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帶通過式拋丸清理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網帶通過式拋丸清理機,拋丸清理室安裝有拋丸器;輸送網帶包含進料輸送網帶、拋丸清理室網帶和出料輸送網帶,拋丸清理室網帶位于拋丸清理室內;下縱向、下橫向螺旋輸送機依次與拋丸清理室的丸料出口連接;斗式提升機,具有入料口和出料口,入料口與下橫向螺旋輸送機連接;出料口與上橫向螺旋輸送機連接;丸砂分離器,具有分離區和接風口,分離區與上橫向螺旋輸送機另一端相連接;以及除塵器,與丸砂分離器的接風口相連接。本發明能夠對處于原始狀態的材料表面施以強力拋丸,清除其表面上的銹斑、銹層、焊渣及氧化皮,使之獲得具有一定光潔度的均勻一致的金屬光澤表面,以便去除應力,提高材料的表面涂飾質量與抗腐蝕性能。
【專利說明】網帶通過式拋丸清理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拋丸設備,特別涉及一種網帶通過式拋丸清理機。
【背景技術】
[0002]拋丸機(shot blasting machine),利用拋丸器拋出的高速彈丸清理或強化鑄件表面的拋丸清理設備。拋丸機能同時對鑄件進行落砂、除芯和清理。
[0003]拋丸設備首先應用于鑄造業鑄鋼、鑄鐵件的表面粘砂及氧化皮的清除。幾乎所有的鑄鋼件、灰鑄件、瑪鋼件、球鐵件等都要進行拋丸處理。這不僅是為了清除鑄件表面氧化皮和粘砂,同時也是鑄件質量檢查前不可缺少的準備工序,比如大型氣輪機機殼在進行無損探傷以前必須進行嚴格的拋噴丸清理,以保證探傷結果的可靠性。在一般鑄件生產中,拋噴丸清理是發現鑄件表面缺陷如皮下氣孔、渣孔以及粘砂、冷隔、起皮等的必不可少的工藝手段。有色金屬鑄件,如鋁合金、銅合金等的表面清理,除清除氧化皮、發現鑄件的表面缺陷夕卜,更主要的目的是以拋噴丸來清除壓鑄件的毛刺和獲得具有裝潢意義的表面質量,獲得綜合效果。
[0004]根據現代金屬強度理論,增加金屬內部的錯位密度,是提高金屬強度的主要方向。實踐證明拋丸是增加金屬位錯結構的行之有效的工藝方法。這對一些金屬不能通過相變硬化(如馬氏體淬火等)或實現相變硬化的基礎上而要求再進一步強化的工件而言,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航空、宇航工業、汽車、拖拉機等零部件要求輕質化,但可靠性要求越來越高,其重要工藝措施就是采用拋噴丸工藝提高構件的強度和疲勞強度。
[0005]有鑒于此,本發明的設計人為解決現有拋丸技術中的不足,基于相關領域的研發,并經過不斷測試及改良,進而有本發明的產生。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網帶通過式拋丸清理機,其對處于原始狀態的材料表面施以強力拋丸,清除其表面上的銹斑、銹層、焊渣及氧化皮,使之獲得具有一定光潔度的均勻一致的金屬光澤表面,以便去除應力,提高材料的表面涂飾質量與抗腐蝕性能。
[0007]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網帶通過式拋丸清理機,其包括:
[0008]拋丸清理室,其外壁上安裝有多臺拋丸器;
[0009]輸送網帶,其包含依次連接并用于輸送加工工件的進料輸送網帶、拋丸清理室網帶和出料輸送網帶,拋丸清理室網帶位于拋丸清理室內;
[0010]下縱向螺旋輸送機,其一端與拋丸清理室的丸料出口連接;
[0011]下橫向螺旋輸送機,其一端與下縱向螺旋輸送機的另一端連接;
