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手鐲自動釘砂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砂設備,更具體地說是指一種手鐲自動釘砂機。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為了增加手鐲飾品的美觀感,在手鐲外表面加工出一種釘砂層,構成一種釘砂型手鐲。這種釘砂型手鐲的釘砂表面是在加工完成手鐲本體之后,再通過釘砂刀,在手鐲表面加工出一種比較粗糙的砂形面。傳統的手鐲釘砂工藝采用的是半機械化的加工方式,通過電機帶動手鐲的旋轉,然后,操作工人手持釘砂刀,對手鐲表面施加一定的壓力,從而加工出手鐲表面的砂形面。這種半機械式的釘砂設備,不僅生產效率低,而且釘砂效果不一致,不利于手鐲品質的一致性。由于操作工人需要長期手持操作,不僅勞動強度,而且由于人工成本的增加,增加了手鐲產品的成本,不利于手鐲產品的市場競爭。因此,為了提聞手錫釘砂的生廣效率,并能提聞手錫廣品的多樣化,加工不同的砂形面,有必要開發出手鐲自動釘砂設備。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手鐲自動釘砂機。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手鐲自動釘砂機,包括機座,還包括設于機座上的傳動箱;與傳動箱傳動聯接的主軸;設于主軸上的夾頭,所述的夾頭上夾設有待釘砂的手鐲;設于機座上的釘砂刀組件,所述的釘砂刀組件包括與機座固定的底板、與底板活動聯接的釘砂刀固定板、與釘砂刀固定板旋轉式活動聯接的釘砂桿,及與釘砂桿前端旋轉式聯接的釘砂刀,所述的釘砂刀壓力接觸于手鐲的外圓表面;與釘砂刀固定板傳動聯接的釘砂動力組件;還包括與傳動箱傳動聯接的電機;其中,手鐲為主動旋轉,釘砂刀為被動旋轉。其進一步技術方案為所述的底板上還設有分別位于釘砂刀固定板兩側的二個耳板,及穿設于二個耳板和釘砂刀固定板的傳動軸,傳動軸的外端與釘砂動力組件傳動聯接,另一端套設有止抵于耳板內側的復位彈簧;所述的傳動軸與釘砂刀固定板為軸向固定聯接,傳動軸與二個耳板為可旋轉的軸向滑動聯接。其進一步技術方案為所述的釘砂刀組件還包括釘砂傳動機構,所述的釘砂傳動機構包括與釘砂桿固定聯接的釘砂齒輪、與釘砂齒輪嚙合的過渡齒輪、與過渡齒輪嚙合的扇形齒輪、與扇形齒輪傳動聯接的齒條板;所述的過渡齒輪、扇形齒輪均設于釘砂刀固定板上,所述的齒條板設于二個耳板之間;所述傳動軸的往復運動構成釘砂刀固定板的左右直線式往復運動,并經釘砂傳動機構的傳動聯接構成釘砂桿同方向的旋轉式往復運動。其進一步技術方案為還包括與齒條板兩端固定聯接的框形板和設于框形板與底板之間的預緊力調節機構;所述的齒條板與傳動軸鉸鏈聯接。其進一步技術方案為所述的預緊力調節機構包括與框形板上端面螺紋聯接的調節螺釘,與調節螺釘下端旋轉式聯接的調節豎桿,與調節豎桿下端鉸鏈聯接的擺桿,及與擺桿設有的中心孔鉸鏈聯接的下聯接桿;所述下聯接桿的下端與底板鉸鏈聯接;還包括聯接于擺桿另一端和下聯接桿下段之間的調節彈簧;所述預緊力調節機構經調節螺釘的調節改變底板與框形板之間的前后偏轉角度,框形板的前后偏轉經由齒條板依次傳遞給扇形齒輪、釘砂刀固定板、釘砂桿,以構成釘砂刀與手鐲釘砂表面之間的預緊力調節。其進一步技術方案為所述的傳動箱為分割器,所述的分割器設有與電機傳動聯接的輸入端、與主軸固定聯接的第一輸出端,及第二輸出端,所述的第二輸出端設有凸輪;所述的凸輪與釘砂刀組件的傳動軸傳動聯接。其進一步技術方案為所述的釘砂動力組件包括用于傳動聯接凸輪與傳動軸的過渡擺桿,及用于固定過渡擺桿的擺桿座,所述的過渡擺桿包括旋轉聯接于擺桿座上的主桿部,及設于主桿部兩端的上桿部和下桿部,所述上桿部的端部設有與凸輪壓力接觸的上滾輪,所述下桿部的端部設有與傳動軸外端面壓力接觸的下滾輪。其進一步技術方案為所述的調節螺釘上套設有自鎖螺母;還包括設有機座上端面外周的透明保護罩。其進一步技術方案為還包括與電機電性聯接的控制電路,所述的控制電路電性聯接有開關按鈕和定時器。其進一步技術方案為所述的釘砂刀包括圓柱形的刀體和嵌設于刀體表面的金剛砂層。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利用同一電機帶動釘砂刀組件,形成釘砂刀的同步擺動,實現了手鐲釘砂的自動加工。