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銅加工鑄造模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銅加工石墨結晶器。
背景技術:
現有的銅加工石墨結晶器結構有很多種,實際使用起來效果差異較大。目前的銅液進入孔大多是直圓孔或直橢圓孔,銅液與孔內壁摩擦系數大,對石墨結晶器的損壞嚴重。同時由于進入孔是直的,銅液進入孔內外壓強一致,不能增加結晶器內銅液壓力,造成銅坯密度疏松、質量偏差,屬于銅加工石墨結晶器較普遍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銅加工石墨結晶器,結構設計合理,有效解決了上述銅坯密度疏松、質量偏差的問題,提高了其使用壽命,經濟耐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銅加工石墨結晶器,包括連為一體的石墨底座與石墨外套,所述石墨底座中心設置定徑石墨棒和開有銅液進入孔,所述定徑石墨棒與石墨外套內壁形成內腔,所述銅液進入孔貫穿整個石墨底座并與所述內腔相連通,所述銅液進入孔呈梯形圓臺狀,進口大出口小。
進一步,所述銅液進入孔圍繞所述定徑石墨棒呈環形均勻分布,有利于銅液進入內腔結晶后各部分密度一致,更耐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結構設計巧妙,尤其是梯形圓臺狀的進入孔,有效減少了銅液流對孔內壁的摩擦,并且增大了銅液流入內腔時的壓力,使銅液結晶時銅坯密度更好,產品合格率提高,提高了石墨結晶器的使用壽命,經濟耐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截面示意圖。
圖中,1、石墨底座,2、石墨外套,3、內腔,4、銅液進入孔,5、定徑石墨棒。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參照圖1與圖2,一種銅加工石墨結晶器,包括石墨底座1、石墨外套2、設置于石墨底座1中心的定徑石墨棒5和布置在四周的銅液進入孔4,定徑石墨棒5與石墨外套內壁形成內腔3,所述銅液進入孔4貫穿整個石墨底座1并與所述內腔3相連通。
所述銅液進入孔4呈梯形圓臺狀,進口大出口小,當銅液流入時先通過大口再從小口流出,產生一定的壓力,使銅液結晶時銅坯密度更好。并且在銅液進入孔4內設置階梯狀,便于銅液緩慢流速均衡,減小對孔內壁的摩擦力。
銅液進入孔4圍繞所述定徑石墨棒5呈環形均勻分布,有利于銅液進入內腔3結晶后各部分密度一致,更耐用。
本發明結構設計合理,有效解決了上述銅坯密度疏松、質量偏差的問題,提高了其使用壽命,經濟耐用。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