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全氫罩式爐廢氣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全氫罩式爐廢氣管。
背景技術:
熱連軋全氫式罩式爐在進行加熱退火或保溫后出爐時,保護介質(氫氣、氮氣)根據程序控制,由爐臺經閥架全氫罩式爐廢氣管路分類排出。氣體在退火生產排放過程中,將鋼卷氧化還原反應過程中產生的水汽及氧化鐵鱗帶入全氫罩式爐廢氣管內,在全氫罩式爐廢氣管產生沉積。水分通過水包進行定期排放,但氧化鐵鱗由于長時間沉積造成管路堵塞, 嚴重影響廢氣排放時間(正常約2分鐘)。造成出爐時間大大加長(堵塞時達到2小時甚至更長),甚至停爐。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全氫罩式爐廢氣管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避免氧化鐵鱗堵塞的全氫罩式爐廢氣管。本實用新型的構思是把現有全氫罩式爐廢氣管加長,將現有全氫罩式爐廢氣管的下端延長,延長的部分作為排渣管,并加裝法蘭與密封圈及端蓋,端蓋緊固在法蘭上,便于拆裝。利用每次停爐待料時間進行排渣清理。防止廢氣管堵塞。本全氫罩式爐廢氣管包括豎管與底蓋,在豎管側面有排氣口,排氣口與排氣管焊接在一起,底蓋設置在豎管下端,其特征是豎管的排氣口以下的長度不小于350mm,一般為350mm-450mm,在豎管的下端焊接著法蘭,法蘭的下面由緊固螺釘緊固著端蓋,在法蘭與端蓋之間安裝著密封圈將豎管的下端密封。本全氫罩式爐廢氣管采取上述結構,在周期內生產過程中,氧化鐵鱗可沉積在豎管內的下端,法蘭便于拆裝。利用每次停爐待料時間進行排渣清理,防止廢氣管堵塞。
圖1是本全氫罩式爐廢氣管的實施例一的安裝位置圖。圖2是與圖1相對應的右視圖,圖中局部剖開。圖3本全氫罩式爐廢氣管的實施例二的結構圖,圖中局部剖開。上述圖中1-積水罐2-排水口 3-連接絲頭螺母4-排氣管5-排氣口 6-豎管7-法蘭8-密封圈9-端蓋10-六角頭螺釘11-墊圈12-螺母13-豎管14-延長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其附圖詳細說明本全氫罩式爐廢氣管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全氫罩式爐廢氣管的具體實施方式
不局限于下述的實施例。實施例一圖1與圖2描述的全氫罩式爐廢氣管具有豎管與底蓋,在豎管側面有排氣口 5,排氣口 5與排氣管4焊接在一起,底蓋設置在豎管下端,本實施例的特征是將現有全氫罩式爐廢氣管的豎管向下延長350mm,豎管6的排氣口 5以下的長度為400mm,在豎管6的下端焊接著法蘭7,法蘭7的下面由四個六角頭螺釘10與螺母12緊固著端蓋9,在法蘭7與端蓋9之間安裝著密封圈8將豎管6的下端密封。實施例二圖3描述的全氫罩式爐廢氣管具有豎管與底蓋,在豎管側面有排氣口 5,排氣口 5 與排氣管4焊接在一起,底蓋設置在豎管下端,本實施例的特征是將現有全氫罩式爐廢氣管的豎管13下焊接長度為350mm的延長管14,在延長管14的下端焊接著法蘭7,法蘭7的下面由四個六角頭螺釘10與螺母12緊固著端蓋9,在法蘭7與端蓋9之間安裝著密封圈8 將延長管14的下端密封。
權利要求1. 一種全氫罩式爐廢氣管,它包括豎管與底蓋,在豎管側面有排氣口,排氣口與排氣管焊接在一起,底蓋設置在豎管下端,其特征是豎管的排氣口以下的長度不小于350mm,在豎管的下端焊接著法蘭,法蘭的下面由緊固螺釘緊固著端蓋,在法蘭與端蓋之間安裝著密封圈將豎管的下端密封。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全氫罩式爐廢氣管,它包括豎管與底蓋,在豎管側面有排氣口,排氣口與排氣管焊接在一起,底蓋設置在豎管下端,其特征是豎管的排氣口以下的長度不小于350mm,在豎管的下端焊接著法蘭,法蘭的下面由緊固螺釘緊固著端蓋,在法蘭與端蓋之間安裝著密封圈將豎管的下端密封。本全氫罩式爐廢氣管的法蘭便于拆裝,避免氧化鐵鱗堵塞。
文檔編號C21D9/673GK202208751SQ201120147390
公開日2012年5月2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8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8日
發明者劉志興, 李衛東, 趙生明, 鄭建偉, 高崑 申請人:山西太鋼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