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不銹鋼的表面加工處理方法,具體涉及一種基于離子注入的不銹鋼表面處理工藝。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不銹鋼制品越來越多的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在實際加工生產中,為了改善不銹鋼的表面特性,需要對其進行表面改性處理操作,常規的有電鍍、鈍化、滲碳等方法。離子注入技術已經在很多領域里獲得了廣泛的應用,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技術成果。離子注入技術研究可以注入各種金屬離子以及氣體離子,元素種類不受冶金學的限制,具有可控性強,繞射性好等特點。但在技術和使用要求不斷提高的今天,對于產品的性能和離子注入技術的效果還需進一步的優化。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基于離子注入的不銹鋼表面處理工藝。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基于離子注入的不銹鋼表面處理工藝,包括如下步驟:(1)清洗除雜:先用工業去油液對不銹鋼進行除油處理后,再用清水沖洗干凈,瀝去表面水分后,再對其進行干燥備用;(2)離子注入處理:將步驟(1)處理后的不銹鋼放入離子注入機真空室中,抽真空至1.5~2×10-5Pa,對不銹鋼表面進行離子注入操作,控制離子注入的加速電壓為70~80kV,束流為5.5~6.5mA,離子注入的劑量為4~8×1017ions/cm2;(3)激光沖擊處理:將步驟(2)處理后的不銹鋼取出,放入溫度為300~400℃的條件下保溫處理2~3h后,再將其取出放入脈沖激光沖擊裝備中,控制脈沖激光的波長為985~1000nm,脈沖寬度為25~26ns,單脈沖能量為8~10J,處理完成后取出備用;(4)保溫處理:將步驟(3)處理后的不銹鋼取出后放入溫度為220~260℃的條件下保溫處理4~5h后,再自然降溫至室溫即可。進一步的,步驟(2)中所述的離子注入的束斑直徑為100~120mm。進一步的,步驟(2)中所述的離子注入的元素種類為碳、鈦、鈮、鎳、鉻中的至少兩種。進一步的,步驟(3)中所述的激光沖擊處理采用多次重復沖擊的方式,多次沖擊的重復率為0.2~0.3Hz,搭接率為40%。進一步的,步驟(3)中所述的激光沖擊處理時,在不銹鋼上表面設有吸收層,所述吸收層為鋁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發明根據現有不銹鋼常見的使用缺陷,以離子注入和激光沖擊相結合的方式對其進行了表面改進處理,其中合理的控制離子注入的條件,有效的在不銹鋼表面形成了一附著性牢固的鍍層,有效改善了表面硬度和品相,接著進行的激光沖擊處理操作,能有效促進誘導鍍層下不銹鋼晶粒的細化,提升鍍層與不銹鋼的附著強度,增強整體的致密性,改善了其耐腐性能和力學特性。最終本發明處理后的不銹鋼具有良好的耐腐性能,力學特性也得到了有效改善,進一步提升了其使用價值,經濟效益較高。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一種基于離子注入的不銹鋼表面處理工藝,包括如下步驟:(1)清洗除雜:先用工業去油液對不銹鋼進行除油處理后,再用清水沖洗干凈,瀝去表面水分后,再對其進行干燥備用;(2)離子注入處理:將步驟(1)處理后的不銹鋼放入離子注入機真空室中,抽真空至1.5×10-5Pa,對不銹鋼表面進行離子注入操作,控制離子注入的加速電壓為70kV,束流為5.5~6.0mA,離子注入的劑量為4~6×1017ions/cm2;(3)激光沖擊處理:將步驟(2)處理后的不銹鋼取出,放入溫度為300℃的條件下保溫處理2h后,再將其取出放入脈沖激光沖擊裝備中,控制脈沖激光的波長為985~995nm,脈沖寬度為25ns,單脈沖能量為8J,處理完成后取出備用;(4)保溫處理:將步驟(3)處理后的不銹鋼取出后放入溫度為220℃的條件下保溫處理4h后,再自然降溫至室溫即可。進一步的,步驟(2)中所述的離子注入的束斑直徑為100~110mm。進一步的,步驟(2)中所述的離子注入的元素種類為碳、鈦和鈮。進一步的,步驟(3)中所述的激光沖擊處理采用多次重復沖擊的方式,多次沖擊的重復率為0.2Hz,搭接率為40%。進一步的,步驟(3)中所述的激光沖擊處理時,在不銹鋼上表面設有吸收層,所述吸收層為鋁箔。實施例2一種基于離子注入的不銹鋼表面處理工藝,包括如下步驟:(1)清洗除雜:先用工業去油液對不銹鋼進行除油處理后,再用清水沖洗干凈,瀝去表面水分后,再對其進行干燥備用;(2)離子注入處理:將步驟(1)處理后的不銹鋼放入離子注入機真空室中,抽真空至2×10-5Pa,對不銹鋼表面進行離子注入操作,控制離子注入的加速電壓為80kV,束流為6.0~6.5mA,離子注入的劑量為6~8×1017ions/cm2;(3)激光沖擊處理:將步驟(2)處理后的不銹鋼取出,放入溫度為400℃的條件下保溫處理3h后,再將其取出放入脈沖激光沖擊裝備中,控制脈沖激光的波長為990~1000nm,脈沖寬度為26ns,單脈沖能量為10J,處理完成后取出備用;(4)保溫處理:將步驟(3)處理后的不銹鋼取出后放入溫度為260℃的條件下保溫處理5h后,再自然降溫至室溫即可。進一步的,步驟(2)中所述的離子注入的束斑直徑為110~120mm。進一步的,步驟(2)中所述的離子注入的元素種類為碳、鈮和鎳。進一步的,步驟(3)中所述的激光沖擊處理采用多次重復沖擊的方式,多次沖擊的重復率為0.3Hz,搭接率為40%。進一步的,步驟(3)中所述的激光沖擊處理時,在不銹鋼上表面設有吸收層,所述吸收層為鋁箔。對比實施例1本對比實施例1與實施例1相比,在步驟(3)激光沖擊處理時,不對不銹鋼進行保溫處理操作,除此外的方法步驟均相同。對比實施例2本對比實施例2與實施例2相比,省去步驟(3)激光沖擊處理操作,除此外的方法步驟均相同。對照組現有的等離子注入方法,其注入的元素種類與實施例1相同。為了對比本發明效果,選用同一批304不銹鋼板材試樣作為實驗對象,分別用上述五種方法進行處理,然后對處理后的試樣進行品質測試,具體對比數據如下表1所示:表1表面硬度(HV)耐應力腐蝕時長(h)實施例1760±18427實施例2771±20432對比實施例1720±20392對比實施例2635±17340對照組620±16326注:上表1中所述的耐應力腐蝕時長參照GB/T17898-1999《不銹鋼42%氯化鎂應力腐蝕實驗》進行測試。由上表1可以看出,本發明方法能有效提升不銹鋼的表面硬度和耐腐蝕特性,很好增強了其使用價值和壽命。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