[0012]斗式提升機,其具有入料口和出料口,該入料口與下橫向螺旋輸送機的另一端連接;
[0013]上橫向螺旋輸送機,其一端與斗式提升機的出料口連接;
[0014]丸砂分離器,其具有分離區和接風口,該分離區與上橫向螺旋輸送機的另一端相連接;以及
[0015]除塵器,其與丸砂分離器的接風口以及拋丸清理室相連接。
[0016]所述的網帶通過式拋丸清理機,其中,所述的拋丸清理室的外壁上安裝有4臺拋丸器,所述的4臺拋丸器分上下各2臺布置。
[0017]所述的網帶通過式拋丸清理機,其中,所述的拋丸清理室為多室組合體,由主室體和副室體組成,所述的拋丸器布置在主室體的外壁上,主室體的前后兩側均為副室體,副室體均為密封室體并內設有鋼板與多層橡膠簾屏蔽。
[0018]所述的網帶通過式拋丸清理機,其中,所述的拋丸器包括:葉輪、電動機、分丸輪、定向套、葉片、導丸管和護罩;所述定向套固定在護罩內并具有一個窗口 ;定向套的內部固定安裝有分丸輪,所述分丸輪上具有一個入口和四個窗口 ;所述導丸管位于護罩的一側,且導丸管的一端與分丸輪的該入口相連通,導丸管的另一端連接供丸系統;所述護罩的另一側安裝有葉輪,所述葉輪上安裝有多個葉片,葉片分布在定向套的圓周外側;葉輪與電動機的輸出軸相連接,并由電動機驅動該葉輪旋轉。
[0019]所述的網帶通過式拋丸清理機,其中,所述的葉輪與電動機的輸出軸通過結合盤相連接,結合盤與電動機之間還安裝有密封盤;所述護罩內還安裝有用于防止拋丸過度損壞護罩的耐磨護板,耐磨護板包括位于護罩內側頂部的頂護板、位于護罩內側側邊的側護板和位于護罩內側端面的端面防護板。
[0020]所述的網帶通過式拋丸清理機,其中,所述的斗式提升機還包括:殼體、皮帶、丸料斗、主動滾輪、從動滾輪、皮帶張緊裝置和擺線針輪減速機;所述殼體采用分段式鋼結構焊接成形,各聯結位置裝有密封膠板;所述的擺線針輪減速機安裝在殼體的上部,其與主動滾輪相連接,用于驅動主動滾輪轉動;所述的主動滾輪和從動滾輪分別位于殼體內部的上方和下方,并且通過皮帶連接;皮帶上安裝有多個朝同一方向的丸料斗,且所述丸料斗彼此之間間隔預設的距離;所述的皮帶張緊裝置安裝于從動輪上;所述斗式提升機的入料口位于殼體的底部,斗式提升機的出料口位于殼體的頂部。
[0021]所述的網帶通過式拋丸清理機,其中,所述的丸砂分離器包括:分離區、料斗、接風口和流丸口 ;所述上橫向螺旋輸送機的一部分伸出分離區,上橫向螺旋輸送機的該伸出部分的外殼上安裝有進料口,該進料口與斗式提升機的出料口相連接,所述上橫向螺旋輸送機的另一部分位于分離區內;所述的上橫向螺旋輸送機與一減速器的輸出端相連接;所述的接風口的一端與分離區相連通,且接風口的風口方向與上橫向螺旋輸送機的傳輸方向相垂直;接風口的另一端與除塵器相連接;所述分離區的下方連接有料斗,料斗下部有4個流丸口。
[0022]所述的網帶通過式拋丸清理機,其中,所述的除塵器包括:脈沖控制閥、檢修門、接風口、濾筒、儲灰箱、消音器、風機、除塵室體;所述脈沖控制閥和檢修門位于除塵室體的一側;風機位于除塵室體的上方,并且風機上連接有消音器;濾筒位于除塵室體的內部;接風口位于除塵室體的另一側,所述接風口的一端與除塵室體相連通,另一端與丸砂分離器的接風口和拋丸室相連通;儲灰箱位于除塵室體的底部。
[0023]所述的網帶通過式拋丸清理機,其中,還包括有檢修平臺,所述的檢修平臺與丸砂分離器的料斗焊接,檢修平臺用于支撐丸砂分離器的料斗和上橫向螺旋輸送機一邊檢修丸砂分離器和斗式提升機上部。[0024]所述的網帶通過式拋丸清理機,其中,還包括風控自動九料控制器,其安裝在所述的流丸口上。
