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鑄機的改進型壓室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壓鑄機的改進型壓室結構,包括壓室本體,沿壓室本體徑向設置有加快金屬液進入壓室本體的防濺進料口;所述進料口包括接口端和出口端,所述接口端尺寸大于出口端設置;保證鎂液能迅速進入壓室且金屬液不容易冷卻,提高金屬液的流動性,進而提高壓鑄成形的質量,同時又能防止鎂液濺出,以免燙傷操作人員,減少安全隱患,改善操作環境。
【專利說明】壓鑄機的改進型壓室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壓鑄機,特別涉及一種壓鑄機的改進型壓室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壓室是壓鑄機的重要構件,其整體通常呈圓筒狀,用于將熔融狀態度的金屬液壓入到壓室內。金屬液從進料口進入壓室,通過沖頭將其推入壓鑄機的型腔內成型。傳統的壓室結構為四邊形結構,金屬液從進料口進入壓室時容易從進料口濺出,可能燙傷操作人員,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且壓室內的金屬液容易冷卻,影響金屬液的流動性,影響壓鑄成形的質量,四邊形結構的進料口容易使高溫狀態的金屬液散失大量的熱量,也會揮發一些物質,對操作環境存在一定的影響。
[0003]因此,需要一種壓鑄機的改進型壓室結構,保證鎂液能迅速進入壓室且金屬液不容易冷卻,提高金屬液的流動性,進而提高壓鑄成形的質量,同時又能防止鎂液濺出,以免燙傷操作人員,減少安全隱患,改善操作環境。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壓鑄機的改進型壓室結構,保證鎂液能迅速進入壓室且金屬液不容易冷卻,提高金屬液的流動性,進而提高壓鑄成形的質量,同時又能防止鎂液濺出,以免燙傷操作人員,減少安全隱患,改善操作環境。
[0005]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壓鑄機的改進型壓室結構,包括壓室本體,沿壓室本體徑向設置有加快金屬液進入壓室本體的防濺進料口;
[0006]進一步,所述進料口包括接口端和出口端,所述接口端尺寸大于出口端設置;
[0007]進一步,所述進料口為沿出口端向接口端逐漸增大設置;
[0008]進一步,所述進料口為圓臺形結構;
[0009]進一步,所述進料口的出口端與壓室的流通道側壁平齊;
[0010]進一步,所述壓室本體設置有限位臺。
[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壓鑄機的改進型壓室結構,保證鎂液能迅速進入壓室且金屬液不容易冷卻,提高金屬液的流動性,進而提高壓鑄成形的質量,同時又能防止鎂液濺出,以免燙傷操作人員,減少安全隱患,改善操作環境。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的俯視圖(局部);
[0015]圖3為進料口處的右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的俯視圖(局部);圖3為進料口處的右視圖;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壓鑄機的改進型壓室結構,包括壓室本體1,沿壓室本體I徑向設置有加快金屬液進入壓室本體I的防濺進料口 2 ;對傳統的四邊形結構進行改進,減少金屬液外濺,避免燙傷操作人員。
[0017]本實施例中,所述進料口 2括接口端21和出口端22,所述接口端21尺寸大于出口端22設置;通過改變進料口 2的接口端21和出口端22的尺寸,使金屬液進入壓室本體I內時不容易冷卻,提高金屬液的流動性,進而提高壓鑄成形的質量,同時又能防止鎂液濺出,以免燙傷操作人員,減少安全隱患,改善操作環境。
[0018]本實施例中,所述進料口 2為沿出口端22向接口端21逐漸增大設置;由于進料口兩端之間的口徑為等間距均勻變化,因此在液壓作用下,更容易加快金屬液進入壓室本體I的速度,流通也更順暢,且不容易造成堵塞,同時具有很好的防濺作用,進一步,當沖頭將金屬液推入鑄造機成型腔時,金屬液不容易從進料口回滲出來,減少不必要的損失,避免造成浪費和污染環境。
[0019]本實施例中,所述進料口 2為圓臺形結構;結構簡單,同時也利于加工,操作方便。
[0020]本實施例中,所述進料口 2的出口端22與壓室的流通道側壁平齊;保證沖頭的正常運行,也利于壓室本體I的金屬液順暢流通。
[0021]本實施例中,所述壓室本體設置有限位臺;起限位作用,保證壓室的穩定性。
[0022]上述實施例的壓鑄機的改進型壓室結構,結構簡單,進料口 I的加工也比較方便快捷,設計合理,實用性強,使用效果非常明顯,保證鎂液能迅速進入壓室且金屬液不容易冷卻,提高金屬液的流動性,進而提高壓鑄成形的質量,同時又能防止鎂液濺出,以免燙傷操作人員,減少安全隱患,改善操作環境。
[0023]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
1.一種壓鑄機的改進型壓室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壓室本體(I),沿壓室本體(I)徑向設置有加快金屬液進入壓室本體(I)的防濺進料口(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鑄機的改進型壓室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口(2)包括接口端(21)和出口端(22),所述接口端(21)尺寸大于出口端(22)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壓鑄機的改進型壓室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口(2)為沿出口端(22)向接口端(21)逐漸增大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壓鑄機的改進型壓室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口(2)為圓臺形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壓鑄機的改進型壓室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口(2)的出口端(22)與壓室的流通道側壁平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壓鑄機的改進型壓室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室本體(I)設置有限位臺(3)。
【文檔編號】B22D17/30GK203426415SQ201320384802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28日
【發明者】黃建麗, 王永池, 熊大千, 石光華 申請人:重慶鎂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