還進一步采用齒條齒輪構成的釘砂傳動機構,在釘砂刀左右直線擺動的同時,釘砂桿同時也左右旋轉式擺動,從而實現對手鐲的圓弧形表面的釘砂加工。本實用新型還進一步采用預緊力調節機構,實現釘砂刀對手鐲外圓表面壓力的調節;以便于加工出不同深淺的砂形面。其中的釘砂桿為可拆式結構,可以更換不同粗細的釘砂刀,從而加工出粗細不同的砂形面。并進一步通過電機的調速和定時設定,實現對不同規格的手鐲表面的加工,以保證每種規格的手鐲砂形面的品質一致。釘砂出來的砂形面均勻度遠遠優于手工釘砂。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手鐲自動釘砂機具體實施例的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手鐲自動釘砂機具體實施例的釘砂刀組件的平面結構圖;圖3為圖2的反向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手鐲自動釘砂機具體實施例的釘砂刀組件的立體結構圖。10機座11電機18開關按鈕19定時器20傳動箱21 輸入端22第一輸出端231凸輪23第二輸出端30主軸31夾頭40釘砂刀組件[0029]41底板42釘砂刀固定板43釘砂桿44耳板45傳動軸46復位彈簧50釘砂刀60釘砂傳動機構61釘砂齒輪62過渡齒輪63扇形齒輪64齒條板65框形板70釘砂動力組件71過渡擺桿711主桿部712上桿部7121上滾輪713下桿部7131下滾輪72擺桿座80預緊力調節機構81調節螺釘82調節豎桿831中心孔83擺桿84下聯接桿85調節彈簧A手鐲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一步介紹和說明,但不局限于此。如圖1到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手鐲自動釘砂機,包括機座10,還包括設于機座10上的傳動箱20,本實施例中傳動箱米用的是外購標準件一分割器,分割器設有與電機11傳動聯接的輸入端21、與主軸30固定聯接的第一輸出端22,及第二輸出端23,第二輸出端23設有凸輪231 ;凸輪231與釘砂刀組件40的傳動軸45傳動聯接。與傳動箱20傳動聯接的主軸30,將電機的動力傳遞給手鐲。設于主軸30上的夾頭31,夾頭31上夾設有待釘砂的手鐲A。設于機座10上的釘砂刀組件40,釘砂刀組件40包括與機座固定的底板41、與底板41活動聯接的釘砂刀固定板42、與釘砂刀固定板42旋轉式活動聯接的釘砂桿43,及與釘砂桿43前端旋轉式聯接的釘砂刀50,釘砂刀50壓力接觸于手鐲A的外圓表面;釘砂刀50包括圓柱形的刀體和嵌設于刀體表面的金剛砂層。底板41上還設有分別位于釘砂刀固定板42兩側的二個耳板44,及穿設于二個耳板44和釘砂刀固定板42的傳動軸45,傳動軸45的外端與釘砂動力組件70傳動聯接,另一端套設有止抵于齒條板64內側(位于耳板44內側)的復位彈簧46 ;傳動軸45與釘砂刀固定板42為軸向固定聯接,傳動軸45與二個耳板44為可旋轉的軸向滑動聯接。釘砂刀組件40還包括釘砂傳動機構60,釘砂傳動機構60包括與釘砂桿43固定聯接的釘砂齒輪61、與釘砂齒輪61嚙合的過渡齒輪62、與過渡齒輪62嚙合的扇形齒輪63、與扇形齒輪63傳動聯接的齒條板64 ;過渡齒輪62、扇形齒輪63均設于釘砂刀固定板42上,齒條板64設于二個耳板44之間;傳動軸45的往復運動構成釘砂刀固定板42的左右直線式往復運動,并經釘砂傳動機構60的傳動聯接構成釘砂桿43同方向的旋轉式往復運動。與釘砂刀固定板42傳動聯接的釘砂動力組件70 ;釘砂動力組件70包括用于傳動聯接凸輪231與傳動軸45的過渡擺桿71,及用于固定過渡擺桿71的擺桿座72,過渡擺桿71包括旋轉聯接于擺桿座72上的主桿部711,及設于主桿部711兩端的上桿部712和下桿部713,上桿部712的端部設有與凸輪231壓力接觸的上滾輪7121,下桿部713的端部設有與傳動軸45外端面壓力接觸的下滾輪7131。還包括與齒條板64兩端固定聯接的框形板65和設于框形板65與底板41之間的預緊力調節機構80 ;齒條板64與傳動軸45鉸鏈聯接。