[0025]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它能夠對處于原始狀態的材料表面施以強力拋丸,清除其表面上的銹斑、銹層、焊渣及氧化皮,使之獲得具有一定光潔度的均勻一致的金屬光澤表面,以便去除應力,提高材料的表面涂飾質量與抗腐蝕性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6]圖1為本發明一種網帶通過式拋丸清理機的主視圖;
[0027]圖2為本發明一種網帶通過式拋丸清理機的側視圖;
[0028]圖3為拋丸器的主視圖;
[0029]圖4為拋丸器的側視圖;
[0030]圖5為斗式提升機的主視圖
[0031]圖6為斗式提升機的側視圖;
[0032]圖7為丸砂分離器的主視圖;
[0033]圖8為丸砂分離器的俯視圖;
[0034]圖9為丸砂分離器的側視圖;
[0035]圖10為除塵器的主視圖;
[0036]圖11為除塵器的俯視圖;
[0037]圖12為除塵器的側視圖。
[0038]附圖標記說明:1-輸送網帶;11_進料輸送網帶;12_出料輸送網帶;3_拋丸清理室;31_拋丸器;311-葉輪;312_結合盤;3121_密封盤;313-電動機;314_分丸輪;315_定向套;316_葉片;317_導丸管;3181_頂護板;3182_側護板;3183_端面防護板;319_護罩;4-下縱向螺旋輸送機;5-下橫向螺旋輸送機;6_上橫向螺旋輸送機;7-斗式提升機;71_殼體;72_皮帶;73_丸料斗;74_主動滾輪;75_從動滾輪;76_皮帶張緊裝置'T1-擺線針輪減速機;78_入料口 ;79_出料口 ;8-丸砂分離器;81_螺旋輸送機;82_分離區;83_料斗;84-接風口 ;85_流丸口 ;86_減速器;87-進料口 ;9_檢修平臺;10-除塵器;101-脈沖控制閥;102-檢修門;103-接風口 ; 104-濾筒;105-儲灰箱;106-消音器;107-風機;108-除塵室體。
【具體實施方式】
[0039]有關本發明為達到上述的使用目的與功效及所采用的技術手段,現舉出較佳可行的實施例,并配合附圖所示,詳述如下:
[0040]如圖1、圖2和圖3所示,分別為本發明一種網帶通過式拋丸清理機的主視圖、俯視圖和側視圖。其中,所述的網帶通過式拋丸清理機主要包括:輸送網帶1、拋丸清理室3、下縱向螺旋輸送機4、下橫向螺旋輸送機5、上橫向螺旋輸送機6、斗式提升機7、丸砂分離器8、檢修平臺9以及除塵器10。
[0041]所述的輸送網帶I用于輸送加工工件,其包括進料輸送網帶11、出料輸送網帶12、拋丸清理室網帶(圖中未示)、擺線針輪減速機(圖中未示)及磁調速電機(圖中未示)。其中,進料輸送網帶11、拋丸清理室網帶與出料輸送網帶12依次連接并用于輸送加工工件。其中拋丸清理室網帶位于拋丸清理室3內,拋丸清理室網帶采取特種耐磨鑄鐵護套,從而減少拋丸對網帶的磨損。所述的輸送網帶I能夠變頻調速,且可正反轉,傳動平穩。使用時根據工件的清理效果,可調整輸送系統的速度,由慢速至高速緩步調整,以達到優質的清理效果和良好的經濟性能。
[0042]再結合圖4和圖5所示,所述的拋丸清理室3的外壁上安裝有多臺拋丸器31,在本實施例中為4臺拋丸器31,所述的4臺拋丸器31分上下各2臺合理布置,拋丸清理室3的外壁上設有若干個供拋丸穿過的孔,使得拋丸能夠從各個角度對工件的表面進行清理。所述的拋丸器31包括:葉輪311、結合盤312、電動機313、分丸輪314、定向套315、葉片316、導丸管317、耐磨護板(3181、3182、3183)、護罩319等構件。所述定向套315固定在護罩319內,其具有一個窗口,且能夠通過調整定向套315而調整該窗口的方向。