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機械裝置,尤其涉及一種仿形式鑄造蠟模裝夾裝置。
背景技術:
蠟模精密鑄造,又稱為失蠟鑄造或熔模鑄造,具體鑄造方法是:先把要做的鑄件用蠟料制成模型,并把模型用同種材料焊接到澆口棒上,制成模組(鑄件大時可以單個為一組),在模組表面蘸上耐火涂料(水玻璃或硅溶膠與細砂的混合物),再灑上耐火砂,(沾漿、撒砂要反復數次,使砂層足夠厚),待其干燥固化后,給模組加熱,把蠟料從澆口處脫出,形成空殼,將空殼焙燒,使之成為堅固的模殼,將金屬液體從澆口澆入,冷凝后,就成為金屬鑄件。蠟模在加工完后,需要制成模組,由于蠟模結構復雜,多有曲面結構,采用傳統夾具很難進行夾緊,因此,現有廠家大多不采用夾具進行裝夾而直接制成模組,用于蠟模和澆口棒均不固定,這樣制成的模組位置精度低,導致后續切割、打磨時需要不斷調整方位,耗時長,效率低。鑒于以上缺陷,實有必要設計一種仿形式鑄造蠟模裝夾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仿形式鑄造蠟模裝夾裝置,來解決具有曲面輪廓結構的蠟模很難進行裝夾固定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仿形式鑄造蠟模裝夾裝置,包括配重底座、支撐螺桿、頂板、操作桿、移動板、導向桿、第一彈簧、連接桿、托板、沿所述托板對稱布置的若干件彈性夾緊機構,所述的支撐螺桿位于配重底座上端,所述的支撐螺桿與配重底座螺紋相連,所述的頂板位于支撐螺桿上端,所述的頂板與支撐螺桿螺紋相連,所述的操作桿貫穿頂板,所述的操作桿與頂板間隙相連,所述的移動板位于操作桿下端,所述的移動板與操作桿螺紋相連,所述的導向桿貫穿頂板且位于移動板上端,所述的導向桿與頂板間隙相連且與移動板螺紋相連,所述的第一彈簧位于導向桿外側且位于移動板與頂板之間,所述的第一彈簧與導向桿活動相連且與分別于移動板和頂板活動相連,所述的連接桿位于移動板下端中心處,所述的連接桿與移動板螺紋相連,所述的托板位于連接桿下端,所述的托板與連接桿螺紋相連,所述的彈性夾緊機構貫穿托板,所述的彈性夾緊機構與托板間隙相連;所述的彈性夾緊機構還包括頂桿、擋塊、第二彈簧、球頭,所述的頂桿貫穿托板,所述的頂板與托板間隙相連,所述的擋塊位于頂桿上端,所述的擋塊與頂桿螺紋相連,所述的第二彈簧位于頂桿外側且位于擋塊與托板之間,所述的第二彈簧與頂桿活動相連且分別于擋塊和托板焊接相連,所述的球頭位于頂桿下端,所述的球頭與頂桿螺紋相連,隨著托板帶動彈性夾緊機構下移,當球頭與蠟模接觸后,頂桿上移,第二彈簧拉伸,從而反作用于蠟模將其固定。
本發明進一步的改進如下:
進一步的,所述的支撐螺桿數量為4件,對稱布置于配重底座。
進一步的,所述的導向桿數量為2件,對稱布置于頂板。
進一步的,所述的操作桿還設有手柄,所述的手柄位于操作桿上端,所述的手柄與操作桿螺紋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的導向桿還還設有限位塊,所述的限位塊位于導向桿上端,所述的限位塊與導向桿螺紋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的球頭還設有橡膠套,所述的橡膠套位于球頭外側,所述的橡膠套與球頭緊配相連,橡膠套有效保護蠟模,防止受壓變形。
與現有技術相比,該仿形式鑄造蠟模裝夾裝置,工作時,手持手柄將操作桿提起,從而帶動托板上移,同時帶動導向桿上移,此時,第一彈簧壓縮,將蠟模放置于配重底座上端,手持手柄將操作桿緩慢放下,使得若干件彈性夾緊機構與蠟模接觸,由于第一彈簧對托板有個向下的推力,當彈性夾緊機構與蠟模接觸后,頂桿帶動第二彈簧上移,直到所有的第二彈簧產生的彈性力與第一彈簧產生的彈性力大小相同。該裝置結構簡單,若干件彈性夾緊機構分別與蠟模輪廓接觸進行夾緊,實現仿形夾緊,不僅作用點多,夾緊牢固可靠,而且,操作簡單便捷,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示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示出本發明彈性夾緊機構結構示意圖
