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的鑄件打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改進的鑄件打磨機,其屬于鑄造輔助設備領域。機頭上設置連接電機的軸,軸上依次安裝墊片A、墊片B、金剛石圓鋸片和鎖緊塊;墊片A為圓形墊片,厚度為金剛石圓鋸片的2-3倍,金剛石圓鋸片直徑為墊片A的3-4倍;墊片B為圓形墊片,安裝在墊片A和金剛石圓鋸片之間,墊片B厚度與金剛石圓鋸片相同,墊片B的直徑小于金剛石圓鋸片直徑且大于墊片A直徑。采用金剛石圓鋸片替代角磨片,打磨速度快,金剛石圓鋸片耐用,去邊打磨過程中,被打掉的邊緣多為長條狀金屬塊,可以回收再利用。采用金剛石圓鋸片進行打磨,同等工況下,每片金剛石圓鋸片可以替代30片左右的角磨片,磨損的金剛石圓鋸片可做墊片B使用。
【專利說明】改進的鑄件打磨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改進的鑄件打磨機,其屬于鑄造輔助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0002]角磨機,又稱研磨機或盤磨機,是用于玻璃鋼切削和打磨的一種磨具。角磨機是一種利用玻璃鋼切削和打磨的手提式電動工具,主要用于切割、研磨及刷磨金屬與石材等,角磨機采用砂輪片進行工作。鑄造行業中,鑄件需要進行去邊和打磨,常規工藝是使用角磨機配合角磨片進行打磨,打磨后存在問題,鑄件邊緣是被磨掉的,所以都變成了粉末狀金屬屑,并且角磨片磨損快,成本高。
【發明內容】
[0003]鑒于已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發明提供改進的鑄件打磨機,采用金剛石圓鋸片替代角磨片,打磨速度快,金剛石圓鋸片耐用,去邊打磨過程中,被打掉的邊緣多為長條狀金屬塊,可以回收再利用。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改進的鑄件打磨機,包括機身和機頭,機身內置電機,機頭上設置連接電機的軸,軸上依次安裝墊片A、墊片B、金剛石圓鋸片和鎖緊塊;墊片A為圓形墊片,厚度為金剛石圓鋸片的2-3倍,金剛石圓鋸片直徑為墊片A的3-4倍;墊片B為圓形墊片,安裝在墊片A和金剛石圓鋸片之間,墊片B厚度與金剛石圓鋸片相同,墊片B的直徑小于金剛石圓鋸片直徑且大于墊片A直徑。所述墊片B與金剛石圓鋸片同軸壓緊貼合;墊片A與墊片B同軸壓緊貼合。所述墊片B為報廢的金剛石圓鋸片打磨掉鋸齒后的圓環部分。
[0005]墊片A保證打磨機在工作過程中機頭和金剛石圓鋸片的平衡度。墊片B保證金剛石圓鋸片在工作過程中不發生變形,僅使用金剛石圓鋸片進行打磨,會造成崩裂損壞。
[0006]采用上述方案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術方案采用金剛石圓鋸片替代角磨片,打磨速度快,金剛石圓鋸片耐用,去邊打磨過程中,被打掉的邊緣多為長條狀金屬塊,可以回收再利用。采用金剛石圓鋸片進行打磨,同等工況下,每片金剛石圓鋸片可以替代30片左右的角磨片,磨損的金剛石圓鋸片可做墊片B使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改進的鑄件打磨機的結構視圖。
[0008]圖中:1、金剛石圓鋸片,2、墊片B,3、墊片A,4、軸,5、鎖緊塊,6、機身。
【具體實施方式】
[0009]為深入了解改進的鑄件打磨機的結構,結合圖1說明如下:
改進的鑄件打磨機,包括機身6和機頭,機身內置電機,機頭上設置連接電機的軸4,軸4上依次安裝墊片A3、墊片B2、金剛石圓鋸片I和鎖緊塊5 ;墊片A3為圓形墊片,厚度為金剛石圓鋸片I的2-3倍,金剛石圓鋸片I直徑為墊片A3的3-4倍;墊片B2為圓形墊片,安裝在墊片A3和金剛石圓鋸片I之間,墊片B2厚度與金剛石圓鋸片I相同,墊片B2的直徑小于金剛石圓鋸片I直徑且大于墊片A3直徑。所述墊片B2與金剛石圓鋸片I同軸壓緊貼合;墊片A3與墊片B2同軸壓緊貼合。所述墊片B2為報廢的金剛石圓鋸片I打磨掉鋸齒后的圓環部分。
[0010]采用金剛石圓鋸片替代角磨片,打磨速度快,金剛石圓鋸片耐用,去邊打磨過程中,被打掉的邊緣多為長條狀金屬塊,可以回收再利用。采用金剛石圓鋸片進行打磨,同等工況下,每片金剛石圓鋸片可以替代30片左右的角磨片,磨損的金剛石圓鋸片可做墊片B使用。
【權利要求】
1.改進的鑄件打磨機,包括機身(6)和機頭,機身內置電機,機頭上設置連接電機的軸(4),其特征在于:軸(4)上依次安裝墊片A(3)、墊片B (2)、金剛石圓鋸片(I)和鎖緊塊(5);墊片A(3)為圓形墊片,厚度為金剛石圓鋸片(I)的2-3倍,金剛石圓鋸片(I)直徑為墊片A (3)的3-4倍;墊片B (2)為圓形墊片,安裝在墊片A (3)和金剛石圓鋸片(I)之間,墊片B (2)厚度與金剛石圓鋸片(I)相同,墊片B (2)的直徑小于金剛石圓鋸片(I)直徑且大于墊片A (3)直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的鑄件打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墊片B(2)與金剛石圓鋸片(I)同軸壓緊貼合;墊片A (3)與墊片B (2)同軸壓緊貼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的鑄件打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墊片B(2)為報廢的金剛石圓鋸片(I)打磨掉鋸齒后的圓環部分。
【文檔編號】B24B9/06GK104015111SQ201410275051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9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19日
【發明者】馬廣華, 王振杰 申請人:大連金河鑄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