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珩磨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255991閱讀:12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珩磨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ー種具有對形成于エ件的圓筒內表面進行磨削的旋轉工具和向圓筒內表面引導旋轉工具的工具引導件的珩磨裝置。
背景技術
在發動機的汽缸體內形成有滑動自如地容納活塞的汽缸筒(シリンダボァ)。在該汽缸筒的內表面,利用具有珩磨磨石的旋轉工具實施珩磨加工。但是,珩磨磨石一旦發生堵塞或磨粒潰落等,就不能適當地磨削汽缸筒,就會使汽缸筒的加工精度降低。為了維持汽缸筒的加工精度,需要使用工具等定期地進行珩磨磨石的修整,而定期地進行這種修整作業變成了使作業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 于是,提出了一種珩磨裝置,該珩磨裝置設計為采用金屬結合劑磨石作為珩磨磨石,并且,在引導旋轉工具的珩磨引導件上安裝有電極(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根據該珩磨裝置,能夠在旋轉工具通過珩磨引導件時,通過對金屬結合劑磨石實施電解來進行修整,從而能夠簡化修整作業。專利文獻專利文獻I :日本特開2007-260816號公報另外,在旋轉工具上安裝有引導部件,當將旋轉工具插入珩磨引導件的引導孔吋,引導部件就會與引導孔的內周面滑接。但是,為了對金屬結合劑磨石實施電解修整,就需要對與引導孔滑接的引導部件絕緣,因此,使用陶瓷等絕緣材料來形成引導部件。但是,使用耐久性低的陶瓷材料等形成與珩磨引導件滑接的引導部件是導致引導部件磨損的要因。由于這種引導部件的磨損會加快引導部件的更換周期,因此變成了使珩磨裝置的運行成本増加的要因。另外,由于引導部件的磨損會污染電解修整時所供給的冷卻劑,因此,變成了加快冷卻劑的更換周期而使運行成本増加的要因。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使具有實施電解修整的旋轉工具的珩磨裝置的運行成本降低。本發明的珩磨裝置包括對形成于エ件的圓筒內表面進行磨削的旋轉工具,和配置于所述エ件的一端側且具有向所述圓筒內表面引導所述旋轉工具的引導孔的工具引導件,所述 行磨裝置還包括引導部件,該引導部件設于所述旋轉工具的外周部,且具有與所述引導孔滑接的滑接面;導電性磨石,該導電性磨石設于所述旋轉工具的外周部,且具有磨削所述圓筒內表面的磨削面;電極部件,該電極部件設于所述工具引導件的所述引導孔,并在所述旋轉工具通過所述引導孔時與所述導電性磨石的所述磨削面相對;以及電解修整単元,在所述旋轉工具通過所述引導孔時,該電解修整単元向所述導電性磨石和所述電極部件施加電壓,其中所述引導部件包括設于所述旋轉工具的外周部的基礎部件和設于所述基礎部件并構成所述滑接面的滑接部件,所述基礎部件由絕緣性比所述滑接部件好的材料形成,所述滑接部件由耐磨損性比所述基礎部件好的材料形成。在本發明的珩磨裝置中,所述基礎部件可以由陶瓷材料形成。在本發明的珩磨裝置中,所述滑接部件可以由超硬合金材料形成。在本發明的珩磨裝置中,在所述引導部件的所述滑接面,可以開設有引導測量加エ直徑用的空氣的空氣流路。本發明的珩磨裝置包括對形成于エ件的圓筒內表面進行磨削的旋轉工具,和配置 于所述エ件的一端側且具有向所述圓筒內表面引導所述旋轉工具的引導孔的工具引導件,所述 行磨裝置還包括引導部件,該引導部件設于所述旋轉工具的外周部,且具有與所述引導孔滑接的滑接面;導電性磨石,該導電性磨石設于所述旋轉工具的外周部,且具有磨削所述圓筒內表面的磨削面;電極部件,該電極部件設于所述工具引導件的所述引導孔,并在所述旋轉工具通過所述引導孔時與所述導電性磨石的所述磨削面相對;以及電解修整単元,在所述旋轉工具通過所述引導孔時,該電解修整単元向所述導電性磨石和所述電極部件施加電壓,其中所述引導部件包括設于所述旋轉工具的外周部并具有絕緣層部的基礎部件,和設于所述基礎部件并構成所述滑接面的滑接部件,所述絕緣層部由絕緣性比所述滑接部件好的材料形成,所述滑接部件由耐磨損性比所述絕緣層部好的材料形成。