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除塵拋光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除塵拋光機,其包括固定基座,安裝在所述固定基座上的拋光輪,安裝在所述拋光輪下方的工作臺,所述拋光輪與所述工作臺可相向運動,以使所述工作臺上的工件與所述拋光輪相接觸,還包括封閉所述固定基座的防塵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塵罩通過管道與除塵裝置(30)的進氣口(31)連通,所述除塵裝置(30)具有一密封腔室,其上設置至少一個出氣口(32),以及使氣體由所述進氣口(31)朝向所述出氣口(32)流動的抽氣裝置(33),所述出氣口(32)上設置有濾塵組件(34),以及用于將所述濾塵組件(34)內側的灰塵震落的反吹裝置(50)。
【專利說明】一種除塵拋光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衛浴產品的除塵拋光機,特別適用于曲面產品拋光,屬于拋光機【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拋光是機加工中一種常用的工件表面處理工序,用于降低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并獲得光滑的表面,而在拋光過程中會逐漸產生大量的粉塵,粉塵一方面污染環境,影響操作工的身體健康,例如長期在粉塵環境下工作易患塵肺,和呼吸道疾病等;另一方面在高溫環境下粉塵有可能會發生爆炸,進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粉塵不容易收集清掃,一般為了防止車間內粉塵彌漫,一般采用使用防塵罩將拋光機整體罩住,從而達到隔離粉塵的目的。為了收集所述防塵罩內的粉塵,中國專利CN101015906公開了一種新型拋光機吸塵罩,通過在吸塵罩的一側設置進風口,并在對側設置出風口,將粉塵由出風口處吹出并收集,這種拋光機吸塵罩存在以下缺陷,1.為保證粉塵能夠進入出風口,需要保證所述拋光機吸塵罩的氣密性,否則粉塵容易缺口或連接處逸出,除塵效果不好;2.氣流不能有效消除防塵罩邊角處的粉塵,且容易在拋光機的背部氣流不能經過的地方聚集;3.收集粉塵的過程中,粉塵會在防塵罩內部彌漫,并附著在工件表面和拋光輪上,從而影響拋光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的拋光機除塵效果差,不能有效清除粉塵,且粉塵容易在工件表面和拋光輪上附著影響拋光效果的技術問題。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除塵拋光機,包括固定基座,安裝在所述固定基座上的拋光輪,安裝在所述拋光輪下方的工作臺,所述拋光輪與所述工作臺可相向運動,以使所述工作臺上的工件與所述拋光輪相接觸,還包括封閉所述固定基座的防塵罩,所述防塵罩通過管道與除塵裝置的進氣口連通,所述除塵裝置具有一密封腔室,其上設置至少一個出氣口,以及使氣體由所述進氣口朝向所述出氣口流動的抽氣裝置,所述出氣口上設置有濾塵組件,以及用于將所述濾塵組件內側的灰塵震落的反吹裝置。
[0005]上述除塵拋光機中,所述濾塵組件為除塵濾袋,所述除塵濾袋的一端為封口,其開放的一端與所述出氣口的邊緣密封連接。
[0006]上述除塵拋光機中,所述反吹裝置包括開口朝向所述濾塵組件的反吹管,以及形成反吹氣流的氣流形成組件,所述氣流形成組件使反吹氣流由所述反吹管吹向所述濾塵組件,。
[0007]上述除塵拋光機中,所述氣流形成組件包括壓縮空氣儲罐和連通所述壓縮空氣儲罐與所述反吹管的脈沖閥。
[0008]上述除塵拋光機中,所述濾塵組件設置為若干個,所述反吹管設置朝向每一個所述濾塵組件開口的分支管。
[0009]上述除塵拋光機中,所述進氣口設置在所述除塵裝置的下端,所述出氣口設置在所述除塵裝置的頂部。
[0010]上述除塵拋光機中,所述除塵裝置的密封腔室底部設有集塵抽屜。
[0011]上述除塵拋光機中,所述拋光輪安裝于可移動機架上,沿所述拋光輪的軸向設置在所述拋光輪下方的至少兩個工位臺,所述工位臺上安裝用于卡緊待加工工件的卡具,所述拋光輪在所述可移動機架的帶動下可相對所述工位臺水平往復移動以切換工位,所述工位臺在旋轉驅動機構的驅動下可周向旋轉。
[0012]上述除塵拋光機中,所述可移動機架上還包括驅動所述拋光輪沿其軸向往復運動的平移機構,適于所述拋光輪在其軸向上相對所述待加工工件往復摩擦,所述平移機構包括與拋光輪的支撐件固定連接的滑塊,所述滑塊滑動設置在橫向導軌上,所述橫向導軌固定連接于所述可移動機架上,還包括驅動所述滑塊沿所述橫向導軌運動的驅動電機。
[0013]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相比于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