定向套315的內部固定安裝有分丸輪314。所述分丸輪314上具有一個入口和四個窗口。所述導丸管317位于護罩319的一側,且導丸管317的一端與分丸輪314的該入口相連通,另一端連接供丸系統(圖中未示),其中,供丸系統中設有供丸閘,用以調節拋丸流量,且便于維修。所述護罩319的另一側安裝有葉輪311,所述葉輪311上安裝有多個葉片316,葉片316分布在定向套315的圓周外側。葉輪311與電動機313的輸出軸通過結合盤312相連接,并由電動機313驅動該葉輪311旋轉。此外,在結合盤312與電動機313之間還安裝有密封盤3121。在所述護罩319內還安裝有用于防止拋丸過度損壞護罩319的耐磨護板,耐磨護板包括位于護罩319內側頂部的頂護板3181、位于護罩319內側側邊的側護板3182和位于護罩319內側底部的端面防護板3183。工作時,彈丸由導丸管317滾入分丸輪314中,預加速后經定向套315預設好方向的窗口拋出,葉片316繼續對其加速,進而調整拋射達到工件上強力打擊,以達到清理的目的。所述的拋丸器31具有結構簡單、維修方便、占用空間小等優點,葉片316不需要螺釘、銷子、彈簧卡等任何夾具固定,而是將葉片316從葉輪311中心插入葉輪槽(圖中未示)內,當葉輪311旋轉式,依靠葉片316產生的離心力及葉片316上的凸臺結構固定。
[0043]所述的拋丸清理室3為多室組合體,由主室體32和副室體33組成,其中上述的拋丸器31布置在主室體32的外壁上,主室體32的前后兩側均為副室體33,副室體33均為密封室體并內設有鋼板與多層橡膠簾屏蔽,以防止彈丸亂飛。同時拋丸清理室3內有一定負壓,防止塵埃外逸。所述的拋丸清理室3內設有耐磨鑄鐵鋼板,以保護室體壁板免受磨損,延長室體使用壽命數十倍以上;同時可以利用彈丸的反射功能,繼續有效的打擊工件表面,提高清理質量與清理效率,在清理錐形集丸斗上裝有網狀物,以阻隔雜物,保護螺旋輸送機,便于維修人員維修。拋丸室體內護板采用耐磨包鑄螺母遮蓋與栓接,保護螺絲不受損壞,拆裝更換方便。此外,為防止彈丸飛出,拋丸清理室3內設有防護裝置。
[0044]所述的下縱向螺旋輸送機4、下橫向螺旋輸送機5、上橫向螺旋輸送機6分別由芯軸、螺旋葉片、端軸、端板、帶座軸承、防塵裝置、擺線針輪減速機及各種緊固件組成。由于此處的螺旋輸送機的結構為公知常識,故不再贅述。所述拋丸清理室3的丸料出口依次與下縱向螺旋輸送機4和下橫向螺旋輸送機5相連接。其中,經過拋丸器31的丸料依次通過下縱向螺旋輸送機4和下橫向螺旋輸送機5的運輸而進入到斗式提升機7中。
[0045]再如圖6和圖7所示,所述的斗式提升機7包括:殼體71、皮帶72、丸料斗73、主動滾輪74、從動滾輪75、皮帶張緊裝置76、擺線針輪減速機77、入料口 78和出料口 79。[0046]所述的斗式提升機7的殼體71采用分段式鋼結構焊接成形,各聯結位置裝有密封膠板,防止灰塵和丸粒的泄露。所述的擺線針輪減速機77安裝在殼體71的上部,其與主動滾輪74相連接,用于驅動主動滾輪74轉動。所述的主動滾輪74和從動滾輪75分別位于殼體71內部的上方和下方,并且通過皮帶72連接。皮帶72上安裝有多個朝同一方向的丸料斗73,所述的丸料斗73可為圓柱形底的深斗、淺斗或尖角形斗,且所述丸料斗73彼此之間間隔預設的距離。所述的皮帶張緊裝置76安裝于從動輪75上,以保證提升機皮帶適度的張緊。所述入料口 78位于殼體71的底部并與下橫向螺旋輸送機5相連接,出料口 79位于殼體71的頂部。
[0047]斗式提升機7的落料形式采用離心重力式落丸。將拋丸清理室3的丸塵混合物提升到斗式提升機7的頂部,再由出料口 79送出。
