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去除錳鋼鑄件冒口的工藝裝置及其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去除錳鋼鑄件冒口的工藝裝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術:
錳鋼與其它鋼種相比,具有耐磨性好、抗裂性強且韌性高的特點,是一種使用十分廣泛的耐磨鋼種。但是,現有的錳鋼鑄件冒口如何去除,一直困擾著錳鋼鑄造企業。而對于錳鋼鑄件,目前只有2種通用的方法去除冒口 一種是敲擊的方法,另一種是火焰氣割的方法。所述的敲擊法一般用于小冒口,卻不適用于去除錳鋼鑄件大冒口。對于錳鋼鑄件大冒口,多采用火焰氣割的方法,但這會產生較多害處,由于火焰切割過程中持續的高溫,會導致錳鋼鑄件局部過熱,而產生裂紋,同時,錳鋼鑄件冒口附近會析出新生網狀碳化物,嚴重時,會破壞奧氏體基體,以及影響鑄件的質量和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工藝合理,去除錳鋼鑄件冒口效果好的去除錳鋼鑄件冒口的工藝裝置及其方法,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第一個技術方案是一種去除錳鋼鑄件冒口的工藝裝置,而其包括呈半圓環狀且哈夫對合式布置的第一金屬殼體和第二金屬殼體,所述第一金屬殼體和第二金屬殼體的內側分別有第一保溫材料層和第二保溫材料層,在第一保溫材料層和第二保溫材料層的內側分別有可容置干冰的第一冷卻介質腔和第二冷卻介質腔;所述第一金屬殼體與第一保溫材料層和第二金屬殼體與第二保溫材料層中的一個金屬殼體和一個保溫材料層,設有用于灌注干冰的內外貫通的通孔,且通孔的入口處與軟塞相密封配裝;所述第一金屬殼體與第二金屬殼體,通過各自兩側的耳邊所設的通孔由緊固螺栓配裝連接。在上述第一個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保溫材料層和第二保溫材料層均是石棉保溫材料層。當然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泡沫塑料或橡塑料保溫材料層。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第二個技術方案是一種采用如上述的工藝裝置去除錳鋼鑄件冒口的方法,而其其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a、在錳鋼鑄件冷卻后,將工藝裝置通過緊固螺栓固定在冒口 口頸處;
步驟b、對著所述工藝裝置的通孔往第一冷卻介質腔和第二冷卻介質腔灌注冷卻介質,爾后用軟塞與通孔的入口處相密封配裝;其中,冷卻介質的注入重量控制在40(T800g范圍內;
步驟C、對錳鋼鑄件冒口 口頸處實施保溫冷卻,保溫冷卻的時間控制在25飛O分鐘范圍
內;
步驟d、保溫冷卻結束后,通過人工敲擊或者行車懸掛壓鐵撞擊冒口,即可去除冒口。在上述第二個技術方案中,所述冷卻介質是干冰。本發明所具有的積極效果是由于采用了上述結構的工藝裝置后,在對錳鋼鑄件冒口去除的具體步驟是,只需將工藝裝置固定在冒口的口頸處,然后對著通孔往第一冷卻介質腔和第二冷卻介質腔灌注冷卻介質,并用軟塞與通孔的入口處相密封配裝,對冒口口頸處實施降溫以及保溫冷卻,從而大大降低了冒口 口頸處的耐沖擊強度,最后通過人工敲擊或者行車懸掛壓鐵撞擊冒口,即可去除冒口,這樣本發明的工藝裝置成本低,而本發明的去除方法不僅工藝合理,且效果好,使得錳鋼鑄件在去除冒口后不會產生裂紋,實現了本發明的目的。
圖1是本發明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0為干冰,圖中所示雙點劃線ll-ι為冒口 口頸;
圖2是錳鋼鑄件的耐沖擊強度與溫度變化的關系曲線圖3是本發明的工藝裝置與錳鋼鑄件冒口配置狀態示意圖,其中,11為冒口,12為工藝裝置,13為錳鋼鑄件。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以及給出的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如圖1所示,一種去除錳鋼鑄件冒口的工藝裝置,包括呈半圓環狀且哈夫對合式布置的第一金屬殼體I和第二金屬殼體2,所述第一金屬殼體I和第二金屬殼體2的內側分別有第一保溫材料層3和第二保溫材料層4,在第一保溫材料層3和第二保溫材料層4的內側分別有可容置干冰的第一冷卻介質腔5和第二冷卻介質腔6 ;所述第一金屬殼體I與第一保溫材料層3和第二金屬殼體2與第二保溫材料層3中的一個金屬殼體和一個保溫材料層,設有用于灌注干冰的內外貫通的通孔7,且通孔7的入口處與軟塞8相密封配裝;所述第一金屬殼體I與第二金屬殼體2,通過各自兩側的耳邊1-1、2-1所設的通孔由緊固螺栓9配裝連接。