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小型倒角拋光機,屬于機加工零件處理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機械加工零部件在經過中頻淬火工序后會產生表面黑皮,由于這層黑皮的存在,將會導致后續工序難以進行,如電鍍處理工序;因此對于這種經過中頻淬火工序后機械加工零部件需要進行拋光,以除去零部件表面的黑皮,尤其是一些零部件的倒角處。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操作方便,適用范圍廣,除去零部件表面黑皮效果好的小型倒角拋光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完成的,一種小型倒角拋光機,它包括一工作支架,所述工作支架上安裝有兩根平行布置的支承軸,兩根支承軸上分別對應地套置有至少一對供加工零部件放置并可相對轉動的滾輪,并構成一可滾動工作臺;位于支承軸的一端部外工作支架上通過一高度可調支架安裝有一工作電機,且在該工作電機的轉動軸上配置有一對著可滾動工作臺的拋光砂輪。
作為優選:所述的兩根支承軸分別通過凸起的軸座安裝在工作支架上面,且其中一根支承軸的兩端軸座分別為可相對另一根支承軸可調節平行距離的可調軸座;所述的高度可調支架為一L型鋼架,其中的垂直鋼架面上開設有垂直的條形安裝槽孔,電機座通過螺栓固定在所述條形安裝槽孔中。
作為優選:所述的L型鋼架的水平安裝鋼架面通過中心螺栓固定在工作支架上并可在工作支架安裝面上相對調整位置;所述的可調軸座通過螺栓固定在工作支架上開設的垂直于支承軸的條形安裝槽中并實現兩支承軸相對距離的可調節。
本實用新型屬于對現有技術的一種改進,它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操作方便,適用范圍廣,除去零部件表面黑皮效果好等特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介紹: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小型倒角拋光機,它包括一工作支架1,所述工作支架1上安裝有兩根平行布置的支承軸2,兩根支承軸2上分別對應地套置有至少一對供加工零部件放置并可相對轉動的滾輪3,并構成一可滾動工作臺;位于支承軸2的一端部外工作支架1上通過一高度可調支架4安裝有一工作電機5,且在該工作電機5的轉動軸上配置有一對著可滾動工作臺的拋光砂輪6。
圖中所示的工作支架1為一上面呈工作平面的框架式支架;所述的兩根支承軸2分別通過凸起的軸座7安裝在工作支架1上面,且其中一根支承軸2的兩端軸座分別為可相對另一根支承軸調節平行距離的可調軸座8;所述的高度可調支架4為一L型鋼架,其中的垂直鋼架面41上開設有垂直的條形安裝槽孔42,工作電機5通過電機座用螺栓固定在所述條形安裝槽孔42中;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L型鋼架的水平安裝鋼架面43通過中心螺栓44固定在工作支架1上并可在工作支架安裝面上相對轉動后調整方向位置;所述的可調軸座8通過螺栓固定在工作支架1上開設的垂直于支承軸的條形安裝槽中并實現兩支承軸相對距離的可調節(圖中未示)。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工作電機5通過高度可調支架4的高度調節以及拋光砂輪的角度調節,配合可滾動工作臺(工件工作臺)的寬度及長度調節,能夠滿足不同軸徑及長度工件(零部件)的拋光需求;另外帶滾輪(或軸承)的可滾動工作臺,可以防止工件在拋光過程中不被拉傷,有效地保護工件的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