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利用淬火破碎法生產符合pspc要求的鋼絲丸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一種金屬磨料的制造工藝,特別涉及一種符合國際船舶制造涂裝新標準PSPC的要求金屬磨料的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隨著國際造船業的發展,國際船舶制造業對涂裝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金屬磨料直徑從I. 5-1. 2mm降至I. Omm以下,以提高鋼材表面處理的光潔度,減少涂漆厚度,增加涂料附著度和平潔度,減少船舶航行的阻力,提高船舶使用壽命。目前造船業所使用的金屬磨料,主要分兩大類。一類稱鑄鋼丸,由鋼液在水池中霧化冷卻成珠狀,這種鋼丸金相為粗大馬氏體,組織松脆且中間有收縮空洞,雖經熱處理,在使用中破碎嚴重。另一類稱鋼絲切丸,由廢舊鋼絲繩,廢舊輪胎胎口鋼絲切制而成,這種切丸金相為冷拉珠光體,組織致密,無空洞雜質,韌性極佳,使用中只磨耗無破碎。鋼絲切丸由于具有良好的性價比,目前已在拋丸機械使用中完全取代鑄鋼丸,根據我廠多年實驗,我們測算鋼絲切丸的使用壽命是鑄鋼丸的10-15倍。那么,在船舶涂裝噴砂除銹中,為什么不全部采用消耗較少的鋼絲切丸,而采取鑄鋼丸70%,鋼絲切丸30%的比例混合使用呢?其原因是目前的鋼絲切丸用刀具切制而成,帶有很多斜面,毛刺,且很難做到直徑與節長比I : 1,流動性很差,如在噴砂時全部用鋼絲切丸,經常造成塞槍堵眼現象,因而在噴砂使用時只能加入大量鋼丸做“潤滑劑”,增加磨料流動性,我廠每月供某造船廠的混合磨料,經一定時間使用后余下的都是鋼絲切丸,而鑄鋼丸全部消耗殆盡,致使成本上升。PSPC標準給金屬磨料制造業提出了難題。磨料在使用中,其直徑應保持在
I.Omm-O. 5mm之間,0. 5mm以下隨機報廢,以避免在工件噴砂后沾有粉塵。國內某造船廠新車間投產,設計投入磨料600噸,日處理工段6000m2。此廠開工購進鋼丸400噸,鋼丸破碎鋼砂200噸,開工一個月,磨料消耗就超過50 %,庫存磨料已無法完成日工段6000m2加工任務,供用兩家形成法律糾紛。PSPC標準,規定磨料直徑為I. Omm-O. 5mm之間,給磨料制造業提出的新問題是①既要磨料顆粒小,又要增加使用壽命,鑄鋼丸已很難做到;鋼絲切丸使用壽命長,但怎么才能讓其符合PSPC標準要求呢?鋼絲切丸用圓盤飛刀切制,鋼絲越細,成品形狀越不好,如長節、斜面、彎鉤等殘次品越多。目前國內市場見到的I. Omm以下切丸,只有韓國進口產品做到了直徑與節長比I : 1,但售價都在10000元/噸以上(國內產品目前售價4500元以下)。②使用壽命與流動性的矛盾。韓國進口的鋼絲切丸嚴格做到I : I標準,因也是飛刀切制,其流動性也不能滿足噴砂要求。國產鋼絲切丸直徑與節長比最低在I : 2-1 : 5左右,其流動性就更不能滿足使用要求,用它來完全取代鑄鋼丸也是不可能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金屬磨料的生產工藝,該生產工藝簡單、易行,生產出的金屬磨料粒度均勻一致、表面潔凈度高、流動性好。如上構思,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利用淬火破碎法生產PCPC鋼絲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①將廢鋼絲加熱到800_850°C后,快速入冷水烊火;②將淬火后的鋼絲放到破碎機上進行一級破碎,其破碎后的節長小于5mm ;③將一級破碎后的鋼絲放到粉碎機上進行二級破碎,破碎后的節長在3mm以下;④將二級破碎后的鋼絲放到拋射機上拋射3-5分鐘后,將小于鋼絲直徑0. 