[0048]如圖8、圖9和圖10,分別為本發明一種丸砂分離器的主視圖、俯視圖和側視圖。其中,所述的丸砂分離器8是采用BE型幕簾式結構,其主要包括:分離區82、料斗83、接風口84、和流丸口 85。
[0049]其中,所述上橫向螺旋輸送機6的一部分伸出分離區82,上橫向螺旋輸送機6的該伸出部分的外殼上安裝有進料口 87,該進料口 87與斗式提升機7的出料口 79相連接,經過斗式提升機7的丸砂混合物由該進料口 87進入到上橫向螺旋輸送機6的外殼內;所述上橫向螺旋輸送機6的另一部分位于分離區82內,所述的丸砂混合物經過上橫向螺旋輸送機6的輸送后進入到分離區82。
[0050]所述的上橫向螺旋輸送機還與一減速器86的輸出端相連接,用于驅動上橫向螺旋輸送機6以輸送丸砂混合物。
[0051]所述的接風口 84的一端與分離區82相連通,且接風口 84的風口方向與上橫向螺旋輸送機6的傳輸方向相垂直。接風口 84的數量為至少一個(在本實施例中為兩個)。接風口的另一端與除塵器相連接。
[0052]所述分離區82的下方連接有料斗83,料斗83的底端安裝有4個流丸口 85,用于釋放純凈合格的彈丸。
[0053]工作過程中,丸砂混合物經送料上橫向螺旋輸送機6被均勻的送進分離區82,除塵器通過接風口 84向分離區82提供風力,從而形成均勻的丸砂流幕并穿過4-5m/s的水平氣流進行丸砂分離,彈丸與廢料按其比重不同,分別落入各自的通道,純凈丸料落入料斗83,通過打開流丸口 85釋放純凈丸料供拋丸器再次使用,細粉塵通過接風口 84被吸入除塵器,凈化處理后的純凈氣體排放到空氣中,顆粒塵埃被捕捉收集。
[0054]所述的接風口 84與除塵器的管道連接處還可設有風量調節閘(圖中未示),通過將風量調節器調整到適宜位置,以獲得更佳的丸砂分離效果。
[0055]本發明的丸砂分離器利用重力風選原理,將流幕中的彈丸與金屬氧化皮碎片、破碎彈丸及粉塵有效分離,廢料從接風口處流出,彈丸進入料斗進行循環。
[0056]綜上,本發明的丸砂分離器,分離效果好,分離后,純凈合格彈丸中的含砂量< I %,廢料中的合格彈丸量< I %,分離器的分離效率可達99%。
[0057]所述的檢修平臺9采用型鋼、板材制造。丸砂分離器8的下方安裝有料斗83,用于儲存經分離器分選過的丸料。料斗83與檢修平臺9焊接在一起,料斗83下部有4個流丸□。[0058]檢修平臺9用于支撐丸砂分離器8的料斗83和上橫向螺旋輸送機6,并可以實現維修丸砂分離器8和斗式提升機7上部。
[0059]所述的除塵器10,采用的是LT-24型脈沖反吹清理濾筒式除塵器,其包括脈沖控制閥101、檢修門102、接風口 103、濾筒104、儲灰箱105、消音器106、風機107、除塵室體108。所述脈沖控制閥101和檢修門102位于除塵室體108的一側。風機107通過風管與除塵室體108相連接,并且風機107上連接有消音器106。濾筒104位于除塵室體108的內部。接風口 103位于除塵室體108的另一側,所述接風口 103的一端與除塵室體108相連通,另一端與丸砂分離器8的接風口 84以及拋丸清理室3相連通。儲灰箱105位于除塵室體108的底部。采用先進技術制造的LT-24型脈沖反吹清理濾筒式除塵器,體積小、除塵效率高、濾塵效率為99%,安裝維修方便。安裝在廠房外,不用另建除塵間,經除塵系統凈化后的空氣中的含塵量,大大低于同行業粉塵排放標準。吸塵管道和排塵管道均由鋼板和角鋼制造,管道內涂防銹漆。
[0060]拋丸器31拋出散落的彈丸依次經過下縱向螺旋輸送機4和下橫向螺旋輸送機5輸送至斗式提升機7,斗式提升機7將丸料及雜物提升至上部,由上橫向螺栓輸送機6輸送給丸砂分離器8,經丸砂分離器8處理后,灰塵和雜物與好的丸料分離,好的丸料進入料斗83儲存,待供拋丸器31使用。
