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微生物脫脂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精細化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微生物脫脂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的脫脂劑多數是高泡類表面活性劑的組合。雖然具有較好的脫脂效果,但是由于活性劑本身的原因常在金屬機體表面吸附,因而大量工件處理后的槽液中的乳化劑失去乳化性能,被乳化的油脂在槽液中大量累積,不但起不到除油的效果,反正會吸附在工件表面。槽液趨向報廢。本發明的脫脂劑恰恰解決這一點,延長了脫脂槽工作液的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微生物脫脂劑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的微生物脫脂劑對金屬表面進行脫脂時,活性劑在金屬機體表面的吸附作用少,金屬的后續加工方便,延長了脫脂槽液的使用壽命。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微生物脫脂劑,其特征在于包括A、B兩種組分,這兩種組分組成原料的配比為
A組分
α-烯基磺酸鈉2.0_4.0g/L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4.0-6.0g/L
脂肪醇聚氧烷基醚4.0-5.0g/L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0-4.0g/L
十二烷基硫酸鈉 2. 0-4. Og/L
異丙醇 2.0-3. 5g/L
乙二胺四乙酸四鈉0. l-0.2g/L
偏硅酸鈉4-6g/L
其余為水;
B組分
瓊脂3 5g/L
葡萄糖2 4g/L
蛋白胨0.5 1.0g/L
硫酸鈣0. 2 0. 5g/L
硫酸鎂0. 5 0. 8g/L
維生素E l-2mg/L
芽孢桿菌50億單位/L
其余為水。
所述微生物脫脂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操作如下
A組分的配制方法(1)取少量的水,首先將異丙醇和水充分混溶;(2)再將已經稱好的α-烯基磺酸鈉、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烷基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硫酸鈉等活性劑依次加入到步驟(1)的異丙醇水溶液中,緩慢攪拌;(3)等泡沫消除后加入乙二胺四乙酸四鈉、偏硅酸鈉,攪拌均勻;(4)最后加水調至1L,充分攪拌即可;B組分的制備方法取適量的水,依次加入瓊脂、葡萄糖蛋白胨、碳酸鈣、硫酸鎂物質,然后按配方要求加入脫脂微生物,再用Tris-HCl緩沖液調節混合液的PH = 7_8,最后加水至1L,攪拌均勻即可。使用方法根據生產線工作液帶出量和工件含油量確定使用脫脂劑的量,首先清洗干凈空槽,然后根據實際需要量將A組分倒如干凈的槽內,再加入B組分,其中,A組分與 B組分的質量比為10 1,攪拌均勻后即可進入正常的除油工作。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微生物脫脂劑在配方中,采用多種活性劑復配,同時引入了脫脂微生物, 最大限度地降低活性劑與金屬機體的吸附,降低了對后續工序的不良影響,延長了槽液的使用壽命,節約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 一種微生物脫脂劑,包括A、B兩種組分,這兩種組分組成原料的配比為A 組分α -烯基磺酸鈉3. 5g/L壬基酚聚氧乙烯醚5.0g/L脂肪醇聚氧烷基醚4.5g/L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5g/L十二烷基硫酸鈉3. Og/L異丙醇3. Og/L乙二胺四乙酸四鈉0. 15g/L偏硅酸鈉5g/L其余為水;B 組分瓊脂4g/L葡萄糖3g/L蛋白胨0.7g/L硫酸鈣0. 4g/L硫酸鎂0. 6g/L維生素E 1. 5mg/L
芽孢桿菌50億單位/L其余為水。具體配制操作如下A組分的配制方法(1)取少量的水,首先將異丙醇和水充分混溶;(2)再將已經稱好的α-烯基磺酸鈉、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烷基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硫酸鈉等活性劑依次加入到步驟(1)的異丙醇水溶液中,緩慢攪拌;(3)等泡沫消除后加入乙二胺四乙酸四鈉、偏硅酸鈉,攪拌均勻;(4)最后加水調至1L,充分攪拌即可;B組分的制備方法取適量的水,依次加入瓊脂、葡萄糖蛋白胨、碳酸鈣、硫酸鎂物質,然后按配方要求加入脫脂微生物,再用Tris-HCl緩沖液調節混合液的PH = 7_8,最后加水至1L,攪拌均勻即可。使用方法根據生產線工作液帶出量和工件含油量確定使用脫脂劑的量,首先清洗干凈空槽,然后根據實際需要量將A組分倒如干凈的槽內,再加入B組分,其中,A組分與 B組分的質量比為10 1,攪拌均勻后即可進入正常的除油工作。