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提高鍛鋼支承輥輥身硬度均勻性的熱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提高鍛鋼支承輥輥身硬度均勻性的熱處理方法為:
步驟1、在待處理的支承輥輥身上安裝測溫熱電偶;
步驟2、將支承輥輥身肩部采用耐高溫石棉氈進行粘敷包裹;
步驟3、將支承輥吊到帶有風循環的中低溫回火爐里,進行回火;
步驟4、出爐,檢測輥身硬度,如果不滿足支承輥的技術要求,則對支承輥再次進行回火,直至滿足技術要求為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鍛鋼支承輥輥身硬度均勻性的熱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輥均為Cr5型鍛鋼制造。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鍛鋼支承輥輥身硬度均勻性的熱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在所述支承輥的輥身肩部、輥身中部各敷一支測溫熱電偶,用于監測后續支承輥溫度變化。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鍛鋼支承輥輥身硬度均勻性的熱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支承輥輥身肩部包裹的所述耐高溫石棉氈的寬度大于或等于300mm,厚度大于或等于80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鍛鋼支承輥輥身硬度均勻性的熱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的具體步驟為:
步驟3.1、將支承輥吊到中低溫回火爐里;
步驟3.2、將支承輥在200-300℃的爐溫下保溫5-15小時;
步驟3.3、以小于或等于40℃/h的升溫速度將爐溫升至450-550℃,并保溫10-30小時;
步驟3.4、以小于或等于30℃/h的降溫速度將爐溫降至350-450℃;
步驟3.5、以小于或等于20℃/h的降溫速度將爐溫降至150℃以下;
步驟3.6、將支承輥從中低溫回火爐中取出,并在空氣中冷卻至常溫。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鍛鋼支承輥輥身硬度均勻性的熱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測量所述支承輥的輥身硬度的檢測位置距離所述支承輥的輥身端面的距離為60mm-100mm。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提高鍛鋼支承輥輥身硬度均勻性的熱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鍛鋼支承輥輥身硬度均勻性的熱處理方法適用的技術要求:
支承輥的輥身硬度為60-78HSD、硬度均勻性ΔHSD小于或等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