2mm的鋼丸篩下,其余再反復拋射破碎,直到全部合格為止,篩選合格后的成品鋼絲丸直徑與長度比此時已做到I : 1,表面銀白色,無銹斑無雜質; ⑤將篩選合格的鋼絲丸進行熱處理,加熱溫度550°C,恒溫I小時,在容器內保溫4小時自然冷卻,這時硬度達到HRC55度,實現了硬度與韌性的統一;⑥將步驟⑤回火后的鋼絲丸放到六角滾筒里,去除銳角、毛刺,回火氧化皮,增加了鋼絲丸表面的圓潤性和流動性。上述破碎機包括支架、安裝在支架上的箱體外殼、安裝在箱體中部的主軸和與主軸垂直固裝的破碎板;主軸將箱體分為上、下箱體,上箱體上部為進料口、下箱體底部為出料口。上述破碎板的長度與箱體外殼的直徑之間的差距小于1cm。上述箱體外殼采用Mnl8合金。本發明采用的材質為高碳鋼(72A或65mn),這種材料硬度高、韌性好、耐沖擊,在高溫加熱后激冷(俗稱淬火)會產生很大脆性,經一定溫度再加熱緩慢冷卻(俗稱回火)又會恢復原有的硬度與韌性。淬火解決了鋼絲的加工難度,回火又能保持鋼絲的原有特性,利用高碳鋼激冷變脆的原理。這是淬火破碎法生產PCPC鋼絲丸的理論基礎。本發明具有如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I、材料選擇非常廣泛,生產成本低。本發明可選用全部高碳材質的廢舊的鋼絲,如鋼絲加工廠的亂鋼絲團,鋼絲制成品廠的料頭、亂絲、斷絲鋼絲繩,打節鋼絲繩套,鋼絲切丸加工時的切頭、余料、亂絲、舊輪胎回收煉油后的鋼絲,橡膠再生產產生的大量毛絲,這些材料每噸比飛刀切絲用的鋼絲每噸采購價低1000元以上。2、本發明可將所有材料全部破碎,無切頭切尾亂絲產生,成品率可提高10%以上,節省材料費300元/噸。3、本發明生產出的鋼絲丸是標準的圓柱形小段,粒度均勻一致、表面無斜面、毛刺、其斷面成直角、外圓角全部在RlO度以上,流動性好。在噴砂施工時,不用再配合鋼丸一起使用,因而大大減少磨料消耗,同時也提高了噴砂車間工作效率。其加工工段表面潔凈度、粗糙度與油漆消耗指數均達到PSPC標準,且降低磨料消耗70%以上。
圖I是破碎機的主視圖;圖2是圖I的A-A剖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一種利用淬火破碎法生產PCPC鋼絲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I、選擇輪胎鋼絲(其材質為72A)或鋼絲繩(其材質為65M或72A)作為材料,根據熱處理學理論,這兩種鋼材加熱到800-850°C,快速入冷水烊火,就能出現很大脆性,在我們的實驗中,幾十根一束的鋼絲,用雙手就能輕易折斷。3、淬火后的鋼絲放到無底粉碎機(見圖I、見圖2)上進行一級破碎,其破碎后的節長小于5mmo4、一級破碎后的鋼絲放到粉碎機上進行二級破碎,破碎后的節長在3mm以下。5、二級破碎后的鋼絲放到專用拋射機(CN201592393U)上拋射5分鐘左右,肉眼觀察大部分鋼丸都接近成品要求時,就用直線往復篩將小于鋼絲直徑0. 2_的鋼丸篩下,其余再反復拋射破碎,直到全部合格為止。篩選合格后的成品鋼絲丸直徑與長度比此時已做到I : I,表面銀白色,無銹斑無雜質。6、篩選合格的鋼絲丸進行熱處理,加熱溫度550°C,恒溫I小時,在容器內保溫4小時自然冷卻,這時硬度HRC55度左右,實現了硬度與韌性的統一。7、回火后的鋼絲丸放到六角滾筒里,去除銳角、毛刺,回火氧化皮,增加了鋼絲丸表面的圓潤性和流動性。如圖1、2所示破碎機由支架6、安裝在支架上的箱體外殼2、安裝在箱體中部的主軸3和與主軸垂直固裝的破碎板7組成;破碎板安裝在底座9上,主軸與皮帶輪4連接。主軸將箱體分為上、下箱體8、10,上箱體上部為進料口 I、下箱體底部為出料口 5。上述破碎板的長度與箱體外殼的直徑之間的差距小于1cm。上述箱體外殼采用MnlS合金。
