時鋼瓶在鋼瓶托架10的作用下而卡設在凹腔2中,并且經過淬火槽 9進行淬火,在旋轉若干個工位后從另一端滾出。上述的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發明創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運用的實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發明;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用于輸送鋼瓶的轉盤,包括轉盤本體,轉盤本體的外壁中沿環向設置有若干個凹腔, 凹腔的大小與鋼瓶相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個凹腔中分別設置有托板,托板與轉盤本體之間彈性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輸送鋼瓶的轉盤,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個凹腔的內壁上設置有導向板,導向板中設置有若干個導向孔,導向孔中分別活動設置有導柱,導柱的端部均與托板相連接,導柱上套設有彈簧,彈簧的兩端分別抵觸在導向板和托板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輸送鋼瓶的轉盤,包括轉盤本體,轉盤本體的外壁中沿環向設置有若干個凹腔,凹腔的大小與鋼瓶相配合,所述每個凹腔中分別設置有托板,托板與轉盤本體之間彈性連接。本發明適用于輸送鋼瓶,其通過在轉盤的每個凹腔中設置緩沖裝置,從而可以使鋼瓶在滾入凹腔中時能受到緩沖,從而能減輕鋼瓶與轉盤之間的剛性碰撞力,大大減少鋼瓶的表壁上產生凹陷的幾率,從而可以提高鋼瓶的質量。
文檔編號C21D9/00GK102433417SQ20111024633
公開日2012年5月2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25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25日
發明者林岳明 申請人:張家港市嘉華爐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