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航空用鋁合金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
熔煉步驟:根據需要生產的航空用鋁合金的成分和用量配制原料,將所述原料與電解液混合,在720~750℃下熔煉,待所述原料的50~60wt%熔化后,加入金屬塊浸漬,攪拌30~40min,繼續熔煉至所有物料全部熔化,然后加入鋁合金元素添加劑,扒渣,得到熔體;其中,所述原料與所述電解液的質量比為87~92:8~13,所述金屬塊選自銅塊、鋅塊中的任意一種;
精煉步驟:將所述熔體進行精煉;
鑄造步驟:利用啟鑄料進行預鑄,預鑄時,所述啟鑄料的鑄造體積為目標鑄錠的體積的1/4~1/2,然后利用所述熔體進行填充,得到鑄錠;其中,所述啟鑄料的成分種類與所述熔體的成分種類相同,所述啟鑄料中鋁以外的其余成分的含量均比所述熔體中鋁以外的其余成分的含量低35~50wt%;
退火步驟:將所述鑄錠靜置0~3h,然后加熱至400~440℃,保溫4~6h;
或者將所述鑄錠靜置0~3h,然后加熱到455~495℃,保溫7~25h,再加熱至465~500℃,保溫24~34h。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用鋁合金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包括鋁錠、與所述鋁錠的合金牌號相同的鋁廢料。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用鋁合金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煉步驟中,在配制所述原料之后,在將所述原料與所述電解液混合之前,還包括干燥:將所述原料置于200~300℃下干燥30~50min。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航空用鋁合金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干燥時,所述原料的堆放方式為:體積較小、熔點較低的原料堆放在下部,體積較大、熔點較高的原料堆放在上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用鋁合金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煉步驟中,攪拌時需保持液體上部和液體下部的溫度差在5℃以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用鋁合金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精煉步驟之后,在所述鑄造步驟之前,還包括除氫除雜步驟:利用純度在99.9%以上的保護氣體自所述熔體的底部由下往上吹氣,然后將30~50ppi的泡沫陶瓷板加熱至600~750℃,對所述熔體進行熔體過濾;其中,所述保護氣體選自氮氣、惰性氣體中的一種或多種。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航空用鋁合金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除氫除雜步驟之后,在所述鑄造步驟之前,還包括晶粒細化步驟:往所述熔體中加入變質劑,所述熔體與所述變質劑的質量比為100:0.01~0.03。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用鋁合金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鑄造步驟中,是利用結晶器進行鑄造,所述結晶器外側設有刮水器,所述刮水器的刮水板抵設于所述結晶器的外表面,所述刮水板的抵設位置為所述結晶器中液位高度為45~55mm的位置。
9.一種航空用鋁合金,其特征在于,通過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航空用鋁合金的生產工藝制得。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航空用鋁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空用鋁合金為7XXX系合金或2XXX系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