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對電爐用鋼包進行小修或挖修的砌筑修補方法,屬于電爐用鋼包維修方法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鋼包維修分為大修、中修、小修、挖修等不同維修類別。其中大修和中修需要整體進行維修,大修時將工作襯、永久襯以及水口座磚和吹氬座磚全部拆除,只留鋼殼;中修時拆除全部包壁、渣線、包底工作襯以及水口座磚和吹氬座磚,只保留包壁及包底永久襯,然后重新進行整體砌筑。小修和挖修是局部維修,小修時拆除渣線和包底工作襯及水口座磚和吹氬座磚,只保留包壁工作襯1-11層,砌筑12-19層,包沿用專用包沿澆注料打結,最后安裝水口座磚和吹氬座磚并砌筑包底工作襯,包底四周用包底澆注料進行打結;挖修包括修包沿、渣線局部挖修及更換渣線,只對包沿損壞部位進行修補或者對渣線局部缺陷部位進行挖修以及更換全部渣線。
目前,對電爐用鋼包的砌筑方法是:1-7層采用LB、LG(加厚部位)磚;8-12層采用LS磚;13-18層采用LF磚;19層采用LU磚;包沿覆蓋包沿澆注料;包底采用LD1、LD2(加厚部位)磚。但是鋼包在實際運行中,受諸多因素的影響,渣線工作襯部位局部出現平縫或豎縫以及侵蝕過薄等缺陷的現象時有發生。現場實際問題是,以往實際操作中是把出現平縫、豎縫以及侵蝕過薄等部位全部拆除掉,然后重新進行砌筑。這樣一來,雖然渣線工作襯出現了平縫和豎縫等缺陷,但是出現缺陷的工作襯部位還有一定的安全有效厚度(侵蝕過薄,小于安全有效厚度必須拆除的除外),還有繼續使用的價值尚不至于拆除。全部拆除不但影響了鋼包在線運轉周期,同時也增加了砌筑工作量和耐材成本的消耗,而且也沒有充分實現鋼包運行應遵循的“安全高效,物盡其用”這一原則。因此,如何處理尚有一定使用價值的工作襯部分成為鋼包小修和挖修中長期沒有解決的難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電爐用鋼包小修或挖修的砌筑修補方法,這種砌筑修補方法可以在保證鋼包“安全高效,物盡其用”的基礎上,解決鋼包出現平縫或豎縫的問題,不但可以有效的修補了缺陷部位,而且避免了耐材不必要的消耗,同時也延長了鋼包運轉周期,極大地滿足了鋼包的正常周轉需要。
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電爐用鋼包小修或挖修的砌筑修補方法,它采用以下步驟進行:
a. 鋼包下線后,排除中修包和大修包,選擇需要渣線局部挖修的鋼包;
b.拆除渣線侵蝕過薄部位,保留渣線出現平縫或豎縫的缺陷部位;
c.采用半固化鎂碳質鋼包內襯縫隙修補料,修補料材質與鋼包內襯材質相同;
d.將內襯縫隙殘存的冷鋼、冷渣徹底清理干凈,并且露出原來砌體的底茬;
e.用半固化鎂碳質鋼包內襯縫隙修補料填充在內襯出現縫隙的部位并使之填充飽滿均勻,用手錘打緊,使之緊密、牢固,修補料與原來砌體之間不得有空隙;
f.最后砌筑渣線侵蝕過薄的拆除部位。
上述電爐用鋼包小修或挖修的砌筑修補方法,所述步驟b中對鋼包包壁工作內襯及渣線工作內襯完好部位進行保留和保護。
上述電爐用鋼包小修或挖修的砌筑修補方法,所述步驟c中的半固化鎂碳質鋼包內襯縫隙修補料為半固態材料。
上述電爐用鋼包小修或挖修的砌筑修補方法,所述步驟d中的半固化鋼包內襯縫隙修補料和渣線內襯的材質是一致的,都為鎂碳質。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在鋼包小修和挖修中保留了有利用價值的工作內襯,采用與鋼包內襯材質相同的半固化鎂碳質鋼包內襯縫隙修補料對保留的工作內襯進行修補,修補后進行砌筑。
本發明是電爐鋼包維修的首創,解決了鋼包小修和挖修中長期沒有解決的難題。本方法操作簡單、方便可行,在鋼包砌筑領域均可實施,對延長鋼包在線運轉周期,降低砌筑工作量,同時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做到鋼包運行“物盡其用”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借鑒意義。
本發明具有良好的生產現場實際效果和可觀的經濟效益,能夠滿足生產的正常周轉需要。在正常生產條件下,某企業每個月平均要下線維修3個渣線挖修包,使用本發明的方法后,全年可以節省耐材費用31萬元。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采用以下步驟進行:
(1)鋼包下線后,本方法不對中修包和大修包進行砌筑,只對需要渣線局部挖修的鋼包進行砌筑;
(2)不再拆除渣線出現平縫或豎縫的缺陷部位,只需拆除渣線侵蝕過薄部位;
(3)采用半固化鎂碳質鋼包內襯縫隙修補料;
(4)修補料材質必須和鋼包內襯材質相同;
(5)內襯縫隙殘存的冷鋼、冷渣必須徹底清理干凈并且露出原來砌體的底茬;
(6)用半固化鎂碳質鋼包內襯縫隙修補料填充在內襯出現縫隙的部位并使之填充飽滿均勻、用手錘打緊,使之緊密、牢固,修補料與原來砌體之間不得有空隙,最后砌筑渣線侵蝕過薄拆除部位。
在上述方法中,步驟(1)不得破壞鋼包包壁工作襯及渣線工作襯完好部位。
在上述方法中,步驟(2)只需拆除渣線局部侵蝕過薄部位,對于渣線工作襯出現平縫或豎縫等缺陷但殘存還較厚的部位不予拆除。
在上述方法中,步驟(3)中的半固化鎂碳質鋼包內襯縫隙修補料為半固態材料。
在上述方法中,步驟(4)中的半固化鋼包內襯縫隙修補料和渣線工作襯的材質是一致的,都為鎂碳質。
在上述方法中,步驟(5)和步驟(6)是為了保證修補料和原砌體之間填充結合致密緊固而不至于松動、脫落,最后砌筑拆除部位,從而保證修補效果。
本發明的經濟效益如下:
在正常生產條件下,某企業每個月平均要下線維修3個渣線挖修包。按照以前的方法,挖修一個鋼包(包括渣線鎂碳磚、包沿磚、包沿修補料)發生費用17333元;按照本發明的方法,投入少量的半固化鎂碳質鋼包內襯縫隙修補料可以節省大概1/2的渣線鎂碳磚,按此計算,同樣挖修一個鋼包(包括半固化鎂碳質鋼包內襯縫隙修補料、渣線鎂碳磚、包沿磚、包沿修補料)發生費用8660元;前后對比,發明實施后的新工藝較之前每個鋼包節省耐材費用8673元。全年可以節省耐材費用按以下公式計算:8673元/個包×3(個包)/月×12(個月)=312228元。
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本發明實施前后,在鋼包使用壽命接近或者相當的情況下,所產生的經濟效益是非常顯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