預緊力調節機構80包括與框形板65上端面螺紋聯接的調節螺釘81,與調節螺釘81下端旋轉式聯接的調節豎桿82,與調節豎桿82下端鉸鏈聯接的擺桿83,及與擺桿83設有的中心孔831鉸鏈聯接的下聯接桿84 ;下聯接桿84的下端與底板41鉸鏈聯接;還包括聯接于擺桿83另一端和下聯接桿84下段之間的調節彈簧85 ;預緊力調節機構80經調節螺釘81的調節改變底板41與框形板65之間的前后偏轉角度,框形板65的前后偏轉經由齒條板64依次傳遞給扇形齒輪63、釘砂刀固定板42、釘砂桿43,以構成釘砂刀50與手鐲A釘砂表面之間的預緊力調節。與傳動箱傳動聯接的電機11,設在機座10下方。其中,手鐲在主軸的帶動下,主動旋轉,釘砂刀與手鐲表面壓力接觸,被動旋轉。釘砂刀在釘砂刀組件的自重作用下(其中的釘砂刀固定板下端與傳動軸旋轉聯接,傳動軸的中心線位于釘砂刀固定板重心的后側,從而產生向前傾斜的自重力),對手鐲表面進行釘砂加工。預緊力調節機構80的調節螺釘81,順時針向下旋時,使得調節豎桿向下移動,從而增加調節彈簧兩端的距離,增加調節彈簧的初始拉力,從而調節了釘砂刀壓于手鐲外圓表面的初始壓力,實現釘砂壓力的調節。為了防止松動,可以在調節螺釘上套設自鎖螺母。由于釘砂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制成手鐲的貴金屬的切屑的脫掉,為此,還可以在機座上端面的外周設置透明保護罩。為實現對電機的控制,還包括與電機電性聯接的控制電路,控制電路電性聯接有開關按鈕18和定時器19。由于釘砂過程中,其中所需的功率損耗并不高,于其它實施例中,為了提高生產效率??梢栽谥鬏S上并列設有多個夾頭,在釘砂刀組件上設有多個釘砂桿,使得一次可以裝夾多個手鐲,以實現對多個手鐲的同步加工。于其它實施例中,傳動箱也可以采用自制的傳動箱,或者傳動比可調式的分割器。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利用同一電機帶動釘砂刀組件,形成釘砂刀的同步擺動,實現了手鐲釘砂的自動加工。還進一步采用齒條齒輪構成的釘砂傳動機構,在釘砂刀左右直線擺動的同時,釘砂桿同時也左右旋轉式擺動,從而實現對手鐲的圓弧形表面的釘砂加工。本實用新型還進一步采用預緊力調節機構,實現釘砂刀對手鐲外圓表面壓力的調節;以便于加工出不同深淺的砂形面。其中的釘砂桿為可拆式結構,可以更換不同粗細的釘砂刀,從而加工出粗細不同的砂形面。并進一步通過電機的調速和定時設定,實現對不同規格的手鐲表面的加工,以保證每種規格的手鐲砂形面的品質一致。上述僅以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以便于讀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僅限于此,任何依本實用新型所做的技術延伸或再創造,均受本實用新型的保護。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書為準。
權利要求1.手鐲自動釘砂機,包括機座,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設于機座上的傳動箱; 與傳動箱傳動聯接的主軸; 設于主軸上的夾頭,所述的夾頭上夾設有待釘砂的手鐲; 設于機座上的釘砂刀組件,所述的釘砂刀組件包括與機座固定的底板、與底板活動聯接的釘砂刀固定板、與釘砂刀固定板旋轉式活動聯接的釘砂桿,及與釘砂桿前端旋轉式聯接的釘砂刀,所述的釘砂刀壓カ接觸于手鐲的外圓表面; 與釘砂刀固定板傳動聯接的釘砂動カ組件; 還包括與傳動箱傳動聯接的電機; 其中,手鐲為主動旋轉,釘砂刀為被動旋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鐲自動釘砂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上還設有分別位于釘砂刀固定板兩側的ニ個耳板,及穿設于ニ個耳板和釘砂刀固定板的傳動軸,傳動軸的外端與釘砂動カ組件傳動聯接,另一端套設有止抵于耳板內側的復位彈簧;所述的傳動軸與釘砂刀固定板為軸向固定聯接,傳動軸與ニ個耳板為可旋轉的軸向滑動聯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手鐲自動釘砂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釘砂刀組件還包括釘砂傳動機構,所述的釘砂傳動機構包括與釘砂桿固定聯接的釘砂齒輪、與釘砂齒輪嚙合的過渡齒輪、與過渡齒輪嚙合的扇形齒輪、與扇形齒輪傳動聯接的齒條板;所述的過渡齒輪、扇形齒輪均設于釘砂刀固定板上,所述的齒條板設于ニ個耳板之間;所述傳動軸的往復運動構成釘砂刀固定板的左右直線式往復運動,并經釘砂傳動機構的傳動聯接構成釘砂桿同方向的旋轉式往復運動。