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鐵轉子壓制工藝的加料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磁鐵轉子壓制工藝的加料系統,其包括儲料漏斗及進料裝置,所述進料裝置包括一料盒、一底板、一固定于底板上供料盒移動的滑軌及一推動所述料盒沿滑軌移動的前推驅動裝置,所述料盒為上下敞口的盒體,所述料盒內設置有向前或向后旋轉的料盒攪拌棒,料盒處于滑軌的第一位置時正對儲料漏斗的出料口下方,料盒處于導軌的第二位置時正對模具的入料口,所述底板在導軌的第二位置開有送料口。應用本發明后,操作工不需要對壓機進行人工加料,只需按下自動啟動按鈕及取下壓制完成的產品就可完成整個加工流程,加快了生產節奏,提高了生產效率,大大節約了人力資源。
【專利說明】磁鐵轉子壓制工藝的加料系統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轉子制造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轉子壓制工藝中的加料系統技術領 域。
【背景技術】
[0002] 轉子是水泵的常用部件,其重要的組成結構為帶有永磁體的轉子本體,也稱為磁 鐵轉子;磁鐵轉子的初成型工藝稱為壓制工藝,往壓制模具內加入磁鐵粉末,通過磁場壓機 施加壓力,將磁鐵粉末壓制成所需的形狀;傳統的操作工藝為:操作工人為將磁鐵粉末放 入壓制模具的內腔,按下磁場壓機的自動壓制按鈕,壓制完成后將產品取出,放好。由于壓 制過程需要人為加料,所以一臺磁場壓機需一名操作工專門操作,且人為加料不易控制加 料量,導致每次加料的分量不一,容易使產品尺寸不穩定,為提高生產效率,節約人力資源, 穩定產品尺寸,需對設備作出新的改進和設計。
【發明內容】
[0003]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磁鐵轉子壓制工藝中的全自動加料設備,以提高生產 效率、節約人力資源。
[0004]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磁鐵轉子壓制工藝的加料系統, 其包括儲料漏斗及進料裝置,所述進料裝置包括一料盒、一底板、一固定于底板上供料盒移 動的滑軌及一推動所述料盒沿滑軌移動的前推驅動裝置,所述料盒為上下敞口的盒體,所 述料盒內設置有向前或向后旋轉的料盒攪拌棒,料盒處于滑軌的第一位置時正對儲料漏斗 的出料口下方,料盒處于導軌的第二位置時正對模具的入料口,所述底板在導軌的第二位 置開有送料口。
[0005] 優選地,所述前推驅動裝置為氣缸,氣缸的活塞桿固定連接于料盒的一端。
[0006] 具體來說,所述料盒內設置有至少一條與導軌方向垂直的料盒攪拌棒,料盒攪拌 棒的轉軸水平地從內至外穿過料盒盒壁,且在盒壁外的一端設置有齒輪,滑軌的外側設置 有齒條,齒條與齒輪相互嚙合,料盒上固定連接有一攪拌驅動裝置,齒條與攪拌驅動裝置的 活塞桿連接在一起,活塞桿的前后往復運動帶動齒條前后往復運動,使與齒條嚙合的齒輪 轉動,帶動料盒攪拌棒向前或向后旋轉。
[0007] 優選地,所述料盒攪拌棒圍繞水平轉軸設置有十字形槳葉,槳葉的橫向寬度略小 于料盒的寬度。
[0008] 優選地,當料盒到達導軌的第二位置時,所述攪拌驅動裝置驅動料盒攪拌棒旋轉。
[0009] 優選地,所述料盒內設置有兩條料盒攪拌棒,相互平行。
[0010] 優選地,所述儲料漏斗內設置有一由電機驅動的攪拌桿,攪拌桿桿體上部為柱狀, 攪拌桿桿體下部為螺紋段,且螺紋段向下延伸進入儲料漏斗的管形出料口中,螺紋段外沿 與出料口內壁形成動配合。
[0011] 攪拌桿桿體上部設置有攪拌槳葉。
[0012] 應用本發明后,操作工不需要對壓機進行人工加料,只需按下自動啟動按鈕及取 下壓制完成的產品就可完成整個加工流程,本發明加快了生產節奏,提高了生產效率;對比 人為加料,裝置的自動加料分量更加均勻、穩定,每次加料的重量偏差小;一個操作工可以 同時操作至少2臺壓機,大大節約了人力資源。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 圖1是本發明整體結構的立面圖。
[0014] 圖2是進料裝置與模具的示意圖。
[0015] 圖3是進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6] 圖4是料盒內攪拌棒的結構示意圖。
[0017] 圖5是料盒攪拌棒的驅動結構示意圖。
[0018] 圖6是儲料漏斗的結構示意圖。
[0019] 圖中:1.壓機外殼,2.上模模沖,3.下模模沖,4.凹模,5.進料裝置,6.儲料漏 斗,7.攪拌桿,8.電機,9.支架,10.前推氣缸,11.料盒,12.底板,13.攪拌氣缸,14.齒輪, 15.齒條,16.料盒攪拌棒,17.儲料漏斗,18送料口,19滑軌。
【具體實施方式】
[0020] 如圖1所示為本發明的磁鐵轉子壓制工藝的加料系統,作為最基本的結構,其包 括儲料漏斗17及進料裝置5。如圖2?3所示,進料裝置5包括料盒11、底板12、固定于底 板上的滑軌19及推動料盒11沿滑軌移動的前推驅動裝置。如圖5所示,料盒11為上下敞 口的矩形盒體,料盒的一端設置有供驅動裝置連接的掛耳。當料盒11處于如圖2及圖3所 示的滑軌的第一位置時,其正對儲料漏斗17的出料口下方,可接收來自儲料漏斗的物料。 當料盒11被送至滑軌的另一端的第二位置時正對模具的入料口,底板12在導軌的第二位 置開有送料口 18,這樣料盒中的物料可以直接從送料口掉落模具入料口中。