在本發明的珩磨裝置中,所述絕緣層部可以由陶瓷材料形成。在本發明的珩磨裝置中,所述滑接部件可以由超硬合金材料形成。在本發明的珩磨裝置中,在所述引導部件的所述滑接面,可以開設有引導測量加エ直徑用的空氣的空氣流路。根據本發明,因為設于旋轉工具的引導部件由具有絕緣性的基礎部件和具有耐磨損性的滑接部件構成,所以不僅能夠對導電性磨石進行電解修整,還能夠抑制引導部件的磨損。由此,能夠延長引導部件的更換周期,因此,能夠抑制珩磨裝置的運行成本。另外,由于引導部件的磨損受到抑制,因此,能夠防止電解修整時及珩磨加工時所供給的冷卻液的污染。由此,能夠延長冷卻液的更換周期,從而能夠抑制珩磨裝置的運行成本。


圖I是表示本發明的ー實施方式的珩磨裝置的示意圖。圖2(a)及圖2(b)是表示珩磨裝置的動作過程的說明圖。圖3是從圖I的箭頭A方向表示旋轉工具的仰視圖。圖4(a)是沿著圖3的Α_Α線表示旋轉工具的剖視圖,圖4(b)是沿著圖3的B線表示旋轉工具的一部分的剖視圖。圖5是表示工具引導件的構造的剖視圖。圖6是表示旋轉工具插入到工具引導件的狀態的剖視圖。圖7是表示珩磨加工的執行步驟的時間圖。圖8是沿著圖2(a)的A_A線表示旋轉工具及工具引導件的剖視圖。圖9是沿著圖2(a)的B_B線表示旋轉工具及汽缸體的剖視圖。圖10是表示本發明的其它的實施方式的珩磨裝置所具備的旋轉工具的仰視圖。

符號說明10珩磨裝置11、12珩磨磨石(導電性磨石)I la、12a 磨削面13旋轉工具17a內表面(圓筒內表面)18汽缸體(エ件)19引導孔20工具引導件21工具主體(旋轉工具)40引導部件40a滑接面41基礎部件41b第二基礎部(絕緣層部)42滑接部件43空氣流路44修整控制部(電解修整単元)52電極套(電極部件)60旋轉工具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根據附圖詳細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圖I是表示本發明的ー實施方式的珩磨裝置10的示意圖。另外,圖2(a)及圖2(b)是表示珩磨裝置10的動作過程的說明圖。如圖I所示,珩磨裝置10具備在外周部設置有多個珩磨磨石11、12的旋轉工具13、驅動該旋轉工具13的驅動單元14和對驅動單元14輸出控制信號等的控制單元15。在驅動單元14中組裝有未圖示的電動機或致動器等,可以通過驅動單元14使旋轉工具13向箭頭α方向旋轉,并且,可以通過驅動單元14使旋轉工具13沿箭頭β方向上下移動。另外,在珩磨裝置10的加工臺16上裝載有具備汽缸筒17的汽缸體(エ件)18。另外,珩磨裝置10具有具備引導孔19的工具引導件20,工具引導件20設置于汽缸體18的上端側(一端側)。另外,向汽缸筒17引導旋轉工具13的工具引導件20以引導孔19和汽缸筒17的中心位置一致的方式設置。如圖2(a)所示,當實施珩磨加工時,首先,使旋轉工具13朝向工具引導件20下降移動,將旋轉工具13插入工具引導件20的引導孔19。這樣,通過將旋轉工具13插入工具引導件20,能夠使汽缸筒17的中心位置和旋轉工具13的中心位置一致。接著,如圖2(b)所示,利用工具引導件20定位的旋轉工具13被插入到汽缸體18的汽缸筒17內。而且,旋轉工具13 —邊進行旋轉運動及上下運動,一邊磨削汽缸筒17的內表面(圓筒內表面)17a,直至達到規定尺寸。圖3是從圖I的箭頭A方向表不旋轉工具13的仰視圖。另外,圖4(a)是沿著圖3的A-A線表示旋轉工具13的剖視圖,圖4(b)是沿著圖3的B線表示旋轉工具13的一部分的剖視圖。如圖3及圖4(a)所示,旋轉工具13具有與驅動單元14連接的工具主體21,在該工具主體21上形成向徑向延伸的多個凹槽22。在這些凹槽22中交替容納有能夠沿工具主體21的徑向自由移動的第一擴張部(第I拡張コマ)23和第二擴張部(第2拡張コマ)24,其中,第一擴張部23固定有具備粗加工用的磨削面Ila的珩磨磨石(導電性磨石)11,第二擴張部24固定有具備精加工用的磨削面12a的珩磨磨石(導電性磨石)12。