[0014]本實用新型的除塵拋光機中,防塵罩與除塵裝置連通,除塵裝置的出氣口上設置有濾塵組件,反吹裝置從除塵裝置的出氣口外側向所述濾塵組件吹入空氣,用于使所述濾塵組件產生震動,從而將附著在所述濾塵組件上的灰塵震落,由于所述反吹裝置的設置,使所述濾塵組件不會堵塞影響氣流通過,且除塵裝置是由抽氣機帶動氣流由進氣口處流向出氣口,相比于現有技術中在進氣口將氣流吹向出氣口的除塵方向相比不需要保證防塵罩的氣密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除塵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氣流形成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3是出氣口的剖視圖;
[0019]圖4是圖3的俯視圖。
[0020]附圖標記說明
[0021]30-除塵裝置;31-進氣口 ;32_出氣口 ;33_抽氣裝置;34-濾塵組件;50-反吹裝置;51_反吹管;52_氣流形成組件;521_壓縮空氣儲罐;522_脈沖閥;511_分支管;35_集塵抽屜。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除塵拋光機詳細說明。
[0023]實施例1
[0024]如圖1-4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除塵拋光機,包括固定基座,安裝在所述固定基座上的拋光輪,安裝在所述拋光輪下方的工作臺,所述拋光輪與所述工作臺可相向運動,以使所述工作臺上的工件與所述拋光輪相接觸,還包括封閉所述固定基座的防塵罩,所述防塵罩通過管道與除塵裝置30的進氣口 31連通,所述除塵裝置30具有一密封腔室,其上設置至少一個出氣口 32,以及使氣體由所述進氣口 31朝向所述出氣口 32流動的抽氣裝置33,所述出氣口 32上設置有濾塵組件34,以及用于將所述濾塵組件34內側的灰塵震落的反吹裝置50,除塵裝置30將防塵罩內產生的粉塵吸入,粉塵在氣流推動下由進氣口 31流向出氣口 32,在所述出氣口 32處被濾塵組件34阻擋,濾塵組件34能夠隔離粉塵,但允許氣流通過,為防止粉塵在濾塵組件34上聚集,還設置了反吹裝置50,該反吹裝置50所述出氣口32外側吹入所述除塵裝置30,用于使所述濾塵組件34產生震動,從而將附著在所述濾塵組件34上的灰塵震落,由于所述反吹裝置50的設置,使所述濾塵組件34不會堵塞影響氣流通過。
[0025]作為一種實施方式,所述濾塵組件34為除塵濾袋,所述除塵濾袋的一端為封口,其開放的一端與所述出氣口 32的邊緣密封連接,顯然,所述濾塵組件34并不限于除塵濾袋一種設置方式,還可以是能夠阻止粉塵通過,并允許氣流通過的濾網,其封閉所述出氣口31。
[0026]以下結合圖2詳細說明本實施例中反吹裝置50的設置方式:
[0027]在本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所述反吹裝置50包括開口朝向所述濾塵組件34的反吹管51,以及形成反吹氣流的氣流形成組件52,所述氣流形成組件52使反吹氣流由所述反吹管51吹向所述濾塵組件34,由于所述反吹管51直接朝向所述濾塵組件34吹風,作為一種實施方式,所述反吹裝置50靠近所述出氣口 31設置。
[0028]具體地,如圖2-4所示,所述氣流形成組件52包括壓縮空氣儲罐521和連通所述壓縮空氣儲罐521與所述反吹管51的脈沖閥522,脈沖閥522控制所述壓縮空氣儲罐521內的壓縮空氣的釋放,這樣壓縮氣體受控的從所述反吹管51朝向所述濾塵組件34噴射,壓縮氣體攜帶較大的動能,能夠將所述濾塵組件34上積聚的粉塵吹散。
[0029]以下結合圖3詳細說明本實施例中濾塵組件34的設置方式:
[0030]在本實施例中,如圖2-4所示,所述濾塵組件34設置為若干個,所述反吹管51設置朝向每一個所述濾塵組件34開口的分支管511,作為一種實施方式,所述出氣口 31處設置帶孔的法蘭盤,所述法蘭盤上每一個開口通過所述濾塵組件34連接,而反吹管51朝向每一個所述濾塵組件34設置分支管511,多個所述率塵組件34的設置擴大了出氣面積,提高除塵效率。
[0031]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所述進氣口 31設置在所述除塵裝置的下端,所述出氣口 32設置在所述除塵裝置的頂部。
[0032]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所述除塵裝置30的密封腔室底部設有集塵抽屜35,由所述濾塵組件34上過濾出的粉塵和所述反吹裝置50震落的粉塵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降落到所述密封腔室的底部的集塵抽屜35中,通過抽拉集塵抽屜35即可將粉塵清理。
[0033]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拋光輪安裝于可移動機架上,沿所述拋光輪的軸向設置在所述拋光輪下方的至少兩個工位臺,所述工位臺上安裝用于卡緊待加工工件的卡具,所述拋光輪在所述可移動機架的帶動下可相對所述工位臺水平往復移動以切換工位,所述工位臺在旋轉驅動機構的驅動下可周向旋轉,兩個所述工位臺在可移動機架的帶動下可相對所述工位臺往復移動,相比于現有技術中圓盤式切換工位的方式,占地面積小。
