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樹脂砂氣動漏模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樹脂砂鑄造工藝中的樓模裝置,確切的講是一種樹脂砂氣動漏模
裝直。
背景技術:
目前,廣泛采用的漏模裝置是杠桿式或者螺紋式手動裝置,勞動強度大,定位誤差大,生產效率低,一般一件漏模需要10 15分鐘才能完成。為了改善這種狀況,本實用新型的發明人做了認真地研究,提出了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采用手動杠桿式或者手動螺旋式漏模裝置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來的。即提供一種樹脂砂氣動漏模裝置。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這樣實現的,該樹脂砂氣動漏模裝置,具有機架
(I),機架頂端是工作臺面(2),其特征在于在機架中部具有一個固定板(4),其上通過螺栓螺母固定一個氣缸(3),固定板上具有導向桿¢),該導向桿與動板(8)上的導向套(5)定位滑動配合,動板通過頂桿(7)與氣缸的柱塞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的技術效果是:定位配合準確,樹脂砂漏模穩定可靠,相比較螺紋型和杠桿型漏模裝置具有生產效率高的顯著特點。對于制作一個整體式多路閥體來講,工作效率從原來的10 15分鐘提高到4 6分鐘,至少提高了成模效率I倍。而且也大大降低了漏模操作工的勞動強度。同時由于采用了導桿與導向套和氣缸配合,定位精度也大大提高。具備節能降耗設備的基本要求,具有較大的推廣應用價值。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正面結構剖面示意圖。附圖中的序號為:1、機架,2、工作臺面,3、氣缸,4、固定板,5、導向套,6、導向桿,7、頂桿,8、動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中給出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和使用進行詳細說明。參照附圖,該種樹脂砂氣動漏模裝置,具有機架(I),機架頂端是工作臺面(2),其特征在于在機架中部具有一個固定板(4),其上通過螺栓螺母固定一個氣缸(3),固定板上具有導向桿
(6),該導向桿與動板(8)上的導向套(5)定位滑動配合,動板通過頂桿(7)與氣缸的柱塞連接。使用時,動板上面固定安裝模型,調整好位置以后,開啟氣缸,這里氣缸也可以采用液壓油缸,其結構和效果相同,僅是運行成本略高而已。柱塞和頂桿共同作用,將模型升起到工作臺面上,與工作臺面的模型配合,然后放置配置好的樹脂砂,經過固化,關閉氣缸,模型在動板上的導向套與導向桿的配合下回位,完成一次漏模。
權利要求1.一種樹脂砂氣動漏模裝置,具有機架(I),機架頂端是工作臺面(2),其特征在于在機架中部具有一個固定板(4),其上通過螺栓螺母固定一個氣缸(3),固定板上具有導向桿(6),該導向桿與動板(8)上的導向套(5)定位滑動配合,動板通過頂桿(7)與氣缸的柱塞連接。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樹脂砂氣動漏模裝置,具有機架(1),機架頂端是工作臺面(2),其特征在于在機架中部具有一個固定板(4),其上通過螺栓螺母固定一個氣缸(3),固定板上具有導向桿(6),該導向桿與動板(8)上的導向套(5)定位滑動配合,動板通過頂桿(7)與氣缸的柱塞連接。其優點是定位配合準確,樹脂砂漏模穩定可靠,相比較螺紋型和杠桿型漏模裝置具有生產效率高的顯著特點。對于制作一個整體式多路閥體來講,工作時間從原來的10~15分鐘提高到4~6分鐘,至少提高了成模效率1倍。具備節能降耗設備的要求,具有較大的推廣應用價值。
文檔編號B22C17/06GK203140703SQ20132016591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7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7日
發明者程博源, 程貴勤, 賈德昌, 李洪增 申請人:青州海盾液壓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