另夕卜,珩磨磨石11、12由將例如金剛石、cBN(立方氮化硼)、氧化鋁、碳化硅、ニ氧化硅等的磨 粒用以青銅、鑄鐵等為主成分的結合劑材料結合而成的所謂金屬結合劑磨石構成。另外,在工具主體21的中心部形成有軸向貫通的桿容納孔21a。在該桿容納孔21a內,沿軸向移動自如地容納有中空構造的第一擴張桿25,并沿軸向移動自如地容納有位于第一擴張桿25的內側的第二擴張桿26。在第一擴張桿25上形成有兩個錐部27,這些錐部27的圓錐面27a和第一擴張部23的傾斜面23a對向配置。同樣地,在第二擴張桿26上形成有兩個錐部28,這些錐部28的圓錐面28a和第二擴張部24的傾斜面24a對向配置。另夕卜,在第一擴張桿25上安裝有復位彈簧30,第一擴張桿25由于該復位彈簧30的彈カ而被向上方施力。同樣,在第二擴張桿26上安裝有復位彈簧31,第二擴張桿26由于該復位彈簧31的彈カ而被向上方施力。另外,在第一擴張部23和第二擴張部24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兩個容納槽32,在這些容納槽32內安裝有向徑向內側擠壓第一擴張部23及第ニ擴張部24的彈簧箍33。在這種旋轉工具13中,通過利用驅動單元14向下方壓入第一擴張桿25,來使推力從第一擴張桿25經由圓錐面27a及傾斜面23a傳遞到第一擴張部23,從而將第一擴張部23擠出到徑向外側的擴大位置。然后,通過解除第一擴張桿25的壓入,來使第一擴張桿25利用復位彈簧30的作用而上升,從而將第一擴張部23通過彈簧箍33拉入到徑向內側的縮小位置。同樣地,通過利用驅動單元14向下方壓入第二擴張桿26,來使推力從第二擴張桿26經由圓錐面28a及傾斜面24a傳遞到第二擴張部24,從而將第二擴張部24擠出到徑向外側的擴大位置。然后,通過解除第二擴張桿26的壓入,來使第二擴張桿26利用復位彈簧31的作用而上升,從而將第二擴張部24通過彈簧箍33拉入到徑向內側的縮小位置。另外,如圖3及圖4(b)所示,在構成旋轉工具13的工具主體21的外周部,沿周向空出規定間隔以固定六個引導部件40。在使第一擴張部23及第ニ擴張部24向擴大位置移動時,引導部件40的滑接面40a以比珩磨磨石11、12的磨削面11a、12a更加靠近徑向內側的方式設置。另ー方面,在使第一擴張部23及第ニ擴張部24向縮小位置移動時,引導部件40的滑接面40a以比珩磨磨石11、12的磨削面11a、12a更加靠近徑向外側的方式設置。另夕卜,各引導部件40由固定于工具主體21的基礎部件41和固定于基礎部件41的滑接部件42構成。基礎部件41由絕緣性比滑接部件42好的材料形成,滑接部件42由耐磨損性比基礎部件41好的材料形成。作為基礎部件41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作為陶瓷材料的氧化鋁(氧化鋁、Al2O3)或塞隆(Si-Al-O-N系化合物)等。另外,作為滑接部件42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超硬合金材料。另外,作為超硬合金材料,例如可以使用K10(日本エ業規格),當然,也可以使用其它的超硬合金材料。另外,在六個弓I導部件40中,在兩個弓I導部件40上形成有在滑接面40a開ロ的空氣流路43。該空氣流路43連接有未圖示的氣動測微計,能夠測定引導部件40的滑接面40a和汽缸筒17的內表面17a的間隙尺寸。另外,所謂氣動測微計是檢測從定壓裝置經過空氣流路43向汽缸筒17吹送的測量加工直徑用的空氣的壓力、流量、流速的變化,井根據該空氣的壓力及流量等的變化來測定引導部件40和汽缸筒17的間隙尺寸的測量裝置。通過將該氣動測微計與空氣流路43連接,可以ー邊確認因磨削而擴大的汽缸筒17的內徑尺寸,一邊對汽缸筒17實施珩磨加工。另外,如圖I所示,為了進行珩磨磨石11、12的修整(突出新磨粒),在控制單元15中組裝有修整控制部44。而且,從修整控制部44延伸的負極端子45與工具引導件20連接, 另ー方面,從修整控制部44延伸的正極端子46經由驅動單元14與旋轉工具13連接。