[0034]具體地,所述可移動機架上還包括驅動所述拋光輪沿其軸向往復運動的平移機構,適于所述拋光輪在其軸向上相對所述待加工工件往復摩擦,所述平移機構包括與拋光輪的支撐件固定連接的滑塊,所述滑塊滑動設置在橫向導軌上,所述橫向導軌固定連接于所述可移動機架上,還包括驅動所述滑塊沿所述橫向導軌運動的驅動電機,所述支撐件與拋光輪的轉軸通過軸承連接,其上的滑塊受減速電機啟動沿所述橫向導軌往復運動,從而帶動所述拋光輪橫向平移,與所述工件摩擦接觸,從而使拋光效率更高,并取得更好的拋光效果。
[0035]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實用新型創造的保護范圍之中。
【權利要求】
1.一種除塵拋光機,包括固定基座,安裝在所述固定基座上的拋光輪,安裝在所述拋光輪下方的工作臺,所述拋光輪與所述工作臺可相向運動,以使所述工作臺上的工件與所述拋光輪相接觸,還包括封閉所述固定基座的防塵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塵罩通過管道與除塵裝置(30)的進氣口(31)連通,所述除塵裝置(30)具有一密封腔室,其上設置至少一個出氣口(32),以及使氣體由所述進氣口(31)朝向所述出氣口(32)流動的抽氣裝置(33),所述出氣口(32)上設置有濾塵組件(34),以及用于將所述濾塵組件(34)內側的灰塵震落的反吹裝置(5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除塵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濾塵組件(34)為除塵濾袋,所述除塵濾袋的一端為封口,其開放的一端與所述出氣口(32)的邊緣密封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除塵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吹裝置(50)包括開口朝向所述濾塵組件(34)的反吹管(51),以及形成反吹氣流的氣流形成組件(52),所述氣流形成組件(52)使反吹氣流由所述反吹管(51)吹向所述濾塵組件(34)。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除塵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氣流形成組件(52)包括壓縮空氣儲罐(521)和連通所述壓縮空氣儲罐(521)與所述反吹管(51)的脈沖閥(522)。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種除塵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濾塵組件(34)設置為若干個,所述反吹管(51)設置朝向每一個所述濾塵組件(34)開口的分支管(511)。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除塵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口(31)設置在所述除塵裝置的下端,所述出氣口(32)設置在所述除塵裝置的頂部。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除塵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塵裝置(30)的密封腔室底部設有集塵抽屜(35)。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除塵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拋光輪安裝于可移動機架上,沿所述拋光輪的軸向設置在所述拋光輪下方的至少兩個工位臺,所述工位臺上安裝用于卡緊待加工工件的卡具,所述拋光輪在所述可移動機架的帶動下可相對所述工位臺水平往復移動以切換工位,所述工位臺在旋轉驅動機構的驅動下可周向旋轉。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除塵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動機架上還包括驅動所述拋光輪沿其軸向往復運動的平移機構,適于所述拋光輪在其軸向上相對所述待加工工件往復摩擦,所述平移機構包括與拋光輪的支撐件固定連接的滑塊,所述滑塊滑動設置在橫向導軌上,所述橫向導軌固定連接于所述可移動機架上,還包括驅動所述滑塊沿所述橫向導軌運動的驅動電機。
【文檔編號】B24B55/06GK204108846SQ201420581504
【公開日】2015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9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9日
【發明者】唐臺英 申請人:黑龍江北鷗衛浴用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