配重底座 1 支撐螺桿 2
頂板 3 操作桿 4
移動板 5 導向桿 6
第一彈簧 7 連接桿 8
托板 9 彈性夾緊機構 10
手柄 401 限位塊 601
頂桿 1001 擋塊 1002
第二彈簧 1003 球頭 1004
橡膠套 1005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一種仿形式鑄造蠟模裝夾裝置,包括配重底座1、支撐螺桿2、頂板3、操作桿4、移動板5、導向桿6、第一彈簧7、連接桿8、托板9、沿所述托板對稱布置的若干件彈性夾緊機構10,所述的支撐螺桿2位于配重底座1上端,所述的支撐螺桿2與配重底座1螺紋相連,所述的頂板3位于支撐螺桿2上端,所述的頂板3與支撐螺桿2螺紋相連,所述的操作桿4貫穿頂板3,所述的操作桿4與頂板3間隙相連,所述的移動板5位于操作桿4下端,所述的移動板5與操作桿4螺紋相連,所述的導向桿6貫穿頂板3且位于移動板5上端,所述的導向桿6與頂板3間隙相連且與移動板5螺紋相連,所述的第一彈簧7位于導向桿6外側且位于移動板5與頂板3之間,所述的第一彈簧7與導向桿6活動相連且與分別于移動板5和頂板3活動相連,所述的連接桿8位于移動板5下端中心處,所述的連接桿8與移動板5螺紋相連,所述的托板9位于連接桿8下端,所述的托板9與連接桿8螺紋相連,所述的彈性夾緊機構10貫穿托板,所述的彈性夾緊機構10與托9間隙相連;所述的彈性夾緊機構10還包括頂桿1001、擋塊1002、第二彈簧1003、球頭1004,所述的頂桿1001貫穿托板9,所述的頂板3與托板9間隙相連,所述的擋塊1002位于頂桿1001上端,所述的擋塊1002與頂桿1001螺紋相連,所述的第二彈簧1003位于頂桿1001外側且位于擋塊1002與托板9之間,所述的第二彈簧1003與頂桿1001活動相連且分別于擋塊1002和托板9焊接相連,所述的球頭1004位于頂桿1001下端,所述的球頭1004與頂桿1001螺紋相連,隨著托板9帶動彈性夾緊機構10下移,當球頭1004與蠟模接觸后,頂桿1001上移,第二彈簧1003拉伸,從而反作用于蠟模將其固定,所述的支撐螺桿2數量為4件,對稱布置于配重底座1,所述的導向桿6數量為2件,對稱布置于頂板3,所述的操作桿4還設有手柄401,所述的手柄401位于操作桿4上端,所述的手柄401與操作桿4螺紋相連,所述的導向桿6還還設有限位塊601,所述的限位塊601位于導向桿6上端,所述的限位塊601與導向桿6螺紋相連,所述的球頭1004還設有橡膠套1005,所述的橡膠套1005位于球頭1004外側,所述的橡膠套1005與球頭1004緊配相連,橡膠套1005有效保護蠟模,防止受壓變形,該仿形式鑄造蠟模裝夾裝置,工作時,手持手柄401將操作桿4提起,從而帶動托板9上移,同時帶動導向桿6上移,此時,第一彈簧7壓縮,將蠟模放置于配重底座1上端,手持手柄401將操作桿4緩慢放下,使得若干件彈性夾緊機構10與蠟模接觸,由于第一彈簧7對托板9有個向下的推力,當彈性夾緊機構10與蠟模接觸后,頂桿1001帶動第二彈簧1003上移,直到所有的第二彈簧1003產生的彈性力與第一彈簧產生的彈性力大小相同。該裝置結構簡單,若干件彈性夾緊機構10分別與蠟模輪廓接觸進行夾緊,實現仿形夾緊,不僅作用點多,夾緊牢固可靠,而且,操作簡單便捷,效率高。
本發明不局限于上述具體的實施方式,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從上述構思出發,不經過創造性的勞動,所做出的種種變換,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