實施例2 一種微生物脫脂劑包括A、B兩種組分,這兩種組分組成原料的配比為A 組分α -烯基磺酸鈉 2. Og/L壬基酚聚氧乙烯醚4. Og/L脂肪醇聚氧烷基醚4. Og/L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 Og/L十二烷基硫酸鈉 2. Og/L異丙醇2. 0g/L乙二胺四乙酸四鈉0. lg/L偏硅酸鈉4g/L其余為水;B 組分瓊脂3g/L葡萄糖2g/L蛋白胨0. 5g/L硫酸鈣0. 2g/L硫酸鎂0. 5g/L維生素E lmg/L芽孢桿菌50億單位/L其余為水。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
5
實施例3一種微生物脫脂劑包括A、B兩種組分,這兩種組分組成原料的配比為A 組分
0091]α-烯基磺_I鈉4-Og/L0092]壬基酚聚氧乙烯醚6.Og/xL0093]脂肪醇聚氧烷基醚5.Og/xL0094]脂肪醇聚氧乙烯醚4.Og/xL0095]十二烷基硫環,鈉4.Og/xL0096]異丙醇3.5g/xL0097]乙二胺四乙環_四鈉0.2g/xL0098]偏硅酸鈉6g/L其余為水;B 組分瓊脂5g/L葡萄糖4g/L蛋白胨l.Og/L硫酸鈣0.5g/L硫酸鎂0.8g/L維生素E 2mg/L芽孢桿菌50億單位/L其余為水。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實驗數據由上述實施例所得到脫脂劑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表所列的技術效果。
權利要求
1. 一種微生物脫脂劑,其特征在于包括A、B兩種組分,這兩種組分組成原料的配比為A組分其余為水; B組分 瓊脂3 5g/L 葡萄糖2 4g/L 蛋白胨 0. 5^1. Og/L 硫酸鈣 0. 2^0. 5g/L 硫酸鎂 0. 5^0. 8g/L 維生素E l-2mg/L 芽孢桿菌50億單位/L 其余為水。
2.如權利要求1所述微生物脫脂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操作如下 A組分的配制方法(1)取少量的水,首先將異丙醇和水充分混溶;(2)再將已經稱好的α-烯基磺酸鈉、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烷基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硫酸鈉等活性劑依次加入到步驟(1)的異丙醇水溶液中,緩慢攪拌;(3)等泡沫消除后加入乙二胺四乙酸四鈉、偏硅酸鈉,攪拌均勻;(4)最后加水調至1L,充分攪拌即可; B組分的制備方法取適量的水,依次加入瓊脂、葡萄糖蛋白胨、碳酸鈣、硫酸鎂物質,然后按配方要求加入脫脂微生物,再用Tris-HCl緩沖液調節混合液的ΡΗ=7-8,最后加水至1L,攪拌均勻即可。α-烯基磺酸鈉2. 0-4. Og/L 4. 0-6. 0 g/L 4. 0-5. 0 g/L 3.0-4.0 g/L 2.0-4.0 g/L 2. 0-3. 5 g/L 0. 1-0. 2g/L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烷基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硫酸鈉異丙醇乙二胺四乙酸四鈉偏硅酸鈉4-6g/L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微生物脫脂劑,包括A、B兩種組分,兩種組分的組成原料的配比為α-烯基磺酸鈉2.0-4.0g/L、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4.0-6.0g/L、脂肪醇聚氧烷基醚 4.0-5.0g/L、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3.0-4.0g/L、十二烷基硫酸鈉2.0-4.0g/L、異丙醇 2.0-3.5g/L、乙二胺四乙酸四鈉 0.1g/L-0.2g/L、偏硅酸鈉 4-6g/L、其余為水;B組分瓊脂3~5g/L、葡萄糖2~4g/L、蛋白胨0.5~1.0g/L、碳酸鈣0.2~0.5g/L、硫酸鎂0.5~0.8g/L、維生素E1-2mg/L、芽孢桿菌50億單位/L、其余為水。本發明的微生物脫脂劑對金屬進行脫脂時,降低了活性劑與金屬機體的吸附,便于金屬的后續加工,同時延長了槽內工作液的使用壽命,降低了更換槽液的頻率,節約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檔編號C23G5/00GK102330105SQ201110255760
公開日2012年1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31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31日
發明者丁寧, 丁甸, 劉傳讓, 張安龍, 徐大力 申請人:蚌埠市鈺誠五金工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