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蒸籠蓋制作用磨邊治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蒸籠蓋制作用磨邊治具,包括操作平臺,所述操作平臺上設有第一支撐桿,所述第一支撐桿連接有第二支撐桿,所述第二支撐桿的中部固定連接有一吊桿,所述吊桿下連接有一磨邊治具,所述磨邊治具由一夾具及一磨邊輪構成,所述磨邊輪通過第二螺栓固定于夾具內,所述磨邊輪的中央為一凹槽,所述磨邊輪的下方設有一頂壓裝置,所述頂壓裝置的邊沿設有一環形凸起結構,所述環形凸起結構的尺寸與所述磨邊輪凹槽的尺寸大小相同,所述頂壓裝置下連接有一啟動裝置,所述第一支撐桿與所述第二支撐桿為可移動連接。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蒸籠蓋制作用磨邊治具,解決了現有蒸籠蓋邊緣鋒利,使用不安全的現狀,且生產效率高,便于企業發展。
【專利說明】一種蒸籠蓋制作用磨邊治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蒸籠蓋制作治具,具體涉及一種蒸籠蓋制作用磨邊治具。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鋁蓋均采用大型設備加工制作而成,其主要設備注塑、沖壓模具等,這樣的生產方式雖然量大,但要想提高其生產效率及產量,其耗費的生產成本也非常高,所以這種生產方式這在小型企業中是很難運行的,投資風險也較大;所以急需設計出一種結構簡單、投入成本低的設備來生產加工鋁蓋,以便企業穩步發展。
[0003]申請號為201110269043.6的中國專利公開了名稱為“用于制作鋁蓋的兩次拉伸成型模具”,包括上、下模座和驅動機構,在上模座上設有上模凸模,在下模座上設有下模凹模,設置在上模凸??涨粌鹊纳夏M屏闲就ㄟ^上模推料桿與打料桿相連,在上模推料芯的空腔內設有上模沖頭;在下模凹模的空腔內依次設有環形的下模推料芯、下模二次推料芯,在下模二次推料芯的空腔內設有下模拉伸凸模,其保證了瓶蓋成型的效果及生產效率,但其結構較復雜,耗費成本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蒸籠蓋制作用磨邊治具,解決現有蒸籠蓋邊緣鋒利,使用不安全的現狀,且生產效率高,便于企業發展。
[0005]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蒸籠蓋制作用磨邊治具,包括操作平臺,所述操作平臺上設有第一支撐桿,所述第一支撐桿通過第一螺栓連接有第二支撐桿,所述第二支撐桿的中部固定連接有一吊桿,本實用新型的改進之處在于,所述吊桿下連接有一磨邊治具。
[0006]進一步的,所述磨邊治具由一夾具及一磨邊輪構成,所述磨邊輪通過第二螺栓固定于夾具內。
[0007]進一步的,所述磨邊輪的中央為一凹槽。
[0008]進一步的,所述磨邊輪的下方設有一頂壓裝置。
[0009]進一步的,所述頂壓裝置的邊沿設有一環形凸起結構,所述環形凸起結構的尺寸與所述磨邊輪凹槽的尺寸大小相同。
[0010]進一步的,所述頂壓裝置下連接有一啟動裝置。
[0011]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撐桿與所述第二支撐桿為可移動連接。
[001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蒸籠蓋制作用磨邊治具,在磨邊輪中央設置凹槽,在磨邊輪下方設置頂壓裝置,很好的將鋁蓋的邊緣磨圓,解決了現有蒸籠蓋邊緣鋒利,使用不安全的現狀,且通過一啟動裝置連接頂壓裝置,操作速率快、生產效率高,便于企業發展。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蒸籠蓋制作用磨邊治具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磨邊治具的結構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蒸籠蓋制作用磨邊治具,解決了現有蒸籠蓋邊緣鋒利,使用不安全的現狀,且生產效率高,便于企業發展。
[0017]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绢I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8]結合圖1、圖2,一種蒸籠蓋制作用磨邊治具,包括操作平臺1,所述操作平臺I上設有第一支撐桿2,所述第一支撐桿2通過第一螺栓3連接有第二支撐桿4,所述第二支撐桿4的中部固定連接有一吊桿5,本實用新型的改進之處在于,所述吊桿5下連接有一磨邊治具,所述磨邊治具由一夾具6及一磨邊輪11構成,所述磨邊輪11通過第二螺栓13固定于夾具6內,所述磨邊輪11的中央為一凹槽12,所述磨邊輪11的下方設有一頂壓裝置7,所述頂壓裝置7的邊沿設有一環形凸起結構8,所述環形凸起結構8的尺寸與所述磨邊輪凹槽12的尺寸大小相同,所述頂壓裝置7下連接有一啟動裝置,所述第一支撐桿2與所述第二支撐桿4為可移動連接。
[0019]正常工作時,將鋁蓋初成品放置于頂壓裝置的環形凸起結構8上,開啟啟動裝置,同時由第二支撐桿4控制方向,使得磨邊輪凹槽12與頂壓裝置的環形凸起結構8疊合,而將鋁蓋初成品的鋒邊磨平。
[0020]通過以上描述可知,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蒸籠蓋制作用磨邊治具,在磨邊輪中央設置凹槽,在磨邊輪下方設置頂壓裝置,很好的將鋁蓋的邊緣磨圓,解決了現有蒸籠蓋邊緣鋒利,使用不安全的現狀,且通過一啟動裝置連接頂壓裝置,操作速率快、生產效率高,便于企業發展。
[0021]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蒸籠蓋制作用磨邊治具,包括操作平臺,所述操作平臺上設有第一支撐桿,所述第一支撐桿通過第一螺栓連接有第二支撐桿,所述第二支撐桿的中部固定連接有一吊桿,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桿下連接有一磨邊治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蒸籠蓋制作用磨邊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磨邊治具由一夾具及一磨邊輪構成,所述磨邊輪通過第二螺栓固定于夾具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蒸籠蓋制作用磨邊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磨邊輪的中央為一凹槽。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蒸籠蓋制作用磨邊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磨邊輪的下方設有一頂壓裝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蒸籠蓋制作用磨邊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頂壓裝置的邊沿設有一環形凸起結構,所述環形凸起結構的尺寸與所述磨邊輪凹槽的尺寸大小相同。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蒸籠蓋制作用磨邊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頂壓裝置下連接有一啟動裝置。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蒸籠蓋制作用磨邊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桿與所述第二支撐桿為可移動連接。
【文檔編號】B24B9/04GK203696642SQ201320596768
【公開日】2014年7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6日
【發明者】李均泉 申請人:羅定市恒兆蒸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