本發明所述第一保溫材料層3和第二保溫材料層4均是石棉保溫材料層。所述干冰是固態二氧化碳。如圖3所示,一種采用如上述的工藝裝置去除錳鋼鑄件冒口的方法,而其其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a、在錳鋼鑄件實施水淬冷卻后,將工藝裝置通過緊固螺栓9固定在冒口 口頸處;步驟b、對著所述工藝裝置的通孔7往第一冷卻介質腔5和第二冷卻介質腔6灌注冷卻介質,爾后用軟塞8與通孔7的入口處相密封配裝;其中,冷卻介質的注入重量控制在40(T800g范圍內;其中,所述冷卻介質是干冰;
步驟C、對錳鋼鑄件冒口 口頸處實施保溫冷卻,保溫冷卻的時間控制在25飛O分鐘范圍
內;
步驟d、保溫冷卻結束后,通過人工敲擊或者行車懸掛壓鐵撞擊冒口,即可去除冒口。如圖2所示,以高錳鋼Mnl3和Mnl8為例,數據I為Mnl3的測試結果,數據2為MnlS的測試結果,縱坐標為耐沖擊強度(J/cm_2),橫坐標為溫度(°C );在室溫條件下如20°C時,它們的沖擊值為10(Tl50J/cnT2 ;而在_78°C時,它們的沖擊值為2(T50J/cnT2。實驗表明,錳鋼鑄件的耐沖擊強度會隨著溫度的降低而變小。表I是冒口 口頸尺寸與干冰的加入量以及保溫冷卻時間的對應表格。表 I
權利要求
1.一種去除錳鋼鑄件冒口的工藝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半圓環狀且哈夫對合式布置的第一金屬殼體(I)和第二金屬殼體(2),所述第一金屬殼體(I)和第二金屬殼體(2)的內側分別有第一保溫材料層(3)和第二保溫材料層(4),在第一保溫材料層(3)和第二保溫材料層(4)的內側分別有可容置干冰的第一冷卻介質腔(5)和第二冷卻介質腔(6);所述第一金屬殼體(I)與第一保溫材料層(3)和第二金屬殼體(2)與第二保溫材料層(3)中的一個金屬殼體和一個保溫材料層,設有用于灌注干冰的內外貫通的通孔(7),且通孔(7)的入口處與軟塞(8)相密封配裝;所述第一金屬殼體(I)與第二金屬殼體(2),通過各自兩側的耳邊(1-1、2-1)所設的通孔由緊固螺栓(9)配裝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錳鋼鑄件冒口的工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溫材料層(3)和第二保溫材料層(4)均是石棉保溫材料層。
3.一種采用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藝裝置去除錳鋼鑄件冒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體步驟如下步驟a、在錳鋼鑄件冷卻后,將工藝裝置通過緊固螺栓(9)固定在冒口口頸處;步驟b、對著所述工藝裝置的通孔(7)往第一冷卻介質腔(5)和第二冷卻介質腔(6)灌注冷卻介質,爾后用軟塞(8)與通孔(7)的入口處相密封配裝;其中,冷卻介質的注入重量控制在40(T800g范圍內;步驟C、對錳鋼鑄件冒口口頸處實施保溫冷卻,保溫冷卻的時間控制在25飛O分鐘范圍內;步驟d、保溫冷卻結束后,通過人工敲擊或者行車懸掛壓鐵撞擊冒口,即可去除冒口。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去除錳鋼鑄件冒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介質是干冰。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去除錳鋼鑄件冒口的工藝裝置及其方法,工藝裝置包括呈半圓環狀且哈夫對合式配裝的兩個金屬殼體,每個金屬殼體的內側分別有保溫材料層,在每個保溫材料層的內側分別有可容置冷卻介質的冷卻介質腔;其中一個金屬殼體和一個保溫材料層,設有用于灌注冷卻介質的內外貫通的通孔,且通孔的入口處與軟塞相密封配裝。去除冒口方法的具體步驟是將工藝裝置固定在冒口口頸處;對著所述工藝裝置的通孔往冷卻介質腔灌注冷卻介質,爾后用軟塞與通孔的入口處相密封配裝;對錳鋼鑄件進行保溫冷卻;保溫冷卻結束后,通過人工敲擊或者行車懸掛壓鐵撞擊冒口,即可去除冒口。本發明具有工藝合理,去除錳鋼鑄件冒口效果好等優點。
文檔編號B22D31/00GK103056351SQ20131003152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8日
發明者李震剛, 史東麗, 黃之德, 董明 申請人:常州雷克德合金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