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軸承磨光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機械設備行業發展迅速,用于機械設備的裝置也多種多樣,但是仍然面臨著很多方面的挑戰,需求尋找滿足客戶的解決方案。申請號:201010233228.7的中國專利文獻報道了一種磨光機,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磨光機,包括框架、傳動軸、電動機、上料斗、下料斗和磨光套筒,電動機和下料斗安裝在框架上,磨光套筒包括外磨光套筒和內磨光套筒,內磨光套筒焊接在傳動軸上,外磨光套筒套裝在內磨光套筒外側,外磨光套筒內部和內磨光套筒外部分別設有外套磨光墊和內套磨光墊,外磨光套筒由兩個半套筒組成,外磨光套筒的半套筒頂部設有吊耳,吊耳通過螺栓聯接在螺桿上,螺桿上部通過螺栓聯接在調整板上,調整板中部焊接有螺母,與螺桿聯接,螺桿上部有凹槽,卡在調整架中間圓孔部位,螺桿頂部安裝有手輪。本發明磨光機,可保證物料無破損,物料去塵效果好,單機工作成本低,使用壽命長,更換方便,體積小、不占空間。本新型結構含有上述專利有的優點,但是它在磨光過程中無法調整角度。綜上所述,所以我設計了一種軸承磨光設備。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軸承磨光設備。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軸承磨光設備,包括軸承磨光設備本體、鎖銷帽、電動機,所述軸承 磨光設備本體下端安裝有抗壓支撐底座,所述抗壓支撐底座上方支撐著回轉裝置,所述回轉裝置右端連接著所述鎖銷帽,所述鎖銷帽的左端設置有PLC集成控制裝置,所述PLC集成控制裝置右端緊密接駁著軸承室,所述軸承室右端安裝有所述電動機,所述電動機通過連桿軸與砂輪連接在一起,所述砂輪外面被砂輪罩包裹著,所述砂輪罩左端安裝有開關桿,所述開關桿左側設置有進油潤滑裝置,所述進油潤滑裝置右側邊緣連接著安全板,所述安全板與傳動裝置緊密貼合在一起。
優選的,抗壓支撐底座上端設置有PLC集成控制裝置,PLC集成控制裝置連接著電動機,電動機左端安裝有傳動裝置。
優選的,軸承室左側設置著砂輪,砂輪連接著開關桿,開關桿與鎖銷帽連接在一起。
優選的,進油潤滑裝置右側固定有回轉裝置,回轉裝置連接著安全板,安全板與PLC集成控制裝置緊密貼合著。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且容易拆卸,方便保養,可以在各個角度對軸承進行磨光,磨光效果明顯,將現代先進科技技術運用到機械中大大節省了勞動力,適合流水線作業。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左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俯視圖。
圖中:1、軸承磨光設備本體,2、抗壓支撐底座,3、回轉裝置,4、鎖銷 帽,5、PLC集成控制裝置,6、軸承室,7、電動機,8、砂輪,9、砂輪罩,10、開關桿,11、進油潤滑裝置,12、安全板,13、傳動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圖2、圖3所示,一種軸承磨光設備,包括軸承磨光設備本體1、鎖銷帽4、電動機7,軸承磨光設備本體1下端安裝有抗壓支撐底座2,抗壓支撐底座2上方支撐著回轉裝置3,回轉裝置3右端連接著鎖銷帽4,鎖銷帽4的左端設置有PLC集成控制裝置5,PLC集成控制裝置5右端緊密接駁著軸承室6,軸承室6右端安裝有電動機7,電動機7通過連桿軸與砂輪8連接在一起,砂輪8外面被砂輪罩9包裹著,砂輪罩9左端安裝有開關桿10,開關桿10左側設置有進油潤滑裝置11,進油潤滑裝置11右側邊緣連接著安全板12,安全板12與傳動裝置13緊密貼合在一起。
抗壓支撐底座2上端設置有PLC集成控制裝置5,PLC集成控制裝置5連接著電動機7,電動機7左端安裝有傳動裝置13,軸承室6左側設置著砂輪8,砂輪8連接著開關桿10,開關桿10與鎖銷帽4連接在一起,進油潤滑裝置11右側固定有回轉裝置3,回轉裝置3連接著安全板12,安全板12與PLC集成控制裝置5緊密貼合著。
所述本新型結構安裝有PLC集成控制裝置、傳動裝置,在軸承磨光設備本體上安裝有PLC集成控制裝置是可編程邏輯控制器,一種數字運算操作的電子系統,專為在工業環境應用而設計的,它采用一類可編程的存儲器,用于其內部存儲程序,執行邏輯運算,順序控制,定時,計數與算術操作等面向用戶的指令,并通過數字或模擬式輸入/輸出控制各種類型的機械或生產過程,是工業 控制的核心部分,所述傳動裝置把動力裝置的動力傳遞給工作機構等的中間設備,此處采用三角帶傳動方式,這種傳動方式能在較小啟動電流下獲得較高的起動轉矩,吸收破碎機工作時產生的振動,有一定的承載能力和過載能力,皮帶輪均采用脹套連接,便于裝卸,有過載保護作用。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且容易拆卸,方便保養,可以在各個角度對軸承進行磨光,磨光效果明顯,將現代先進科技技術運用到機械中大大節省了勞動力,適合流水線作業。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