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軌道交通裝備關鍵零部件模具制造領域,特涉及一種機車柴油機的氣缸套模具成型機。
背景技術:
氣缸套為機車柴油機的配件,該配件較大,現有的技術是采用鐵砂模具澆鑄成型,但鐵砂模具制造工藝較為復雜,制造成本高,且使用過程中,鐵砂模具會產生較多的灰塵,致使車間環境污染嚴重,不利于操作人員的健康。
現有的EPS泡沫主要用于制造EPS板材等其他材料,還未見其應用于制造氣缸套模具的報道。在現有的制造領域,材料制造過程中進水和出水只有一路,不能快速冷卻,且在空腔內的蒸汽出口也只有一路,造成局部溫度可能過高,影響最終產品的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機車柴油機的氣缸套模具成型機。本發明的成型機采用EPS泡沫為原料,生產EPS氣缸套模具。EPS模具在澆鑄后,實物成型后EPS模具氣化消失,沒有灰塵,且EPS材料比較便宜。故本裝置不但顯著降低了環境污染,而且生產成本低、效率高,工人勞動強度低。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機車柴油機的氣缸套模具成型機,包括工作臺、氣流臺、頂板、滑動柱、氣缸套模子、模子夾緊機構以及驅動機構,驅動機構由驅動電機和驅動軸組成,氣流臺由4根滑動柱支撐設置在工作臺上方,頂板安裝在滑動柱頂端,驅動電機設置在頂板中央,其下方連接驅動軸,驅動軸另一端與氣流臺固定連接,模子夾緊機構設置在氣流臺一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流臺包括四個蒸汽進口、第二空腔,第二空腔設置有四個蒸汽出口,四個蒸汽出口分別設置在第二空腔的四個角落;四個蒸汽進口分別連通四個氣流改向口,四個氣流改向口向下與第二空腔內的四個蒸汽出口分別相連,所述的模子夾緊機構用于將氣缸套模子夾緊在第二空腔內。
根據如上所述的機車柴油機的氣缸套模具成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子夾緊機構包括啟動開關、氣缸、活動塊,啟動開關設置在氣流臺外側,啟動開關的氣體輸入口與高壓氣體輸入口連接,啟動開關的氣體輸出口與氣缸的氣體輸入口連接,氣缸的活塞桿與活動塊連接,活動塊設置在第二空腔內。
根據如上所述的機車柴油機的氣缸套模具成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臺包括四路出水管和四路進水管,出水管和進水管之間有第一空腔,所述的四路出水管和四路進水管分別平行設置在第一空腔兩側。
根據如上所述的機車柴油機的氣缸套模具成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缸套模具包括氣缸套外圓柱體、內圓柱體、支撐桿,氣缸套外圓柱體與內圓柱體通過四根支撐桿連接。
根據如上所述的機車柴油機的氣缸套模具成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缸套模子設有多個氣孔塞,每個氣孔塞包括多個孔徑為0.5mm的氣孔。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一是可以有效的加快冷卻速度,提高產品合格率;二是第二空腔內部升溫更加均衡,進而可以讓氣缸套模具的質量更穩定;三是可以降低蒸汽壓力,進一步提高了成品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向剖視圖;
圖3為圖1的B-B向剖視圖;
圖4為圖1的C向視圖;
圖5為氣缸套模子的示意圖;
圖6為氣缸套模子的工作狀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氣缸套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氣缸套模具一半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氣孔塞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工作臺1、出水管2、進水管3、滑動柱4、蒸汽進口5、驅動電機6、驅動軸7、頂板8、蒸汽出口9、第一空腔10、氣流改向口11、氣缸套模子12、第二空腔13、氣流臺14、啟動開關15、氣缸16、活塞桿17、活動塊18、氣缸套外圓柱體19、內圓柱體20、支撐桿21、氣孔塞22、氣孔23。
具體實施方式
