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零件去毛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去毛刺機上料機構。
背景技術:
在機械零件的加工過程中,往往會在零件表面產生毛刺,這些毛刺不僅影響零件外觀,更重要的是會直接降低零件品質,影響產品性能,因此需要對零件進行去毛刺處理。目前的去毛刺機上料機構多為單路上料,加工時間長,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雙路上料的去毛刺機上料機構。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去毛刺機上料機構,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中部設有直角板,所述直角板上設有電機A和傳動箱A,所述電機A與傳動箱A連接,所述傳動箱A輸出端連接有主動帶輪,所述機架中部上方設有橫板,所述橫板上設有壓板,所述壓板中心設有軸套,所述軸套中心設有轉軸,所述轉軸下部連接有從動帶輪,所述主動帶輪與從動帶輪上套有皮帶,所述轉軸上部連接有主動齒輪,所述機架的橫板上方左右兩側各設有兩個鏈輪,所述鏈輪上套有鏈條,所述左側的鏈輪連接有傳動箱B,所述傳動箱B連接有電機B,所述鏈條之間設有上料板,所述上料板兩端設有上料軸系,所述上料軸系貫穿上料板,上料軸系底部設有從動齒輪,所述從動齒輪隨鏈條轉到主動齒輪位置時,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嚙合,所述上料軸系外圍設有兩個限位軸套,所述限位軸套沿上料板對稱設置。
所述的上料軸系包括上料軸、一對軸承、一對軸用彈性擋圈和一對孔用彈性擋圈,所述軸承套在上料軸上,沿上料板上下對稱,所述軸用彈性擋圈設在上料軸上,軸用彈性擋圈擋住軸承內圈,所述孔用彈性擋圈設在限位軸套內,孔用彈性擋圈擋住軸承外圈。
所述的上料軸系的上部還設有防塵圈,所述防塵圈設于上部的限位軸套中心。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在去毛刺過程中,可實現雙路同時上料,大大節約了時間,提高了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左視圖;
圖3位本實用新型的上料軸系示意圖;
圖中:1-機架;2-鏈輪;3-鏈條;4-上料板;5-上料軸系;6-傳動箱A;7-主動帶輪;8-皮帶;9-從動帶輪;10-軸套;11-壓板;12-主動齒輪;13-從動齒輪;14-限位軸套;15-軸用彈性擋圈;16-孔用彈性擋圈;17-軸承18-防塵圈;19-電機A;20-電機B,21-傳動箱B;22-轉軸;23-上料軸;
以下將結合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參照附圖進行詳細敘述。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3所示,一種去毛刺機上料機構,包括機架1,所述機架1中部設有直角板,所述直角板上設有電機A19和傳動箱A6,所述電機A19與傳動箱A6連接,所述傳動箱A6輸出端連接有主動帶輪7,所述機架1中部上方設有橫板,所述橫板上設有壓板11,所述壓板11中心設有軸套10,所述軸套10中心設有轉軸22,所述轉軸22下部連接有從動帶輪9,所述主動帶輪7與從動帶輪9上套有皮帶8,所述轉軸22上部連接有主動齒輪12,所述機架1的橫板上方左右兩側各設有兩個鏈輪2,所述鏈輪2上套有鏈條3,所述左側的鏈輪連接有傳動箱B21,所述傳動箱B21連接有電機B20,所述鏈條3之間設有上料板4,所述上料板4兩端設有上料軸系5,所述上料軸系5貫穿上料板4,上料軸系5底部設有從動齒輪13,所述從動齒輪13隨鏈條3轉到主動齒輪12位置時,主動齒輪12與從動齒輪13嚙合,所述上料軸系5外圍設有兩個限位軸套14,所述限位軸套14沿上料板4對稱設置。
所述的上料軸系5包括上料軸23、一對軸承17、一對軸用彈性擋圈15和一對孔用彈性擋圈16,所述軸承17套在上料軸23上,沿上料板4上下對稱,所 述軸用彈性擋圈15設在上料軸23上,軸用彈性擋圈15擋住軸承內圈,所述孔用彈性擋圈16設在限位軸套14內,孔用彈性擋圈16擋住軸承外圈。
所述的上料軸系5的上部還設有防塵圈18,所述防塵圈18設于上部的限位軸套14中心。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改進,或未經改進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