在此,圖5是表示工具引導件20的構造的剖視圖,圖6是表示旋轉工具13插入到工具引導件20的狀態的剖視圖。如圖5及圖6所示,工具引導件20具有由支承部件50支承的圓筒形狀的引導件主體51,在引導件主體51的內側安裝有圓筒形狀的電極套(電極部件)52。另夕卜,在引導件主體51和電極套52之間插入有絕緣套53,在電極套52上連接有從修整控制部44延伸的負極端子45。另外,在支承部件50及引導件主體51上形成有冷卻液流路54、55,作為導電性磨削液的冷卻液被從修整控制部44經由這些冷卻液流路54、55供給到工具引導件20內。另外,在與汽缸體18相対的引導件主體51的下端部安裝有防蝕電極56,在該防蝕電極56上連接有從修整控制部44延伸的未圖示的正極端子。接著,對珩磨加工的執行步驟進行說明。在此,圖7為表示珩磨加工的執行步驟的時間圖。另外,圖8為沿著圖2(a)的A-A線表示旋轉工具13及工具引導件20的剖視圖,圖9為沿著圖2(a)的B-B線表示旋轉工具13及汽缸體18的剖視圖。如圖7所示,只要旋轉工具13下降移動并插入到工具引導件20,就會在珩磨磨石11、12和電極套52相対的下降過程中執行電解修整。在這種電解修整中,作為電解修整單元發揮功能的修整控制部44向工具引導件20內供給冷卻液,并在電極套52和珩磨磨石11、12之間施加脈沖電壓。由此,能夠通過電解除去珩磨磨石11、12的結合劑材料,從而能夠修整珩磨磨石11、12。在此,如圖8所示,當旋轉工具13在工具引導件20內下降移動時,珩磨磨石11、12會被拉入到縮小位置,變為引導部件40的滑接面40a與電極套52的電極面52a滑接的狀態。這樣,在旋轉工具13通過工具引導件20時,引導部件40就會與電極套52滑接,而該引導部件40的滑接面40a通過由超硬合金材料等形成的滑接部件42構成。這樣,由于滑接面40a由超硬合金材料等構成,因此,能夠抑制引導部件40的磨損,從而能夠適當地執行電解修整。即,為了適當地執行電解修整,需要通過對珩磨磨石11、12的磨削面I la、12a和電極套52的電極面52a的間隙進行管理,來抑制各珩磨磨石11、12的修整狀況的偏差。于是,如圖8的擴大部分所示,通過使引導部件40的滑接面40a與電極套52的電極面52a接觸,來使珩磨磨石11、12和電極套52的間隔保持一定。這樣,因為能夠抑制控制電極間縫隙的引導部件40的磨損,因此,能夠抑制各珩磨磨石11、12的修整狀況的偏差。另外,在工具主體21和滑接部件42之間,夾裝有由具有絕緣性的陶瓷材料等形成的基礎部件41,使得電解修整用的電流不會從滑接部件42流向工具主體21。基礎部件41和滑接部件42可以通過本領域已知的任何常規手段進行固定,例如通過粘合劑(諸如ナガセヶムテックス株式會社的 EPOXY RESIN XD911)固定。接著,如圖7所示,只要旋轉工具13下降移動到汽缸筒17內,旋轉工具13就會開始旋轉運動及上下運動,并且,第一擴張部23就會被向擴大位置擠出。而且,粗加工用的珩磨磨石11的珩磨加工連續進行,直到汽缸筒17的內徑尺寸達到規定值。之后,珩磨磨石11的珩磨加工ー結束,第一擴張部23會被拉入到縮小位置,而第二擴張部24會被向擴大位置擠出。然后,精加工用的珩磨磨石12的珩磨加工連續進行,直到汽缸筒17的內徑尺寸達到規定值。然后,在珩磨加工結束且旋轉工具13上升移動時,就會如上述那樣再次對旋轉エ具13實施電解修整。在這種珩磨加工中,由于在旋轉工具13通過工具引導件20時也抑制了引導部件 40的磨損,因此,能夠高精度地執行珩磨加工。即,如圖9中箭頭α所示,在珩磨加工中,通過從引導部件40的空氣流路43對汽缸筒17的內表面17a和引導部件40的滑接面40a之間的間隙吹送空氣(測量加工直徑用的空氣),能夠測量汽缸筒17和引導部件40的間隙尺寸。而且,控制単元15的珩磨控制部57會根據汽缸筒17和引導部件40的間隙尺寸和從旋轉工具13的中心軸到引導部件40的滑接面40a的距離尺寸,來計算珩磨加工中的汽缸筒17的內徑尺寸。因此,在從旋轉工具13的中心軸到引導部件40的滑接面40a的距離尺寸由于引導部件40磨損而產生偏差的情況下,汽缸筒17的內徑尺寸的計算精度會降低。