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磨刀筆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磨刀工具,是一種磨刀筆。
背景技術:
刀一般是指一種單面長刃的兵器,亦指一些一側邊帶刀刃面的金屬工具,其主要作為兵器、廚具、辦公用品等工具,廣泛應用于工業生產、日常生活、軍事戰爭等領域,如作為戰刀、菜刀、鉛筆刀、便攜式小刀等。其刀刃面的鋒利直接影響刀的使用效果,為此,一般采用磨刀石、磨刀器、磨刀棒等磨刀工具實現刀刃面的鋒利加工。但目前,類似磨刀石等磨刀器一般體積較大,受時間地點限制,在使用時較為不方便,不耐用。為此,一些便攜式磨刀工具應運而生,如便攜式磨刀棒、磨刀器等,其體積較小,便于攜帶。但其中滾輪式磨刀器僅用于刀刃面的來回磨動,其應用范圍較小,對刀刃面的局限性較大;棒式磨刀棒通過來回摩擦實現,其使用、攜帶較為不便。
發明內容為克服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向本領域提供一種便攜式快速磨刀筆,解決現有同類產品結構設計欠佳,攜帶、使用較為不便,安全性較差的技術問題,其目的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磨刀筆,該磨刀筆呈圓柱式筆形,該磨刀筆的筆筒至少一端設有磨刀頭;通過磨刀頭對鋒刃物件的刀刃面進行鋒利加工,筆筒便于握持操作磨刀頭。其結構設計要點是所述磨刀頭由第一刀頭和第二刀頭組成,所述第一刀頭和第二刀頭分別呈長方體,第一刀頭和第二刀頭的刀尖端分別呈三角形,第一刀頭和第二刀頭分別固定于對稱設置的刀頭套的刀頭槽內,刀頭套固定于筆筒一端的端口內徑,該筆筒的端口內徑呈外大內小,磨刀頭的刀尖端呈“V”字形疊加交叉。即第一刀頭和第二刀頭分別固定于刀頭套的同時,通過刀頭套夾持固定于筆筒的端口內徑,從而便于了磨刀頭、刀頭套、筆筒之間的裝卸和更換。帶刀刃面的鋒刃物件通過刀刃面 與該磨刀筆的“V”字形口來回磨動或摩擦,實現刀刃面的鋒利加工,磨刀頭采用磨刀石、金剛沙等材料制成。所述磨刀頭的第一刀頭與第二刀頭刀尖端交叉呈60度夾角。第一刀頭與第二刀頭之間的60度夾角是最佳的夾角設計,其對刀刃面的鋒利加工較為方便,效果較好。所述磨刀頭的第一刀頭刀尖端呈三角錐形,所述刀尖端的一斜邊為弧形,另一斜邊與第一刀頭的水平呈19度夾角的傾斜。上述結構設計為第一刀頭的一種結構設計,其一側的斜邊有利于下面斜邊與第二刀頭的直角邊相對疊加交叉設置,便于刀刃面的鋒利加工。所述第一刀頭的刀尖端橫向水平尖點與第一刀頭的水平呈4度夾角的傾斜。上述斜度角為刀刃面鋒利加工時的最佳刀鋒夾角,加工出來的刀刃面較為鋒利。所述磨刀頭的第二刀頭刀尖端呈直角三角形,所述刀尖端的一斜邊為弧形。該結構設計配合上述第一刀頭的斜邊與第二刀頭的直角邊相對疊加交叉,便于刀刃面的鋒利加工。根據上述第一刀頭和第二刀頭的結構設計,兩者最佳的固定設置方式是:所述第一刀頭的斜邊與第二刀頭的直角邊相對疊加交叉。所述筆筒的外徑設有防滑套和筆夾。防滑套便于該磨刀筆的使用和防滑,防滑套的防滑功能亦可采用筆筒表面制成防滑紋的處理實現;筆夾便于扣定于衣物的袋口或帶口,從而便于該磨刀筆的攜帶。上述防滑套和筆夾的具體結構為:所述防滑套分別設置于筆筒兩端的外徑,筆夾箍扣于筆筒的一端外徑。所述筆筒的磨刀頭端設有筆蓋,筆蓋與筆筒扣合。筆蓋防止磨刀頭的撞擊或掉落時損壞,以及防止該磨刀筆攜帶時磨刀頭造成使用者的意外損傷。所述筆筒內設有空腔,筆筒的空腔內設有磨刀棒和工具棒。磨刀棒便于鋒刃物件的刀刃面通過磨刀棒鋒利加工,工具棒包括螺絲刀等工具,從而進一步利用筆筒內空腔的空腔存儲其它工具。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操作、攜帶方便,易掌握,不受時間地點限制,效率高,效果好;適用于狩獵箭頭、小型刀具等鋒刃物件在流動場合的修復,及其同類產品的結構改進。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體結構爆炸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主體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主體側視結構示意圖,圖中作了 A-A剖視。圖4是圖3的A-A剖視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4的外形結構示意圖,圖中α為60度,防滑套設有防滑紋。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筆夾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筆蓋結構示意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圖中省略了另一側打開的筆蓋。圖9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刀頭結構示意圖,圖中β為19度。圖10是圖9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11是圖9的右視結構示意圖,圖中Θ為94度。圖12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刀頭結構示意圖。圖13是圖12的右視結構示意圖。附圖序號及名稱:1、筆筒,2、磨刀頭,201、第一刀頭,202、第二刀頭,3、刀頭套,4、
