鉗口鑄件用熔模鑄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鉗口鑄件用熔模鑄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設于所述底座上的拖料板,上、下模,設于所述底座和所述下模之間的支撐板,分別設于所述上、下模內的上、下芯子以及設于所述上、下模的分模面上的澆口,所述下模內設有鉗口型模腔,所述鉗口型模腔內設有內芯子,同時所述拖料板通過所述下芯子與所述鉗口型模腔連接,所述澆口與所述鉗口型模腔內齒牙的相對面連通;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能夠達到鑄件所要求的表面粗糙度,且能夠保證鑄件的重要尺寸和形狀精度;選擇鉗口型模腔內齒牙的相對面設置澆口,這樣切掉澆口后就可得到所要求的形狀,不用再進行二次加工,減少后序加工。
【專利說明】鉗口鑄件用熔模鑄造模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熔模鑄造模具,尤其是一種鉗口鑄件用熔模鑄造模具。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鉗口鑄件用熔模鑄造模具中一般采用從鑄件的多個小齒牙與單個大齒牙相交處的分線上分模,這樣可減少電火花工序,且只有1條分模線,不存在側抽芯,但增加了裝配難度,上模和下模必須保證合模時分毫不差,否則將保證不了鑄件的重要尺寸和形狀精度,此外鑄出來的鑄件表面會出現分模線,達不到所要求的表面粗糙度。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鑄件形狀精度高,且加工工序少的鉗口鑄件用熔模鑄造模具。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鉗口鑄件用熔模鑄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設于所述底座上的拖料板,上、下模,設于所述底座和所述下模之間的支撐板,分別設于所述上、下模內的上、下芯子以及設于所述上、下模的分模面上的澆口,所述下模內設有鉗口型模腔,所述鉗口型模腔內設有內芯子,同時所述拖料板通過所述下芯子與所述鉗口型模腔連接,所述澆口與所述鉗口型模腔內齒牙的相對面連通。
[0005]優選地,所述上、下模對應位置上設有兩相互連通的定位孔,所述上、下模通過與所述兩相互連通的定位孔相匹配的定位銷固定連接。
[0006]優選地,所述底座和所述拖料板均與所述上、下模的分模面平行。
[0007]優選地,所述下芯子與所述上、下模的分模面垂直。
[0008]優選地,所述上、下模的分模面配合間隙小于或等于0.05mm。
[0009]優選地,所述下芯子與所述下模的配合間隙小于或等于0.02mm。
[0010]優選地,所述澆口的長度大于或等于10mm,該澆口的寬度根據鑄件的大小確定,鑄件的表面積越大,澆口的寬度也就越大,從而保證在很短的時問內充滿鉗口型模腔,達到鑄件要求的飽和度和表面粗糙度,避免產生縮孔、縮松等現象。
[0011]本實用新型鉗口鑄件用熔模鑄造模具的具體操作步驟如下,首先利用電火花線切割設備加工出所需的鉗口型模腔的鉗口形狀,然后打孔定位,再利用電火花線切割設備將該鑄造模具分為上、下模,分模后將上芯子裝入上模,下芯子裝入下模,利用電火花線切割設備加工出下芯子所需的臺階面,再通過下芯子把拖料板和鉗口型模腔連接起來,然后把上、下模的分模面作為定位基準,利用磨床磨削掉拖料板的加工余量,并保證拖料板平面與分模面的平行,以及下芯子與拖料板、鉗口型模腔的垂直,然后再通過支撐板把整個鑄造模具支撐起來,再利用電火花設備加工出小齒牙的形狀,最后利用定位銷將上模和下模固定在一起。
[0012]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0013]1.本實用新型能夠達到鑄件所要求的表面粗糙度,且能夠保證鑄件的重要尺寸和形狀精度;
[0014]2.本實用新型選擇鉗口型模腔內齒牙的相對面設置澆口,這樣切掉澆口后就可得到所要求的形狀,不用再進行二次加工,減少后序加工;
[0015]3.本實用新型利用下芯子直接將鑄出來的鑄件頂出,以防止鑄出來的鑄件變形?!緦@綀D】
【附圖說明】
[0016]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鉗口鑄件用熔模鑄造模具結構主視圖;
[0018]圖2為本實用新型鉗口鑄件用熔模鑄造模具結構側視圖;
[0019]圖3為本實用新型鉗口鑄件用熔模鑄造模具的下模俯視圖;
[0020]其中:1底座,2拖料板,3上模,4下模,5支撐板,6上芯子,7下芯子,8澆口,9內芯子,10定位銷。
【具體實施方式】