[0021] 作為優選的方式,所述前推驅動裝置為前推氣缸10,前推氣缸10的活塞桿固定連 接于料盒11的一端。
[0022] 料盒11內設置有兩條與導軌方向垂直的水平的料盒攪拌棒16,料盒攪拌棒16的 轉軸從內至外穿過料盒盒壁,且在盒壁外的一端設置有齒輪14。該齒輪外形可以是直接由 模具成形于攪拌棒外側端,也可以是通過焊接或其它方式固定連接于攪拌棒外側端。滑軌 的外側設置有齒條15,齒條15與齒輪14相互嚙合。料盒外固定有一攪拌驅動裝置,在本例 中該攪拌驅動裝置為一攪拌小氣缸,齒條15與攪拌小氣缸的活塞桿連接在一起,活塞桿的 前后往復運動帶動齒條15前后往復運動,使與齒條嚙合的齒輪14轉動,從而使活料盒攪拌 棒向前或向后旋轉。如圖4所示,料盒攪拌棒16圍繞其水平轉軸設置有十字形槳葉,槳葉 的橫向寬度略小于料盒的寬度,以擴大槳葉的作用面積,將料盒內的料粉向前推送。
[0023] 如圖6所示,儲料漏斗17內設置有一由電機8驅動的攪拌桿7。攪拌桿7桿體上 部為柱狀,攪拌桿桿體下部為螺紋段,且螺紋段向下延伸進入儲料漏斗的管形出料口中,螺 紋段外沿與出料口內壁形成動配合。攪拌桿桿體上部設置有攪拌槳葉。攪拌槳葉可以設置 成一字型或十字型槳葉。
[0024] 儲料漏斗17中盛裝有磁鐵粉末,操作啟動時,攪拌桿7轉動,攪拌槳葉攪拌漏斗內 的粉料,使粉料產生一定的流動性,料粉沿著攪拌桿螺紋段被帶出儲料漏斗外進入進料裝 置的料盒中。前推氣缸啟動將料盒推到送料口 18處,此時攪拌氣缸啟動,通過齒輪與齒條 的嚙合驅動料盒內的攪拌棒轉動,使料粉從送料口滑落到模具內。
[0025] 攪拌小氣缸攪拌來回至少3次后,停止,前推氣缸退回到原位,并對壓機發出啟動 信號使壓機啟動,上模模沖與下模模沖相對壓;壓制完成后,操作人員只需將壓制口取出, 機器自動重復上述動作。
【權利要求】
1. 磁鐵轉子壓制工藝的加料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儲料漏斗及進料裝置,所述進料 裝置包括一料盒、一底板、一固定于底板上供料盒移動的滑軌及一推動所述料盒沿滑軌移 動的前推驅動裝置,所述料盒為上下敞口的盒體,所述料盒內設置有向前或向后旋轉的料 盒攪拌棒,料盒處于滑軌的第一位置時正對儲料漏斗的出料口下方,料盒處于導軌的第二 位置時正對模具的入料口,所述底板在導軌的第二位置開有送料口。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磁鐵轉子壓制工藝的加料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推驅動 裝置為氣缸,氣缸的活塞桿固定連接于料盒的一端。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磁鐵轉子壓制工藝的加料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盒內設 置有至少一條與導軌方向垂直的料盒攪拌棒,料盒攪拌棒的轉軸水平地從內至外穿過料盒 盒壁,且在盒壁外的一端設置有齒輪,滑軌的外側設置有齒條,齒條與齒輪相互嚙合,料盒 上固定連接有一攪拌驅動裝置,齒條與攪拌驅動裝置的活塞桿連接在一起,活塞桿的前后 往復運動帶動齒條前后往復運動,使與齒條嚙合的齒輪轉動,帶動料盒攪拌棒向前或向后 旋轉。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磁鐵轉子壓制工藝的加料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盒攪拌 棒圍繞水平轉軸設置有十字形槳葉,槳葉的橫向寬度略小于料盒的寬度。
5.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磁鐵轉子壓制工藝的加料系統,其特征在于:當料盒到達導 軌的第二位置時,所述攪拌驅動裝置驅動料盒攪拌棒旋轉。
6.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磁鐵轉子壓制工藝的加料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盒內設 置有兩條料盒攪拌棒,相互平行。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磁鐵轉子壓制工藝的加料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料漏斗 內設置有一由電機驅動的攪拌桿,攪拌桿桿體上部為柱狀,攪拌桿桿體下部為螺紋段,且螺 紋段向下延伸進入儲料漏斗的管形出料口中,螺紋段外沿與出料口內壁形成動配合。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磁鐵轉子壓制工藝的加料系統,其特征在于:攪拌桿桿體上 部設置有攪拌槳葉。
【文檔編號】B22F3/02GK104117671SQ201410367444
【公開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9日
【發明者】梁中成, 梁中凱, 鄭奎永 申請人:江門市中磁機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