但是,由于引導部件40的磨損受到抑制,因此,能夠提高汽缸筒17的內徑尺寸的計算精度,從而能夠高精度地執行珩磨加工。至此,如已說明的那樣,通過利用具有絕緣性的基礎部件41、具有耐磨損性的滑接部件42構成設于旋轉工具13的引導部件40,不僅能夠對珩磨磨石11、12進行電解修整,還能夠抑制引導部件40的磨損。由此,能夠延長引導部件40的更換周期,因此,能夠抑制珩磨裝置10的運行成本。另外,由于能夠抑制引導部件40的磨損,因此,能夠防止電解修整時及珩磨加工時供給的冷卻液的污染。由此,能夠延長冷卻液的更換周期,因此,能夠抑制珩磨裝置10的運行成本。另外,由于能夠抑制引導部件40的磨損,因此,如上所述,能夠抑制各珩磨磨石11、12的修整狀況的偏差,從而能夠高精度地執行珩磨加工。另外,雖然在上述的說明中,通過ー個構成單元構成引導部件40的基礎部件41,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通過由多個構成単元形成的基礎部件41來構成引導部件40。在此,圖10是表示本發明的其它的實施方式的珩磨裝置所具備的旋轉工具60的仰視圖。另外,在圖10中,對于與圖3所示的部件相同的部件,附加同一符號并省略其說明。如圖10所示,引導部件40具備固定于工具主體21的外周部的基礎部件41和固定于基礎部件41的滑接部件42。另外,基礎部件41由工具主體21側的第一基礎部41a和滑接部件42側的第二基礎部41b構成。另外,基礎部件41的第二基礎部41b由具有絕緣性的陶瓷材料等形成。S卩,基礎部件41的第二基礎部41b由絕緣性比前述的滑接部件42好的材料形成。這樣,即使在基礎部件41由多個構成單元構成的情況下,也可以通過在基礎部件41上設置作為絕緣層部發揮功能的第二基礎部41b,來利用第二基礎部41b截斷電解修整用的電流。由此,與上述的旋轉工具13相同,不僅能夠對珩磨磨石11、12進行電解修整,還能夠抑制引導部件40的磨損。另外,雖然在圖10所示的情況下使滑接部件42側的第二基礎部41b作為絕緣層部發揮功能,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使工具主體21側的第一基礎部41a作為絕緣層部發揮功能。另外,也可以由三個以上的構成單元構成基礎部件41,在該情況下,對基礎部件41設置ー個以上的絕緣層部。這樣,對基礎部件41的構造而言,只要工具主體21和滑接部件42為電絕緣的構造,怎樣的構造都可以。當然,本發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實施方式,在不脫離其宗g的范圍內可以進行種種變更。例如,雖然在上述的說明中使用汽缸體18作為エ件,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其它的エ件中應用本發明的珩磨裝置10。另外,雖然在上述的說明中,在工具引導件20上安裝有圓筒形狀的電極套52,但并不限于沒有開ロ的電極套52作為電極部件,例如,也可以在工具引導件20上安裝圓弧狀的電極部件。此外,雖然在圖7的時間圖中,是在珩磨加工前后實 施電解修整,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在每次預先設定的加工時間或每次的加工次數實施電解修整。
權利要求
1.一種珩磨裝置,該珩磨裝置包括對形成于エ件的圓筒內表面進行磨削的旋轉工具,和配置于所述エ件的一端側且具有向所述圓筒內表面引導所述旋轉工具的引導孔的工具引導件,所述珩磨裝置還包括 引導部件,該引導部件設于所述旋轉工具的外周部,且具有與所述引導孔滑接的滑接面; 導電性磨石,該導電性磨石設于所述旋轉工具的外周部,且具有磨削所述圓筒內表面的磨削面; 電極部件,該電極部件設于所述工具引導件的所述引導孔,并在所述旋轉工具通過所述引導孔時與所述導電性磨石的所述磨削面相對;以及 電解修整単元,在所述旋轉工具通過所述引導孔時,該電解修整単元向所述導電性磨石和所述電極部件施加電壓,其中 所述引導部件包括設于所述旋轉工具的外周部的基礎部件和設于所述基礎部件并構成所述滑接面的滑接部件, 所述基礎部件由絕緣性比所述滑接部件好的材料形成,所述滑接部件由耐磨損性比所述基礎部件好的材料形成。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珩磨裝置,其中, 所述基礎部件由陶瓷材料形成。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珩磨裝置,其中, 所述滑接部件由超硬合金材料形成。