[0021]實施例:參照圖1、2、3所示,一種鉗口鑄件用熔模鑄造模具,包括底座1,設于底座上的拖料板2,上、下模3、4,設于底座1和下模4之間的支撐板5,分別設于上、下模3、4內的上、下芯子6、7以及設于上、下模3、4的分模面上的澆口 8,下模4內設有鉗口型模腔,鉗口型模腔內設有內芯子9,同時拖料板2通過下芯子7與鉗口型模腔連接,澆口 8與鉗口型模腔內齒牙的相對面連通;上、下模3、4對應位置上設有兩相互連通的定位孔,上、下模3、4之間通過與兩相互連通的定位孔相匹配的定位銷10固定連接;底座1和拖料板2均與上、下模3、4的分模面平行設置,下芯子7與上、下模3、4的分模面垂直設置,上、下模3、4的分模面配合間隙小于或等于0.05_,下芯子7與下模4的配合間隙小于或等于0.02_,澆口8的長度大于或等于10mm,該澆口 8的寬度根據鑄件的大小確定,鑄件的表面積越大,澆口8的寬度也就越大,從而保證在很短的時問內充滿鉗口型模腔,達到鑄件要求的飽和度和表面粗糙度,避免產生縮孔、縮松等現象。
[0022]本實用新型鉗口鑄件用熔模鑄造模具的具體操作步驟如下,首先利用電火花線切割設備加工出所需的鉗口型模腔的鉗口形狀,然后打孔定位,再利用電火花線切割設備將該鑄造模具分為上、下模3、4,分模后將上芯子6裝入上模3,下芯子7裝入下模4,利用電火花線切割設備加工出下芯子7所需的臺階面,再通過下芯子7把拖料板2和鉗口型模腔連接起來,然后把上、下模3、4的分模面作為定位基準,利用磨床磨削掉拖料板2的加工余量,并保證拖料板2平面與分模面的平行,以及下芯子7與拖料板2、鉗口型模腔的垂直,然后再通過支撐板5把整個鑄造模具支撐起來,再利用電火花設備加工出小齒牙的形狀,最后利用定位銷10將上模和下模固定在一起。
[0023]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主要技術方案的精神實質所做的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鉗口鑄件用熔模鑄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設于所述底座上的拖料板,上、下模,設于所述底座和所述下模之間的支撐板,分別設于所述上、下模內的上、下芯子以及設于所述上、下模的分模面上的澆口,所述下模內設有鉗口型模腔,所述鉗口型模腔內設有內芯子,同時所述拖料板通過所述下芯子與所述鉗口型模腔連接,所述澆口與所述鉗口型模腔內齒牙的相對面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鉗口鑄件用熔模鑄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模對應位置上設有兩相互連通的定位孔,所述上、下模通過與所述兩相互連通的定位孔相匹配的定位銷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鉗口鑄件用熔模鑄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和所述拖料板均與所述上、下模的分模面平行。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鉗口鑄件用熔模鑄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芯子與所述上、下模的分模面垂直。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鉗口鑄件用熔模鑄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模的分模面配合間隙小于或等于0.05_。
6.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鉗口鑄件用熔模鑄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芯子與所述下模的配合間隙小于或等于0.02m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鉗口鑄件用熔模鑄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澆口的長度大于或等于10mm。
【文檔編號】B22C9/04GK203495141SQ201320573003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6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6日
【發明者】蔡英彥, 王見福 申請人:蘇州凱貿鑄造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