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加工微小滾珠絲母中用的電主軸磨頭和螺旋升角調節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國際專利分類中的B24,即磨削加工,特別是一種加工微小滾珠絲母中用的電主軸磨頭和螺旋升角調節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使用磨床只能加工中徑大于C 16的滾珠絲母,對于中徑小于0 16的滾珠絲母磨削加工則非常困難,即使能夠加工,所加工出的滾珠絲母的精度和其表面粗糙度也達不到滾珠絲杠副的技術要求。究其原因就是沒有加工微小滾珠絲母中用的電主軸磨頭和螺旋升角調節機構。
發明內容為了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加工微小滾珠絲母中用的電主軸磨頭和螺旋升角調節機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以普通車床為加工工具,將本實用新型安裝在刀架上,由砂輪1、螺釘、砂輪連接桿2、刻度線、凹槽和凸塊構成,其特征在于電主軸磨頭和螺旋升角調節機構的結構是砂輪I經螺釘與砂輪連接桿2連接;砂輪連接桿2與電主軸連接;支撐部8分別與電主軸夾持部9和旋轉部件4連接;電主軸置于電主軸夾持部9內,并由螺釘3固定。板體5上刻有供旋轉部件4工作的刻度線;板體5上加工有一對凹槽;旋轉部件4上加工有一對與板體5上的凹槽相對應的凸塊,板體5與旋轉部件4經螺釘7連接,可滑動旋轉。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所具有的優點是解決了微小中徑滾珠絲母的磨削問題,并實現了對微小中徑滾珠絲母的精密加工。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可取代內螺紋磨床,并增大了磨削內螺紋的范圍,以滿足生產的需要。利用本發明的技術改造一臺的費用為6. 5萬元,而一臺內螺紋磨床高達30萬元以上。
圖1為電主軸磨頭的整體結構示主視意圖。圖2為螺旋升角調節機構的整體結構主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
以下結合附圖及其實施例作進一步的詳述電主軸磨頭和螺旋升角調節機構的結構是砂輪I經螺釘與砂輪連接桿2連接;砂輪連接桿2與電主軸連接;支撐部8分別與電主軸夾持部9和旋轉部件4連接;電主軸置于電主軸夾持部9內,并由螺釘3固定。板體5上刻有供旋轉部件4工作的刻度線;板體5上加工有一對凹槽;旋轉部件4上加工有一對與板體5上的凹槽相對應的凸塊,板體5與旋轉部件4經螺釘7連接,可滑動旋轉。本實用新型供磨削加工中徑小于0 16的滾珠絲母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加工微小滾珠絲母中用的電主軸磨頭和螺旋升角調節機構,由砂輪(I)、螺釘、 砂輪連接桿(2)、刻度線、凹槽和凸塊構成,其特征在于砂輪(I)經螺釘與砂輪連接桿(2) 連接;砂輪連接桿(2)與電主軸連接;支撐部(8)分別與電主軸夾持部(9)和旋轉部件(4) 連接;電主軸置于電主軸夾持部(9)內,并由螺釘(3)固定;板體(5)上刻有供旋轉部件(4) 工作的刻度線;板體(5)上加工有一對凹槽;旋轉部件(4)上加工有一對與板體(5)上的凹槽相對應的凸塊,板體(5)與旋轉部件(4)經螺釘(7)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加工微小滾珠絲母中用的電主軸磨頭和螺旋升角調節機構,解決了現有技術的不足,即磨床只能加工中徑大于¢16的滾珠絲母,對于中徑小于¢16的滾珠絲母磨削加工則非常困難。其特征是砂輪1經螺釘與砂輪連接桿2連接;砂輪連接桿2與電主軸連接;支撐部8分別與電主軸夾持部9和旋轉部件4連接;電主軸置于電主軸夾持部9內,并由螺釘3固定。板體5上刻有供旋轉部件4工作的刻度線;板體5上加工有一對凹槽;旋轉部件4上加工有一對與板體5上的凹槽相對應的凸塊,板體5與旋轉部件4經螺釘7連接。其優點是實現了對微小中徑滾珠絲母的精密加工。可取代內螺紋磨床,并增大了磨削內螺紋的范圍。供磨削加工中徑小于¢16的滾珠絲母用。
文檔編號B24B41/04GK202825523SQ20122025504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2日
發明者方亮 申請人:安順虹特滾珠絲杠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