[0061]所述的拋丸清理機還包括風控自動丸料控制器(圖中未示),以空氣壓縮機的壓縮空氣為動力,所述的自動丸料控制器分別安裝在4個流丸口上并通過氣缸和電控閥實現當加工材料進入和離開拋丸區時對進入拋丸器丸料流量的控制,結構緊湊,動作靈活。丸料控制器與拋丸器之間丸料的輸送采用耐磨鋼絲膠管。
[0062]在工作過程中,網帶通過式拋丸清理機是將工件吊放在進料網帶上,進料輸送網帶將工件向前輸送,當工件進入拋丸清理室時,拋丸器開始順序工作。經過拋丸處理后,工件表面的氧化皮、污物及其它附著物被清理干凈,處理過的表面可達Sa2_2.5級。拋丸機的工作方式是連續循環進行,拋丸時間達到要求后,拋丸器自動停止工作。
[0063]以上對本發明的描述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專業技術人員理解,在權利要求限定的精神與范圍之內可對其進行許多修改、變化或等效,但是它們都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網帶通過式拋丸清理機,其特征在于,包括: 拋丸清理室,其的外壁上安裝有多臺拋丸器; 輸送網帶,其包含依次連接并用于輸送加工工件的進料輸送網帶、拋丸清理室網帶和出料輸送網帶,拋丸清理室網帶位于拋丸清理室內; 下縱向螺旋輸送機,其一端與拋丸清理室的丸料出口連接; 下橫向螺旋輸送機,其一端與下縱向螺旋輸送機的另一端連接; 斗式提升機,其具有入料口和出料口,該入料口與下橫向螺旋輸送機的另一端連接; 上橫向螺旋輸送機,其一端與斗式提升機的出料口連接; 丸砂分離器,其具有分離區和接風口,該分離區與上橫向螺旋輸送機的另一端相連接; 除塵器,其與丸砂分離器的接風口以及拋丸清理室接風口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網帶通過式拋丸清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拋丸清理室的外壁上安裝有4臺拋丸器,所述的4臺拋丸器分上下各2臺布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網帶通過式拋丸清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拋丸清理室為多室組合體,由主室體和副室體組成,所述的拋丸器布置在主室體的外壁上,主室體的前后兩側均為副室體,副室體均為密封室體并內設有鋼板與多層橡膠簾屏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網帶通過式拋丸清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拋丸器包括:葉輪、電動機、分丸輪、定向套、葉片、導丸管和護罩;所述定向套固定在護罩內并具有一個窗口 ;定向套的內部固定安裝有分丸輪,所述分丸輪上具有一個入口和四個窗口 ;所述導丸管位于護罩的一側,且導丸管的一端與分丸輪的該入口相連通,導丸管的另一端連接供丸系統;所述護罩的另一側安裝有葉輪,所述葉輪上安裝有多個葉片,葉片分布在定向套的圓周外側;葉輪與電動機的輸出軸相連接,并由電動機驅動該葉輪旋轉。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網帶通過式拋丸清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葉輪與電動機的輸出軸通過結合盤相連接,結合盤與電動機之間還安裝有密封盤;所述護罩內還安裝有用于防止拋丸過度損壞護罩的耐磨護板,耐磨護板包括位于護罩內側頂部的頂護板、位于護罩內側側邊的側護板和位于護罩內側端面的端面防護板。