名詞解釋:EPS(可發性聚苯乙烯)泡沫是一種熱塑性材料,每立方米體積內含有300-600萬個獨立密閉氣泡,內含空氣的體積為98%以上,具有質輕、價廉、導熱率低、吸水性小、電絕緣性能好、隔音、防震、防潮、成型工藝簡單等優點。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至圖5所示,本發明的機車柴油機的氣缸套模具成型機包括工作臺1、氣流臺14、頂板8、滑動柱4、模子夾緊機構以及驅動機構,驅動機構由驅動電機6和驅動軸7組成,氣流臺14由4根滑動柱4支撐設置在工作臺1上方,頂板8安裝在滑動柱4頂端,驅動電機6設置在頂板8中央,其下方連接驅動軸7,驅動軸7另一端與氣流臺14固定連接,這樣,通過驅動電機6的轉動可帶動氣流臺14沿著4根滑動柱4上下移動。模子夾緊機構設置在氣流臺14一側。
如圖1、圖4和圖6所示,本發明的模子夾緊機構包括啟動開關15、氣缸16、活動塊18,啟動開關15設置在氣流臺14外側,啟動開關15的氣體輸入口與高壓氣體輸入口連接,啟動開關15的氣體輸出口與氣缸16的氣體輸入口連接,氣缸16的活塞桿17與活動塊18連接,活動塊18設置在第二空腔13內。氣缸16沒有動作時,如圖4所示,其靠在一側第二空腔13的一側,當氣缸16動作后,活動塊18在活塞桿17的推動下向前移動,夾緊氣缸套模子12。工作完成后,通過啟動開關15關斷高壓氣體,又恢復到如圖4的狀態。模子夾緊機構用于氣缸套模子12的固定,氣缸套模子12固定和拆卸工件時需要移動,活動塊18重約7-8kg,通過采用高壓氣體設置,現只需掰動啟動開關15(也可設置為手柄),即可輕松移動。
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的工作臺1包括四路出水管2和四路進水管3,出水管2和進水管3之間有第一空腔10,本發明的四路出水管2和四路進水管3分別平行設置在第一空腔10兩側,其最外面的出水管2和進水管3與第一空腔10的邊沿基本平行。這樣做的好處在于,現有的單進單出的冷卻管路,無論水管設置在空腔的任何地方,都有死角不容易出現進出水的對流,故冷卻速度慢,而采用四進四出的冷卻管路后,可以有效的加快冷卻速度使產品合格率由60-70%提高到95-98%。
如圖1、圖3和圖4所示,本發明的氣流臺14包括四個蒸汽進口5、第二空腔13,第二空腔13設置有四個蒸汽出口9,四個蒸汽出口9分別設置在第二空腔13的四個角落。四個蒸汽進口5分別連通四個氣流改向口11,四個氣流改向口11向下與第二空腔13內的四個蒸汽出口9分別相連,這樣蒸汽進口5可分別進入第二空腔13的四個角落,使第二空腔13內部升溫更加均衡,進而可以讓氣缸套模具的質量更穩定,同時使蒸汽壓力由原來單孔進入時的8kg降為2kg,進一步提高了成品率?,F有的單進氣口易導致局部升溫過快,進氣口處的模具容易因高溫而損壞,廢品率高。為了進一步使第二空腔13的溫度更加平穩,本發明氣流臺14的設置更多的蒸汽進口5,如四至九個,其數量根據氣流臺14的大小而定。
由于本發明中,氣缸套模子12較大,第二空腔13的熱蒸汽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將整個氣缸套模子12以及內部加熱,這樣會降低工作效率。為了進一步較少升溫的時間,本發明的氣缸套模子12內可設置多個氣孔塞22,每個氣孔塞22包括多個孔徑為0.5mm的氣孔23,通過在氣缸套模子12設置多個這樣的氣孔塞22,可以使高溫蒸汽進入氣缸套模子12內,降低了升溫的時間。氣孔23的孔徑很小,所以氣孔塞22的設置可以避免蒸汽直接沖出造成局部高溫,影響產品質量,還可以使蒸汽較快彌漫擴散,使升溫過程穩定,提高產品合格率高。
如圖7、圖8所示,本發明中,氣缸套模具包括氣缸套外圓柱體19、內圓柱體20、支撐桿21,氣缸套外圓柱體19與內圓柱體20通過四根支撐桿21連接為一體,如8所示。本發明中,由于氣缸套模具尺寸較大,一次性全部成型較為困難,氣缸套模子12的空腔為半個氣缸套模具,采用兩個半圓柱體在合并成一個整體的氣缸套模子12。
本發明的工作過程是:如圖1、圖5和圖6所示,先將氣缸套模子12夾緊在第二空腔13上,氣缸套模子12內裝滿EPS泡沫顆粒,然后驅動機構驅動氣流臺14向下運動,氣缸套模子12被罩在氣流臺14的第二空腔13內,接著蒸汽閥打開,蒸汽從四個蒸汽進口5經過氣流改向口11、蒸汽出口9分別流向第二空腔13的四個角落,使第二空腔13較為均衡的升溫,同時通過氣孔塞22使氣缸套模子12內部也較快的進入高溫蒸汽,使氣缸套模子12內的EPS泡沫融化成模子的空腔的形狀,最后關閉蒸汽閥,打開進水發,使水流從進水管3經第一空腔10從出水管2流出,快速的將工作臺1的溫度降至常溫,關閉啟動開關15,然后驅動機構驅動氣流臺14向上運動,取出模子內腔中的EPS材料,如采用半圓形氣缸套模子12,則兩次生產的模具組合在一起即為EPS氣缸套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