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壓鑄模定模反推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壓鑄機領域,更具體的,設計ー種壓鑄模定模反推機構。
背景技術:
由于各種汽配壓鑄零件機構復雜,壓鑄加工時由于定模局部包力大于動模的包力,在脫模時エ件容易吸附在該局部上,從而產(chǎn)生產(chǎn)品變形,因此有必要對現(xiàn)有技術進行改迸。
發(fā)明內容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壓鑄模定模反推機構,有效的避免了壓鑄加工時由于局部包カ大于動模,產(chǎn)生產(chǎn)品變形的問題。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壓鑄模定模反推機構,包括推板,所述推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固定設置有頂桿和復位桿,所述頂桿貫通模具,所述復位桿貫通定模,所述推板上端設置有推動推板和固定板移動的彈性裝置。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的,所述的彈性裝置為彈簧。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的,所述的彈簧設置有多個,且均勻分布。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模具開模時,通過頂桿使得鑄件能夠粘附在動模上,避免了壓鑄加工時由于定模局部包力大于動模的包力,在脫模時エ件容易吸附在該局部上,從而產(chǎn)生產(chǎn)品變形的問題。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詳細描述參見圖1,壓鑄模定模反推機構,包括推板1,所述推板I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上固定設置有頂桿5和復位桿3,所述頂桿5貫通模具7,在模具裝機時,所述的頂桿5與鑄件接觸,所述復位桿貫通定模10,所述推板I上端設置有推動推板I和固定板2移動的彈性裝置4,本實施例中使用的弾性裝置為彈簧。下面對具體原理做詳細描述圖I為本實用新型合模時進行壓鑄的狀態(tài),此時由于復位桿3的弾性形變,使得固定板2和推板I受到ー個向上的作用力,頂靠住彈簧,使得彈簧處于壓緊狀態(tài)。當開模時,定模10和動模11分離,彈簧壓緊狀態(tài)解除,給推板I和固定板2 —個向下的力,使得頂桿5擠壓鑄件8,使得鑄件8粘附在動模11上。
權利要求1.壓鑄模定模反推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推板(1),所述推板(I)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上固定設置有頂桿(5)和復位桿(3),所述頂桿(5)貫通模具(7),所述復位桿貫通定模(10),所述推板(I)上端設置有可推動推板(I)和固定板(2)移動的弾性裝置(4)。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壓鑄模定模反推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彈性裝置(4)為彈簧。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壓鑄模定模反推機構,其特征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彈簧設置有多個,且均勻分布。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壓鑄模定模反推機構,包括推板,所述推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固定設置有頂桿和復位桿,所述頂桿貫通模具,所述復位桿貫通定模,所述推板上端設置有推動推板和固定板移動的彈性裝置。本實用新型避免壓鑄加工時由于定模局部包力大于動模的包力,從而產(chǎn)生產(chǎn)品變形的問題。
文檔編號B22D17/22GK202591581SQ20122024594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5月29日
發(fā)明者宋棟梁 申請人:寧波優(yōu)耐特模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