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金剛菩提子打磨去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a、上板(1)向上移動到最頂端,在下板(2)上放置金剛菩提子;
步驟b、上板(1)向下移動,壓在金剛菩提子上,直到壓力傳感器陣列(3)中感受到的壓力最大值達到壓力閾值;
步驟c、下板(2)沿x向步進運動,在每一個步距內,下板(2)沿y向連續往返運動,監測壓力傳感器感受到的壓力值隨y向變化的關系;
步驟d、尋找壓力傳感器陣列(3)感受到的壓力最大值隨y向不變化的x位置,將下板(2)移動到x位置;
步驟e、獲取壓力傳感器陣列(3)感受到的壓力最大值的壓力傳感器位置坐標,以及上板(1)到下板(2)的距離;
步驟f、調整兩個砂輪(6)的上下前后位置,使得感受到的壓力最大值的壓力傳感器沿x向到兩個砂輪(6)的距離相等,兩個砂輪(6)到上板(1)和下板(2)的距離相等;在此步驟中,兩個砂輪(6)之間的距離為上板(1)到下板(2)距離的0.9-1倍;
步驟g、轉動砂輪(6),并使兩個砂輪沿y向運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剛菩提子打磨去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f中,使得感受到的壓力最大值的壓力傳感器沿x向到兩個砂輪(6)的距離相等,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f1、在第二平移臺(10)位于初始位置時,標定第二升降臺(11)底板到壓力傳感器陣列(3)中基準壓力傳感器的距離;
步驟f2、根據壓力傳感器陣列(3)中各壓力傳感器的位置,確定基準壓力傳感器與感受到的壓力最大值的壓力傳感器之間的距離;
步驟f3、根據上板(1)到下板(2)距離,調整第二升降臺(11),使得兩個砂輪(6)之間的距離為上板(1)到下板(2)距離的0.9-1倍;
步驟f4、根據步驟f1、步驟f2和步驟f3的距離,計算第二平移臺(10)需要調整的距離;
步驟f5、根據步驟f4的計算結果,調整第二平移臺(1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剛菩提子打磨去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f中,使兩個砂輪(6)到上板(1)和下板(2)的距離相等,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f1、在第一升降臺(8)位于初始位置時,標定砂輪(6)到上板(1)的距離;
步驟f2、根據上板(1)到下板(2)距離,計算第一升降臺(8)需要調整的距離;
步驟f3、根據步驟f2的計算結果,調整第一升降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