4.根據權利要求I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珩磨裝置,其中, 在所述引導部件的所述滑接面,開設有引導測量加工直徑用的空氣的空氣流路。
5.一種珩磨裝置,該珩磨裝置包括對形成于エ件的圓筒內表面進行磨削的旋轉工具,和配置于所述エ件的一端側且具有向所述圓筒內表面引導所述旋轉工具的引導孔的工具引導件,所述珩磨裝置還包括 引導部件,該引導部件設于所述旋轉工具的外周部,且具有與所述引導孔滑接的滑接面; 導電性磨石,該導電性磨石設于所述旋轉工具的外周部,且具有磨削所述圓筒內表面的磨削面; 電極部件,該電極部件設于所述工具引導件的所述引導孔,并在所述旋轉工具通過所述引導孔時與所述導電性磨石的所述磨削面相對;以及 電解修整単元,在所述旋轉工具通過所述引導孔時,該電解修整単元向所述導電性磨石和所述電極部件施加電壓,其中 所述引導部件包括設于所述旋轉工具的外周部并具有絕緣層部的基礎部件,和設于所述基礎部件并構成所述滑接面的滑接部件, 所述絕緣層部由絕緣性比所述滑接部件好的材料形成,所述滑接部件由耐磨損性比所述絕緣層部好的材料形成。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珩磨裝置,其中, 所述絕緣層部由陶瓷材料形成。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珩磨裝置,其中,所述滑接部件由超硬合金材料形成。
8.根據權利要求5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珩磨裝置,其中,在所述引導部件的所述滑接面,開設有引導測量加工直徑用的空氣的空氣流路。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抑制進行電解修整的珩磨裝置的運行成本。在珩磨裝置的旋轉工具(13)中,設有磨削汽缸筒的珩磨磨石(11)、(12),并設有與工具引導件的引導孔滑接的引導部件(40)。引導部件(40)由固定于工具主體(21)的基礎部件(41)和固定于基礎部件(41)的滑接部件(42)構成。使用陶瓷材料作為基礎部件(41)的材料,使用超硬合金材料作為滑接部件(42)的材料。通過這樣構成的引導部件(40),能夠使引導部件(40)的絕緣性及耐磨損性提高。由此,不僅能夠對珩磨磨石(11)、(12)進行電解修整,還能夠抑制引導部件(40)的磨損,因此,能夠延長引導部件(40)的更換周期,抑制運行成本。
文檔編號B24B33/02GK102672590SQ20121005509
公開日2012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5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7日
發明者山元康立 申請人:富士重工業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卫辉市| 冀州市| 宣恩县| 马边| 化德县| 成安县| 承德县| 成都市| 孝义市| 阳春市| 嘉荫县| 互助| 兴义市| 泰州市| 德昌县| 南陵县| 当雄县| 兴隆县| 武冈市| 灵武市| 日照市| 嘉义市| 兰溪市| 丹棱县| 嘉鱼县| 湟源县| 福建省| 自治县| 中宁县| 柯坪县| 漳州市| 瑞安市| 嘉黎县| 鄯善县| 柳河县| 郴州市| 瓮安县| 满城县| 哈尔滨市| 绩溪县| 清水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