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手鐲自動釘砂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齒條板兩端固定聯接的框形板和設于框形板與底板之間的預緊カ調節機構;所述的齒條板與傳動軸鉸鏈聯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手鐲自動釘砂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預緊カ調節機構包括與框形板上端面螺紋聯接的調節螺釘,與調節螺釘下端旋轉式聯接的調節豎桿,與調節豎桿下端鉸鏈聯接的擺桿,及與擺桿設有的中心孔鉸鏈聯接的下聯接桿;所述下聯接桿的下端與底板鉸鏈聯接;還包括聯接于擺桿另一端和下聯接桿下段之間的調節彈簧;所述預緊力調節機構經調節螺釘的調節改變底板與框形板之間的前后偏轉角度,框形板的前后偏轉經由齒條板依次傳遞給扇形齒輪、釘砂刀固定板、釘砂桿,以構成釘砂刀與手鐲釘砂表面之間的預緊カ調節。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手鐲自動釘砂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動箱為分割器,所述的分割器設有與電機傳動聯接的輸入端、與主軸固定聯接的第一輸出端,及第ニ輸出端,所述的第二輸出端設有凸輪;所述的凸輪與釘砂刀組件的傳動軸傳動聯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手鐲自動釘砂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釘砂動カ組件包括用于傳動聯接凸輪與傳動軸的過渡擺桿,及用于固定過渡擺桿的擺桿座,所述的過渡擺桿包括旋轉聯接于擺桿座上的主桿部,及設于主桿部兩端的上桿部和下桿部,所述上桿部的端部設有與凸輪壓力接觸的上滾輪,所述下桿部的端部設有與傳動軸外端面壓カ接觸的下滾輪。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手鐲自動釘砂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調節螺釘上套設有自鎖螺母;還包括設有機座上端面外周的透明保護罩。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鐲自動釘砂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電機電性聯接的控制電路,所述的控制電路電性聯接有開關按鈕和定時器。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鐲自動釘砂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釘砂刀包括圓柱形的刀體和嵌設于刀體表面的金剛砂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手鐲自動釘砂機,包括設于機座上的傳動箱;與傳動箱傳動聯接的主軸;設于主軸上的夾頭,夾頭上夾設有待釘砂的手鐲;設于機座上的釘砂刀組件,釘砂刀組件包括與機座固定的底板、與底板活動聯接的釘砂刀固定板、與釘砂刀固定板旋轉式活動聯接的釘砂桿,及與釘砂桿前端旋轉式聯接的釘砂刀,釘砂刀壓力接觸于手鐲的外圓表面;與釘砂刀固定板傳動聯接的釘砂動力組件;還包括與傳動箱傳動聯接的電機。本實用新型利用同一電機帶動釘砂刀組件,形成釘砂刀的同步擺動,實現了手鐲釘砂的自動加工。能對手鐲的圓弧形表面的釘砂加工,并可加工出不同深淺的砂形面。
文檔編號B24B11/00GK202861942SQ201220577079
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5日
發明者李安明, 宋陽, 全宏鵬, 羅黛波 申請人:深圳市翠綠首飾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