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冶金領域,具體為一種高強度鋼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建筑用的鋼筋加固桿的材料為合金材料,主要用于礦山、邊坡、隧道壩堤等工程進行主動加固。近十年來,加固桿的極限承載力、長度和錨固力的集中度均有穩步增長的趨勢。隨著高層及超高層建筑的崛起,矛頭、隧道、壩堤的興建,加固桿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市場對高強度加固桿的需求增加,為提高工程結構的穩定,高強度加固桿對生產工藝提出新的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高強度鋼的熱處理方法。
具體技術方案為:
高強度鋼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原料加熱到610~650℃,并保溫90~120分鐘,然后加熱到820~850℃,并保溫120~200分鐘得到合金材料,所述的合金材料以質量份數,包括0.25份~0.45份的碳,0.13份~0.35份的硅,0.42份~1.23份的錳,0.57份~1.32份的鉻,0.15份~0.33份的鎳,其余為鐵和不可避免的雜質,總量100份;
將所述的合金材料淬火,淬火后的合金材料的溫度不高于70℃;合金材料再加熱到460~610℃,并保溫180~300分鐘,冷卻后得到高強度鋼。
其中,所述的合金材料還包括0.04份~0.12份的鈮或釩。
所述的冷卻后得到高強度鋼的步驟中,先水冷降溫至380℃以下,再空氣冷卻至常溫。
本發明提供的高強度鋼的制備方法制備得到的高強度鋼不僅可提高支護強度,而且承受沖擊地壓的能力較強,可進一步提高工程結構的穩定,減少鋼材消耗。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理解本發明,下面將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發明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本發明的公開內容的理解更加透徹全面。
實施例1
高強度鋼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原料加熱到610℃,并保溫120分鐘,然后加熱到820℃,并保溫200分鐘得到合金材料,所述的合金材料以質量份數,包括0.45份的碳,0.35份的硅,1.23份的錳,1.32份的鉻,0.15份的鎳,其余為鐵和不可避免的雜質,總量100份;
將所述的合金材料淬火,淬火后的合金材料的溫度不高于70℃;合金材料再加熱到610℃,并保溫180分鐘,冷卻后得到高強度鋼。
其中,所述的合金材料還包括0.04份的鈮。
所述的冷卻后得到高強度鋼的步驟中,先水冷降溫至380℃以下,再空氣冷卻至常溫。
實施例2
高強度鋼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原料加熱到650℃,并保溫90分鐘,然后加熱到850℃,并保溫120分鐘得到合金材料,所述的合金材料以質量份數,包括0.25份的碳,0.35份的硅,0.42份的錳,0.57份的鉻,0.33份的鎳,其余為鐵和不可避免的雜質,總量100份;
將所述的合金材料淬火,淬火后的合金材料的溫度不高于70℃;合金材料再加熱到460℃,并保溫300分鐘,冷卻后得到高強度鋼。
其中,所述的合金材料還包括0.12份的釩。
所述的冷卻后得到高強度鋼的步驟中,先水冷降溫至380℃以下,再空氣冷卻至常溫。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