防滑套,5、筆夾,6、筆蓋。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對其結構和使用作進一步描述。如圖1 圖13所示,該磨刀筆包括筆筒1、磨刀頭2、刀頭套3、防滑套4、筆夾5、筆蓋6,該圓柱形的筆筒由空心鋁管制成,且在兩端外徑分別設有防滑套;筆蓋分別采用透明塑料制成;筆夾采用不銹鋼制成,并外部圓度折彎成型,一端為開口箍扣圈設計。磨刀頭的第一刀頭201和第二刀頭202分別采用長方體的金剛沙刀片,磨刀頭的刀尖端為鋒刃物件的刀刃面加工口,第一刀頭的刀尖端呈三角錐形,所述刀尖端的一斜邊為弧形,另一斜邊與第一刀頭的水平呈19度夾角的傾斜,刀尖端橫向水平尖點與第一刀頭的水平呈4度夾角的傾斜;第二刀頭的刀尖端呈直角三角形,所述刀尖端的一斜邊為弧形。第一刀頭的斜邊與第二刀頭的直角邊相對疊加交叉;并通過刀頭套夾持固定于筆筒的端口內徑,筆筒的端口內徑呈外大內小結構,便于筆筒抱緊刀頭套和磨刀頭。同時,第一刀頭和第二刀頭分別設置于刀頭套的刀頭槽內,第一刀頭和第二刀頭的刀尖端疊加交叉呈“V”字形60度夾角。該磨刀筆使用時,打開筆筒一端的筆蓋即可,將磨刀頭的“V”字形貼合于鋒刃物件的刀刃面,來回拉動鋒刃物件或該磨刀筆,即可實現刀刃面的鋒利加工。綜上所述,該磨刀筆將磨刀頭的第一刀頭和第二刀頭,以及刀頭套分別各自分開,并按一定傾斜角度疊加固定在一起,既滿足了磨刀的需要又方便更換及使用;從而使磨刀操作既快又省力,且磨面光滑,刀刃鋒利,磨刀時只需拿住筆筒,給人們提供了磨刀時的方便和安全。
權利要求1.一種磨刀筆,該磨刀筆呈圓柱式筆形,該磨刀筆的筆筒(I)至少一端設有磨刀頭(2);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刀頭(2)由第一刀頭(201)和第二刀頭(202)組成,所述第一刀頭和第二刀頭分別呈長方體,第一刀頭和第二刀頭的刀尖端分別呈三角形,第一刀頭和第二刀頭分別固定于對稱設置的刀頭套(3)的刀頭槽內,刀頭套固定于筆筒(I) 一端的端口內徑,該筆筒的端口內徑呈外大內小,磨刀頭的刀尖端呈“V”字形疊加交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磨刀筆,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刀頭(2)的第一刀頭(201)與第二刀頭(202)刀尖端交叉呈60度夾角。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磨刀筆,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刀頭(2)的第一刀頭(201)刀尖端呈三角錐形,所述刀尖端的一斜邊為弧形,另一斜邊與第一刀頭的水平呈19度夾角的傾斜。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磨刀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頭(201)的刀尖端橫向水平尖點與第一刀頭的水平呈4度夾角的傾斜。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磨刀筆,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刀頭(2)的第二刀頭(202)刀尖端呈直角三角形,所述刀尖端的一斜邊為弧形。
6.根據權利要求3或5所述的磨刀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頭(201)的斜邊與第二刀頭(202)的直角邊相對疊加交叉。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磨刀筆,其特征在于所述筆筒(I)的外徑設有防滑套(4)和筆夾(5)。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磨刀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套(4)分別設置于筆筒(I)兩端的外徑,筆夾(5)箍扣于筆筒的一端外徑。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磨刀筆,其特征在于所述筆筒(I)的磨刀頭端設有筆蓋(6),筆蓋與筆筒扣合。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磨刀筆,其特征在于所述筆筒(I)內設有空腔,筆筒的空腔內設有磨刀棒和工具棒。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磨刀筆,針對解決現有同類產品結構設計欠佳,攜帶、使用較為不便,安全性較差的技術問題而設計。該磨刀筆呈圓柱式筆形,該磨刀筆的筆筒至少一端設有磨刀頭;其要點是所述磨刀頭的第一刀頭和第二刀頭的刀尖端分別呈三角形,第一刀頭和第二刀頭分別固定于對稱設置的刀頭套的刀頭槽內,刀頭套固定于筆筒一端的端口內徑,磨刀頭的刀尖端“V”字形疊加交叉呈60度夾角。所述第一刀頭的斜邊與第二刀頭的直角邊相對,第一刀頭的刀尖端呈三角錐形,第一刀頭和第二刀頭的另一斜邊分別為弧形。所述筆筒的外徑設有防滑套和筆夾。其適用于狩獵箭頭、小型刀具等鋒刃物件在流動場合的修復,及其同類產品的結構改進。
文檔編號B24D15/08GK202964435SQ201220586998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8日
發明者李亞助, 羅伯特·阿德勒 申請人:李亞助, 羅伯特·阿德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