上述破碎機的工作原理是物料進入破碎機中,電機帶動主軸旋轉,破碎板也隨著主軸旋轉,并與物料相互撞擊,遭到多次破碎,直徑小于Icm的物料從破碎板與箱體外殼之間的間隙擠出,進入下箱體,并從出料口排出。
權利要求
1.一種利用淬火破碎法生產PCPC鋼絲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①將廢鋼絲加熱到800-850°C后,快速入冷水烊火; ②將淬火后的鋼絲放到破碎機上進行一級破碎,其破碎后的節長小于5mm; ③將一級破碎后的鋼絲放到粉碎機上進行二級破碎,破碎后的節長在3mm以下; ④將二級破碎后的鋼絲放到拋射機上拋射3-5分鐘后,將小于鋼絲直徑0.2mm的鋼丸篩下,其余再反復拋射破碎,直到全部合格為止,篩選合格后的成品鋼絲丸直徑與長度比此時已做到I : 1,表面銀白色,無銹斑無雜質; ⑤將篩選合格的鋼絲丸進行熱處理,加熱溫度550°C,恒溫I小時,在容器內保溫4小時自然冷卻,這時硬度達到HRC55度,實現了硬度與韌性的統一; ⑥將步驟⑤回火后的鋼絲丸放到六角滾筒里,去除銳角、毛刺,回火氧化皮,增加了鋼絲丸表面的圓潤性和流動性。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利用淬火破碎法生產PCPC鋼絲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破碎機包括支架、安裝在支架上的箱體外殼、安裝在箱體中部的主軸和與主軸垂直固裝的破碎板;主軸將箱體分為上、下箱體,上箱體上部為進料口、下箱體底部為出料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淬火破碎法生產PCPC鋼絲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破碎板的長度與箱體外殼的直徑之間的差距小于I cm。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淬火破碎法生產PCPC鋼絲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箱體外殼采用Mn 18合金。
全文摘要
一種利用淬火破碎法生產符合PSPC要求的鋼絲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①將廢鋼絲加熱到800-850℃后,快速入冷水焠火;②將淬火后的鋼絲放到破碎機上進行一級破碎;③將一級破碎后的鋼絲放到粉碎機上進行二級破碎,破碎后的節長在3mm以下;④將二級破碎后的鋼絲放到拋射機上拋射3-5分鐘后,將小于鋼絲直徑0.2mm的鋼丸篩下,其余再反復拋射破碎,篩選合格后的成品鋼絲丸直徑與長度比此時已做到1∶1,表面銀白色,無銹斑無雜質;⑤將篩選合格的鋼絲丸進行熱處理;⑥將步驟⑤回火后的鋼絲丸放到六角滾筒里,去除銳角、毛刺,回火氧化皮。本發明工藝簡單、易行,生產出的金屬磨料粒度均勻一致、表面潔凈度高、流動性好。
文檔編號B22F9/04GK102615287SQ201210083069
公開日2012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7日
發明者王耀明 申請人:天津市新潮鑄鋼磨料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