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網帶通過式拋丸清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斗式提升機還包括:殼體、皮帶、丸料斗、主動滾輪、從動滾輪、皮帶張緊裝置和擺線針輪減速機;所述殼體采用分段式鋼結構焊接成形,各聯結位置裝有密封膠板;所述的擺線針輪減速機安裝在殼體的上部,其與主動滾輪相連接,用于驅動主動滾輪轉動;所述的主動滾輪和從動滾輪分別位于殼體內部的上方和下方,并且通過皮帶連接;皮帶上安裝有多個朝同一方向的丸料斗,且所述丸料斗彼此之間間隔預設的距離;所述的皮帶張緊裝置安裝于從動滾輪上;所述斗式提升機的入料口位于殼體的底部,斗式提升機的出料口位于殼體的頂部。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網帶通過式拋丸清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丸砂分離器包括:分離區、料斗、接風口和流丸口 ;所述上橫向螺旋輸送機的一部分伸出分離區,上橫向螺旋輸送機的該伸出部分的外殼上安裝有進料口,該進料口與斗式提升機的出料口相連接,所述上橫向螺旋輸送機的另一部分位于分離區內;所述的上橫向螺旋輸送機與一減速器的輸出端相連接;所述的接風口的一端與分離區相連通,且接風口的風口方向與上橫向螺旋輸送機的傳輸方向相垂直;接風口的另一端與除塵器相連接;所述分離區的下方連接有料斗,料斗下部有4個流丸口。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網帶通過式拋丸清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塵器包括:脈沖控制閥、檢修門、接風口、濾筒、儲灰箱、消音器、風機、除塵室體;所述脈沖控制閥和檢修門位于除塵室體的一側;風機位于除塵室體的上方,并且風機上連接有消音器;濾筒位于除塵室體的內部;接風口位于除塵室體的另一側,所述接風口的一端與除塵室體相連通,另一端與丸砂分離器的接風口和拋丸室相連通;儲灰箱位于除塵室體的底部。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網帶通過式拋九清理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檢修平臺,所述的檢修平臺與丸砂分離器的料斗焊接,檢修平臺用于支撐丸砂分離器的料斗和上橫向螺旋輸送機一邊檢修丸砂分離器和斗式提升機的上部。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網帶通過式拋丸清理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風控自動丸料控制器,其安裝在所述的流丸 口上。
【文檔編號】B24C7/00GK103802030SQ201210448942
【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2日
【發明者】江興平, 胡兆存, 胡成 申請人:江蘇龍城鑄造機械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