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壓鑄型腔氮化推桿的氮化治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標準件氮化推桿的氮化設備,特別是氮化治具。
背景技術:
模具標準件氮化推桿類產品經表面處理后,產品表面有較高硬度,抗磨損,耐腐蝕。內部硬度較低,韌性特別好,適用于高溫作業環境的模具。現有的氮化處理治具如圖2所示,其為單層治具網結構。氮化裝爐時,帶肩的氮化推桿垂直插裝在單層治具網上,治具網為小I. 5-2. Omm的鋼絲編成,插裝方式為沿治具網的對角線插裝垂掛(即每隔一空插ー氮化推桿)。由于治具網只能利用絲網一半的網孔,其最明顯的缺點就是裝爐量小,生產效率低。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問題,提供一種壓鑄型腔氮化推桿的氮化治具,結構簡單,裝爐量大,提高生產效率。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壓鑄型腔氮化推桿的氮化治具,包括上下兩層鋼圈,鋼圈上分別固定有鋼架支撐桿,上下兩層鋼圈分別安裝有上絲網和下絲網。所述下絲網編織孔直徑小于或等于上絲網直徑編織孔的1/3。所述上絲網和下絲網均采用小I. 2 — ¢2. 0的不銹鋼絲編織成#字形絲網,網孔大小與氮化推桿的直徑相匹配。所述上絲網和下絲網的周邊與鋼圈之間均采用不銹鋼絲繩每隔1/4外徑周長等距離擰緊固定。所述上下兩層鋼圈之間固定有吊鉤。本實用新型改變傳統的氮化治具和氮化裝爐方式,即氮化治具由原來的ー層,改善為上下兩層,治具網仍為小I. 5-2. Omm的鋼絲編成,氮化裝爐方式改變了以往的肩部垂掛,每隔一空插I支氮化推桿,改進為垂直插裝,每空插裝一支氮化推桿。本實用新型將上絲網和下絲網用鋼絲每隔1/4外徑周長等距離擰緊固定在支撐桿和鋼圈上,下絲網孔徑比上絲網孔徑小,使エ件插裝后穩穩地立在下層絲網上。本實用新型的治具改進,使氮化裝爐操作方便,裝爐量為原來的兩倍,氮化生產效率提高50%。
圖I是傳統氮化治具的氮化推桿裝爐方式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氮化治具的氮化推桿裝爐方式示意圖。圖中1氮化推桿,2上絲網,3鋼架支撐桿,4鋼圈,5下絲網,6鋼絲繩,7吊鉤。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如圖3所示的壓鑄型腔氮化推桿的氮化治具,包括上下兩層鋼圈,鋼圈4上分別固定有鋼架支撐桿3,上下兩層鋼圈分別安裝有上絲網2和下絲網5,上絲網和下絲網均采用¢1.2- ¢2.0的不銹鋼絲編織成#字形絲網,網孔大小與氮化推桿的直徑相匹配,下絲網編織孔直徑小于或等于上絲網直徑編織孔的1/3,可以保證エ件插裝在上絲網后,下端穩穩地立在下層絲網上。上絲網和下絲網的周邊與鋼圈之間均采用不銹鋼絲繩6每隔1/4外徑周長等距離擰緊固定,上下兩層鋼圈之間固定有吊鉤7。使用時,氮化推桿I插裝在氮化治具上,在氮化爐內進行氮化熱處理。氮化推桿垂直插入治具網中,每空ー支產品,以¢84400氮化推桿為例原來裝爐方式為單層網肩部垂掛,每爐的裝爐量為2000支,改進后的裝爐方式為垂直插裝,每空一支,每爐的裝爐量為 3000支,即裝爐量為原來的150 %,生產效率提高50%。
權利要求1.壓鑄型腔氮化推桿的氮化治具,包括上下兩層鋼圈,其特征是鋼圈上分別固定有鋼架支撐桿,上下兩層鋼圈分別安裝有上絲網和下絲網。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壓鋳型腔氮化推桿的氮化治具,其特征是所述下絲網編織孔直徑小于或等于上絲網直徑編織孔的1/3。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壓鋳型腔氮化推桿的氮化治具,其特征是所述上絲網和下絲網均采用小I. 2 — ¢2. O的不銹鋼絲編織成#字形絲網,網孔大小與氮化推桿的直徑相匹配。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壓鋳型腔氮化推桿的氮化治具,其特征是所述上絲網和下絲網的周邊與鋼圈之間均采用不銹鋼絲繩每隔1/4外徑周長等距離擰緊固定。
5.根據權利要求I一 4任一所述的壓鋳型腔氮化推桿的氮化治具,其特征是所述上下兩層鋼圈之間固定有吊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標準件氮化推桿的氮化設備。壓鑄型腔氮化推桿的氮化治具,包括上下兩層鋼圈,鋼圈上分別固定有鋼架支撐桿,上下兩層鋼圈分別安裝有上絲網和下絲網。本實用新型改變傳統的氮化治具和氮化裝爐方式,即氮化治具由原來的一層,改善為上下兩層,治具網仍為φ1.5-2.0mm的鋼絲編成,氮化裝爐方式改變了以往的肩部垂掛,每隔一空插1支氮化推桿,改進為垂直插裝,每空插裝一支氮化推桿,下絲網孔徑比上絲網孔徑小,使工件插裝后穩穩地立在下層絲網上。本實用新型的治具改進,使氮化裝爐操作方便,裝爐量為原來的兩倍,氮化生產效率提高50%。
文檔編號C23C8/24GK202595245SQ20122022178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7日
發明者任慧遠, 寧宣鋮, 王建璞 申請人:盤起工業(大連)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